未被时代束缚的女作曲家:范妮·门德尔松
2017-12-11柳晗燕
柳晗燕
[摘要]欧洲 19 世纪以男权为统领的社会现实,造成女性作曲家社会地位卑微,传统观念认为女性生来就应是男性的附属品,而音乐只能作为其生命的点缀,致使她们的音乐被湮没在历史的夹缝中。在那个被束缚的时代,范妮·门德尔松却从未放弃音乐、放弃创作,以自己的姿态,在音乐史上留下了独特的一笔。
[关键词]范妮·门德尔松;艺术歌曲;钢琴作品;室内乐
[中图分类号] J6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22-0059-02
一、社会背景及家庭因素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1815年欧洲全面复辟封建王朝,欧洲的巨变引发旧的政治经济、社会宗教体制及其观念面临崩溃,人们的思想和感情发生了转变,艺术家们开始狂热地追求个性和解放。但以男权为统领的社会现实,造成了女性作曲家社会地位卑微,束缚了她们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范妮的姑姑箩茜和亨丽塔都是追求浪漫个性的一份子,也都未遵守妇人之道,前者在婚姻期间因爱上他人而离家出走。后者是德·施泰尔夫人的密友并终身未嫁。而她父亲的信念是:“宗教就是:只有一个上帝,只有一种操守,一种真理,一种幸福。”于是从小就将孩子们送到教堂洗礼,父亲深信妇女的任务是结婚、抚养子女和操持家务。在范妮15岁生日时她父亲给她的祝贺信中写道:“你之前和我说你想同费利克斯一起搞音乐活动,这个想法很不错,但对于他来说,音乐或许可以成为职业,而对你来说,音乐却只不过是——并且始终是——一种点缀,它绝不能也不应成为你生活的基调。他可以胜任此事,而你如果能为他的成功而由衷的喝彩,你才符合女性,要堅持这样的想法和态度,并成为这样的女性才能美化女人。”范妮非常爱父亲,因此她从小就已经习惯了这种一切以弟弟优先,但这无疑对她造成了某种程度的束缚。
二、生平
范妮于1805年出生在德国汉堡,母亲教授她钢琴入门课,并称赞她有巴赫的赋格手指。11岁时,父母聘请钢琴家、作曲家路德维希·博格作为她和弟弟费利克斯的家庭教师,为期5年。13岁时,在父亲的生日会上,她脱开乐谱为父亲弹奏J·S巴赫的24首《平均律钢琴曲集》前奏曲,并因此受到大家的称赞。14岁时,她和弟弟一起成为柏林音乐学院院长策尔特的学生,开始学习乐理知识和作曲技能。15岁时,她和弟弟进入柏林音乐学院。在此之前,经策尔特的介绍,父亲就带着弟弟去拜访了歌德,他得到了歌德的赞赏,并因此得到了众人瞩目。而歌德本人也很重视范妮,他曾在范妮16岁时,委托策尔特送给范妮一首诗。几个星期后,范妮便将它谱成了曲子。歌德非常喜欢听范妮演奏巴赫以及她为他编写的那首曲子。1822年,在参加一次画展时,范妮结识画家威廉·亨塞尔。19岁时,父亲为提高孩子们的才能,在家里举办了“星期日音乐会”。他们可以在此拥有听众,且不会受到专业的批评。1825年,范妮全家迁入莱比锡大街3号大厦。父亲便带着弟弟去了巴黎,之后还去了英国、意大利等地。而范妮却始终被局限于柏林,无法吸取外界的经验。她所受的教育永远是如何扮演未来家庭主妇和母亲的角色。1829年,范妮与亨塞尔结婚,她为自己的婚礼创作了两首管风琴前奏曲。1830年,范妮生下了唯一的儿子,因对巴赫的喜爱,取名为塞巴斯蒂安·亨塞尔。1831年,创作了《霍乱康塔塔》以及场景剧《英雄和利安达》,并接手成为“星期日音乐会”的负责人。1835年,范妮举办了她唯一的一次公开音乐会。1839年,范妮同亨塞尔去了意大利旅行,之后又去了罗马,在罗马范妮度过了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她的音乐在那里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每天有一大批听众听她弹奏,甚至是她几个月前弹的曲子人们也完全记得。渐渐地,她的名声也传了出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她。1840年,范妮回到柏林,创作了钢琴曲《告别罗马》。1841年,又创作了钢琴套曲《岁月》。之后几年她仍坚持创作,如《d小调钢琴三重奏》,还出版了《6首歌曲op.1》等。1847年,范妮在“星期日音乐会”上彩排费利克斯的《华尔普吉斯的首夜》时,因脑中风突逝世。年仅42岁。
三、创作
(一)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是用艺术的方式将音乐和诗歌融于一体,使感情得到充分的表现,且特别适宜于小范围的音乐活动。由于“星期日音乐会”的关系,范妮创作了约300首艺术歌曲。
1837年范妮在《沙龙歌集》发表歌曲《船夫》。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曾称赞:“从来没有一首歌曲能比昨天晚上那首更让我喜欢。其他人也一样。每当最后又回到长长的主音e时,听众们就交头接耳,最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1842年,费利克斯在拜访大不列颠和爱尔兰女王时,邀请女王唱一首他的歌曲,而女王挑选了一首《把自己装扮的美而又美》,且演唱得非常好,这首歌便是范妮所作。
(二)钢琴作品
钢琴作品是范妮作品中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小奏鸣曲、练习曲、多乐章奏鸣曲、有标题的特性歌曲和无词歌。如《E大调奏鸣曲》《c小调奏鸣曲》《g小调夜曲》等。
1840年创作的钢琴曲《告别罗马》,是范妮凭借对罗马的回忆创作的,表达了她离开所爱城市,回到柏林的真实生活所感受到的悲伤和失落。她在标题下作了说明:“行板,富有表情的,有歌唱性的。”乐曲开头引用了类似瓦格纳的“特里斯坦减七和弦”,a小调的三和弦经过减七和弦的运动又回到E大调。前三小节为慢速的引子,象征离别的痛苦,其中两小节的休止,表现出她想要延缓离别的心情。中间部分比较活泼,但加快之后又再次变慢并向新段过渡。表达了她不得不离开的痛苦。结尾的主调中夹杂着开头的部分,首尾呼应。整曲用开头不断的转调来表达深深的怀念和伤感。不仅表达了她对罗马的不舍,也夹杂着对现实生活中的渴望和感伤。
1841年,范妮创作了钢琴套曲《岁月》。包含了全年所有月份的12首风格小曲,包含了对一周年种种印象的描写,又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这似乎又在宣誓作为女性的周而复始的生活状态。每个小曲都不是在当月写成的,是在意大利之行之后的回顾。她给《一月》加的标题是《梦》。《梦》是范妮表达从小向往结识意大利的愿望。《梦》似梦境一般变化的出现在其他几个月份当中,从而贯穿全曲。她又根据大自然、生活方式、节假日和各个月份的特征来刻画每个月份。例如《三月》里加入了复活节中的合唱《基督复活》。《四月》标题是《随想曲》,寓意变化无常,难以捉摸。《十二月》里加入了合唱《旧年过去了》,当中融入了新教的传统合唱和巴赫的一些手法,又加入个人特点,使其变得富于时代感。endprint
(三)室内乐
除了歌曲和钢琴曲外,范妮还创作了一些室内乐。如1822年的《降A大调钢琴四重奏》,1834年的《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和1847年在“星期日音乐会”上第一次演奏的《d小调钢琴三重奏》。
范妮17岁所作的《降A大调钢琴四重奏》,与当时传统定义的四重奏的结构不同,只有三个乐章,她将原本四重奏该有的小步舞曲形式的第三乐章和急板型式的第四乐章统统归到第三乐章中,形成适中的快板、小广板、急板的快—慢—快结构对比。但正因为该结构的尝试,遭到了当时发表过几部四重奏的弟弟的批评,致使她有所退缩,而最终都未发表这部作品。
范妮29岁时创作的《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由四个乐章构成,但范妮还是没有按照传统規则,而是将原本先快后慢的第一二乐章结构进行对调,形成不太慢的柔板、小快板、浪漫曲和活泼的快板四个乐章。范妮在此乐曲中使用了多次的转调,试图将巴赫的复调音乐同表现主题的经典方式结合起来。
42岁时创作的杰作《d小调钢琴三重奏》,是范妮在妹妹丽贝卡生日时在家庭范围内第一次演奏的。作品是在她逝世之后出版的。其中对章节的安排显示出范妮创作上自主决断的能力。她放弃了“谐谑”,代之以“歌曲”,使她的三重奏旋律和谐得凝重且具有成熟的表现力。第一乐章《活泼的快板》,通过调性变换和对比明确分段,d小调主题之后,出现平行大调B大调的新主题。之后是轰鸣般段落,以大小提琴歌唱性的二重奏与钢琴和声八度震音产生的对比,显得生动又不那么稳定,使音乐有了一种紧迫感。这种并不欢快的感觉反映出生活中的变动、不安和失意。第二乐章《有表情的行板》,开头旋律、节奏动感,大小提琴奏出相互萦绕的旋律,伴随着钢琴伴奏,各乐器之间半音阶对话,引出“歌唱”的第三乐章——D大调《小快板》。钢琴奏出小提琴的旋律,同时又通过和声和快速的三连音加强旋律。调性转换,大小提琴的运动与钢琴的对比,速度加快以及弦乐器之间的对话,强度一直持续到曲终,表达了深刻的激情、韧性和渴望。这部作品体现了范妮在室内乐方面的独特风格:主题突出,调性间富有想象力的对比,转调的运用使音乐更有表现力,还有敢于突破习惯的勇气。它是部戏剧性的作品,当中反映了范妮从欢快到失落的生活经历,充分展现了她无限的创造力。
四、结语
同处一个时代的范妮与弟弟费利克斯从小就显示出非凡的艺术才能,却因社会的公众认识和家庭对妇女的定位而失去了更多学习或与外界艺术交流的机会,因而被弟弟抛在艺术的光圈之外。从作品中可以看出,范妮是一个热爱突破限定规则的音乐家,从少年时《降A大调钢琴四重奏》到《d小调钢琴三重奏》,向人们证明了她在突破上的转变,从小时的毫无顾忌到之后的运筹帷幄,这种转变证明了她的能力,但她却把对“突破”的热爱仅献给了音乐。范妮的一生处于这样一个时代:犹太-基督宗法对妇女的期待,允许她作为富裕资产阶级成员进行艺术资助活动,但作为钢琴家和作曲家,却不被允许向更多的公众证明自己的非凡天才,而她在这种矛盾之中始终坚持自己的音乐之路,并为此奉献一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