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2017-12-11夏敏许成伟刘新蕾钟锦
夏敏++许成伟++刘新蕾++钟锦
摘 要:北京師范大学在新版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构建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重构了六大模块通识教育课程,广泛调动院系开设优质课程,引导学生个性化修读,并形成了通识教育课程的新特点:训练思维,提高科学素养;研读经典,传承优秀文化;重视写作,提高表达技能;注重实践,丰富人生体验,为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培养未来精英人才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通识教育;传统;新理念;新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通识教育传统的回顾与反思
北京师范大学的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北京师范大学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在学制、系科、课程规划与设置等方面日趋完善,同时得到建构和发展的,还有通识教育传统。
1.北京师范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传统
中国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制度虽借鉴了欧美国家的模式,但通识教育的思想却并非肇始于西方。在文明的传承和传统的延续方面,“强调广博的知识教育和多种能力的培养”是中西方文化演进的共通之处。[1]我国传统儒家学派以“六经”为教材,传授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而在西方,通识教育传统源自于古希腊文化,算术、几何、天文学、音乐“四艺”,以及文法、修辞、辩证法“三艺”,经过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传承与发展,逐渐形成以“七艺”为基本科目的自由教育传统。虽然“六艺”和“七艺”学科内容各不相同,但它们的出现反映出,无论何种文明都在尽力保存、延续和发展其认为重要的东西。
近代以来,中国大学教育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重要转型,虽然移植西方现代教育制度,引入西学课程;但仍然在最大程度上保存和强化了本民族的文化基因,并逐渐构建了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传统。梁启超在《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提出,“欲革旧习,兴智学,必以立师范学堂为第一义。”北京师范大学经历了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京师优级学堂、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北京师范大学等多个历史阶段,通识教育传统在此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依照林杰教授的划分,北京师范大学通识教育制度的构建大致分为六个阶段:“大学预科制度时期(1912年前)、高师教育模式转变与师范大学改制时期(1912年-1921年)、师范大学时期的学分制与自由选修制(1922年-1928年)、大学课程整理及共同必修科的加强(1928年-1949年)、全校公共选修课的重构(1980年-2000年)、通识教育模式的当今探索(2000年至今)”。[2]其中,前四个阶段,在时间上是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学校)通识教育的历史积淀期。自1924年以来,学校的课程结构包括:公共必修科、主科、副科、选修科(自由选修科)。其中,公共必修科中有一部分重要内容是教育学程(教育系列课程),此外,还包括党义、哲学概论、社会科学概论、自然科学概论、卫生和体育,以及国文、外语、中外历史、伦理学等课程。[3]这些课程涵盖了广阔的知识面,旨在使学生具备通专结合的知识基础。这一时期,通识教育呈现出几个鲜明的特点:第一,作为共同基础的公共必修科不仅突出了师范教育的特色,而且也涵盖了广阔的知识面;第二,在课程内容和设置上,逐渐呈现出现代化与本土化两种趋势,由早期追随与模仿欧美国家的教育理念,到后期逐步重视本民族与本土文化地位。
我国的本科教育自1952年的院系调整直到20世纪八十年代,一直以专业教育为主。这种模式虽然满足了当时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因此,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启了新的高等教育的改革实践。1981年,学校颁布了《关于改革本科教学计划的几点意见》,又重新回归通识教育的理念,标志着通识教育复苏的是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程的设置。1982年,学校开始开设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到1986年增加至34门。同时,加强了课程规范与要求,开始注重文理沟通。
2.北京师范大学通识教育的新阶段
2000年之后,随着“通识教育”概念的重新引入和兴起,学校通过两种方式来探索通识教育改革:一种是办文理科综合实验班,实行小规模的通识教育;另一种是在全校大规模范围内将公选课进行梳理、凝练。[4]
2008年年底,学校开展修订本科教学计划工作,将通识教育作为2009版教学计划的重中之重,成立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委员会,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学校通识教育的宗旨是:依托本校深厚的人文底蕴、多学科的综合平台、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资源,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核心,借鉴国内外通识教育的先进经验,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由学校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有机联系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分为五个模块,包括人文与艺术类、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教育与心理学类和其他类。在课程设置方面,注重与通识教育宗旨和目标相符合,注重质量和效果。经过通识教育优质课程立项建设,学校开设了大量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每学期开设课程门数达到120余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素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3.通识教育课程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学校2009版通识教育课程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第一,由培养目标和培养路径所决定的通识教育课程采取的是全校公共选修课模式。学校2009版教学计划提出,“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联系、相互协调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结构中,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总计要求修读8学分~12学分,在总学分中所占的比重较低。第二,课程整体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方面,各院系往往将优质师资优先安排开设专业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中的优质师资相对偏少。另一方面,部分承担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对通识教育课程认识和投入不足,导致课程质量不高。第三,学生对通识教育的意义理解不到位。学生在选修通识教育课程中普遍存在着矛盾心理,既想要课程质量高,又不愿在选修课上多花费时间和精力,某种程度上造成“水课”泛滥。endprint
北京師范大学2015版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新思路
2013年底,学校开始全面推进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研制出台了《北京师范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计划》,共20条,包括优秀人才选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个性化发展、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国际视野拓展与国际竞争力培养、政策制度保障,共六大计划。加强统筹规划,分步有序推进。在此基础上,为构建与世界一流大学战略目标相一致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制定了《北京师范大学关于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于2014年初全面启动“2015版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新版培养方案明确提出,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宽厚的专业基础、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未来精英人才。基于对培养目标的重新梳理,进而提出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着力提升通识教育课程质量。通识教育改革,成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1.更新理念,重构课程体系
学校通识教育的理念,立足于当今时代、社会与中国国情,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旨在使学生通过通识教育,不仅在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获得长足进步,而且在离开学校后,能够从在大学学习时获得的思维方式和技能中受益。学生在未来面对迅速变革的时代和社会时,能够以开放的思路和多元的视角,去应对问题和挑战,去探究事物的本质。
基于对培养目标的理解和对通识教育内涵的认真审视,学校重构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整合原有的学校平台必修课、通识教育公选课、相关学科基础课,重新构建了六大模块通识教育课程:家国情怀与价值理想、国际视野与文明对话、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数理基础与科学素养、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社会发展与公民责任。同时,将通识教育课程分为A类和B类,A类课程以必修(限选)为主,包含各个学科的导引和专业入门课程,是院系重点建设的优质通识教育课程,旨在夯实基础、拓宽视野。从大一开始向学科大类内的专业开放,大二开始向全校学生开放,是建议学生优先选择的课程。B类课程以选修为主,从大二开始对学生开放,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先修课基础。
2.调动院系,开设优质课程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后,学校决定试行大类招生和培养改革,并结合“2015版本科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将各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和未来的专业大类分流对接,为学生在大类内自主选择课程、进而选择毕业专业做好充分准备。以人文学科大类实验班为例,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五个学院招收的本科生在大一将不分专业,学生根据这五个学院的专业培养方案,在专业大类内修读2个~3个专业的A类通识教育课程,通过第一学年的探索,根据自身志趣和潜质,再选择专业,从而摆脱一考定终身的发展局限。由于学生在专业大类内选择的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他们对开课专业的认知,进而影响其专业选择,因此,各院系高度重视,重新梳理课程设置,集中高水平师资力量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并尽可能降低大班授课数量,多开平行班,满足学生修读需要。例如:文学院在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模块中,共开设10门A类课程,“中国文化概论”“汉字与中国古代文化”等课程广受学生欢迎。
同时,学校建立通识教育课程准入和退出机制,组建由39位教授组成的北京师范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专家委员会,分理工、人文艺术、社科三个组对全校申报的通识课程进行评审,评审通过的课程方可开设并编入《北京师范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名录》;通识课程大纲全部上传至学校课程中心网站,方便学生查询和下载。截至2017年,已经开设700多门通识教育课程。
3.引导学生,个性化修读
通识教育课程的修读方式为分布必修式,既针对专业特点规定数量不等的必修课程,又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自由。每一名本科生,不论主修何种专业,都需要在这六大模块中选修一定学分的课程。例如: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模块,要求理科和社科类学生在此模块中最少选修6学分,人文和艺术类学生需要自主选修20学分。数理基础与科学素养模块,要求文科类学生必修“微积分初步”或“统计学导论B”,理工科学生必修“大学数学”和“基础物理”课程。这种修读要求,致力于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知识背景,有助于实现文理交融,学科互渗,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科学精神、批判分析和沟通表达的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特点
1.训练思维,提高科学素养
学校“2015版通识教育方案”进一步优化了本科课程结构,初步实现了从学科模块的修读到重视能力的转变。在数理基础与科学素养模块,分层、分类开设的数学类课程是全校学生的必修课,对于训练学生清晰的、严谨的逻辑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还开设了逻辑通识教育及其相关的批判性思维训练课程,如“推理与论辩”“逻辑学”课程等,主要强调通过一定的训练,“养成以逻辑理性为基础的良好的思维能力和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完成他们相应专业的学习和训练”[5]。此外,组织开设新生研讨课,由教授面向大一新生就某一专题开展学术讨论、互动研究和科研写作训练,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前沿专业知识、团队合作研讨、小组报告的有机融合,在此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提升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能力。
2.研读经典,传承优秀文化
依托北京师范大学深厚的人文底蕴,学校在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模块每学年开设约70门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吸引了3,500人次选课。广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包括:“四书精读”“《史记》选读”“唐诗选读”“宋词选读”“明清小说选读”等。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既包括国学传统的基本知识,也包括国学思想的传递,还包括一种文化思想的认同。通过研读经典,让学生感受到先贤伟大的道德生命,理解中国文化的根壤所在,进而对传统产生一种温情、敬意与亲近之感。从而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素养、审慎的思辨能力和宽阔的视野与胸怀。endprint
3.重視写作,提高表达技能
表达能力包括书面写作、口语交流,是学生沟通、交流的基本技能。在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模块,设置多门写作课程,如“文学创作基础”“创意写作”“诗词格律与写作”“戏剧欣赏与评论”“媒介创意策划”等,旨在帮助学生实现有效的自我表达,掌握必要的写作技法,提升写作能力以及创意能力。此外,在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社会发展与公民责任等模块的通识课程中,课堂讨论、论文写作等环节,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国际视野与文明对话模块,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了必修课“学术英语读写”,训练英语写作能力,培养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表达风格。
4.注重实践,丰富人生体验
通识教育课程鼓励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例如:由北京师范大学与美国康奈尔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六所大学联合发起的国际研讨课“环境可持续性”课程,共同开展案例讨论。这门课程注重对环境生态、文化交融以及服务意识的跨学科整合,促进了学生知识视野的拓展和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在“环境可持续性”课堂上,利用互联网+视频会议系统,实现全球知名大学的师生共同研讨,聚焦气候变化、人口增长、水资源安全、食品安全等全球热点环境和社会问题,让学生在课堂里走进社会、关注环境、关爱自然,真正实现了教学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此外,在社会发展与公民责任模块还开设了“如何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叙事与大学生成长”等课程,使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
北京师范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凝聚了几代师大人的智慧与汗水,建设过程几经波折,殊为不易。北京师范大学2015版培养方案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立足于时代、社会与中国国情,坚持立德树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使学生通过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获得广泛的知识、基本的科学思维、客观的价值分析、准确的观察判断能力和清晰的沟通表达能力。可以说,目前学校创造性地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京师风范的通识教育育人目标,同时,正在不断完善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通识与专业有机融合的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今后,学校将在这条道路上继续探索,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承担起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汪永铨. 中国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A]. 露丝·海荷,主编. 赵曙明,主译.东西方大学与文化[C].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355.
[2][3][4]林杰,赵武. 北京师范大学通识教育制度的建构与变迁[J]. 高校教育管理,2013(2):8-16.
[5]郭佳宏,高东平. 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逻辑素质训练[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9):88.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
[责任编辑:翟 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