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升县域经济发展速度

2017-12-11刘涛

中国集体经济 2017年35期
关键词:县域经济关键

刘涛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的产量一直居于世界前列,农产品的深加工有利于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在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下,县域经济的发展也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县域地区是当前农产品生产的主要地区,加大对农产品的深加工,可以提升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文章将阐述如何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农产品深加工;县域经济;关键

农产品深加工是指对农业产品进行深度的加工和制作使其实现效益的最大化的一种生产环节,深加工注重的是其内在品质发生变化,要使其进行加工之后,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及价值。由于我国农产品的产量一直在逐年增长,但是农产品的利用率不高,一些县域地区由于交通和信息不畅,农产品不容易销售出去,造成农产品的浪费。加强县域地区农产品的深加工,不但实现了农产品的利用而且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大的利润。

一、相关理论研究

我国目前对于农产品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以下这些方面:包括对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现状研究以及对农产品加工业的一些扶持政策的研究等。而国外对于农产品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经济贸易领域的研究,对于农产品加工贸易的研究理论相对比较成熟,最先是对农产品的销售渠道的研究,随后将研究转向农产品从农场运出来之后的营销过程,最后,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一些因素对于营销业绩的影响逐渐增大,建立了以市场和顾客为主体的营销理论体系。相比于国外的一些理论研究,国内的理论研究更趋向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的现状,认为应该发挥产业集群的重要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农产品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现状

(一)国外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情况

大部分发达国家对于农产品加工方面的投资占据农业总投资的70%,他们对于农产品的深加工十分重视,在农产品加工中更加重视对于先进技术的应用,大力推进食品产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将农产品的深加工作为国家的重要产业发展,食品产业也成为这些国家的主导产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技术不断被应用到农产品加工方面,农产品的加工技术不断完善,例如,干制技术、新包装技术以及食品保鲜技术等都应用到农产品加工领域,也推动力农产品加工的科学化和自动化,不断朝着加工技术密集化以及食品种类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农产品的加工水平不断提高,可以含量不断增强,产品也更为安全化和绿色化。

(二)我国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状况

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为农民带来一定的收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转移了剩余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目前,我国的农产品保鮮技术、膜分离技术已经处于世界的领先位置,整体的技术水平已经提升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出现了“瓶颈”期,农产品出现相对过剩的现象,对于基本农产品的消费也有所降低,市场对于农产品的优质化和品种的差异化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成为当前市场的需求,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三、农产品深加工存在的一些问题

根据相关的一些调查显示,农产品的加工领域虽然在一些市、县地区有一个良好的发展,但并不是所有的地区发展都比较好,对于一些县级地区,其发展还是存在着诸多的制约因素。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机械水平比较落后

在许多的县级地区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交通不便,比较封闭,导致生产的农产品剩余过多,再加上当地的技术水平落后,农产品的加工水平比较低,不少地区的农产品加工都是一些粗加工,导致经济效益比较低,也缺少一些深加工企业,农产品深加工整体的水平相对不高,精加工与深加工之间的转化率不高,农产品的潜在价值不能被发挥出来,导致农产品的利用率不高,也很难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例如,庄河市位于辽东半岛东侧,黄海的北岸,其交通条件也十分便利,其有着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但是农产品的加工程度不高,多数产品只是进行简单的清洗和冷冻等,生产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太少,多数是以粗加工为主,产品的潜在价值没有得到发挥,其效益也是比较低的。

(二)产业之间的衔接性太差

虽然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业还在持续的发展,但是某些方面还是比较落后,在农产品加工环节仍然是一些小型企业进行加工,工艺比较落后,而且技术比较差,生产出的产品品质不高,而且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根据专家的预测和实证分析,我国粮食产后损失率为7%~10%,这些都对农民的增收以及经济收入带来很大的影响。农产品的原料需求与供应之间的衔接性不够,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例如,一些地区由于所处的环境比较适宜某种作物的生长,但是由于所处的位置,导致作物处于滞销的状态,没有适应农产品加工业的需求,这也是由于缺乏统一的经营管理,或者是市场上此类加工企业过少,使农产品与加工企业之间很难对接,农产品加工业对农业生产的带动力比较差。

(三)财政支持的力度小

对于当前农产品的相关政策,还没有关于支持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专项政策,对于县域经济的财政支持方面的力度比较小,目前关于农业加工方面的一些政策都是对于农业发展的相关鼓励政策和企业的投资方面的政策。但都缺乏一些针对性的政策,这就导致农产品深加工所享受的比例过小,扶持力度偏小,相对于其它产业,存在一定的弱势,人们对于农产品深加工的重视度不高,导致农产品的利用价值不高,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比较慢。

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关键

(一)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随着当前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要加快构建物流设施以及物流信息平台,在县城以及镇级地区建立物流园区,形成区域性的物流园区,建立相关的物流服务机构,可以建立相关的小型农产品的服务机构,支持相关的金融业务的创新,吸引外来的一些投资企业来进行投资,加大对农产品的专项资金的支持,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平台、固定资产投资补贴等的一些政策,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加工的优惠政策,提供灵活的、符合农产品加工行业的一些贷款项目。endprint

(二)加大机械产业的发展

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给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带来巨大的挑战,我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要不断的发展我国的农产品深加工,从技术等方面都不断进行改进,优质的农产品必须提高相关的科技含量,政府要引进一批适合农业发展的机械化的产品。加大对机械产品的培训和推广,加大其使用的力度,当前社会的科技化水平逐渐提高,对于农产品的相关技术水平不断的提升,充分借鉴一些先进的机械化的产品,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化水平,为农产品带来更大的效益。

(三)加强对信息技术设施的建设

当前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的覆盖面逐渐扩大,要加强对县域经济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优化和升级网络的覆盖面,整合数字资源,为农业深加工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需要与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网络技术优化之后,对于农产品相关的出售以及加工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引进大量的外资企业和一些专业的人才,推动农产品发展对于资金的需求,积极发展对外的交流与合作,抓住一些有利的机遇。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多实现了封闭地区与外界的一种交流,縣域地区的农产品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提高其知名度。例如,发挥其所在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可以将所在地区的农产品推广出去,吸引一些投资商来投资,县域地区的农作物产量都是比较大的,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知名度,提高农产品加工的一些技术条件,同时还要注重提升政府的作用,政府要积极发挥管理水平和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市场环境的完善可以吸引大量的资金和一些优秀人才的进入,政府应该积极发挥作用,保证市场能够良性的发展运作。

五、结语

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可以大力推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解决劳动就业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有利于实现农产品的潜在价值。政府应该加大相应的投资力度,有针对性的实施相关的政策,鼓励中小型的加工企业不断完善企业的发展,引进先进的技术,进行招商引资,吸引优秀的人才,不断对企业的技术进行改进,推动企业的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升级,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霞.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2.

[2]杨宗锦.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研究[D].湘潭大学商学院,2013.

[3]蒋勇.我国农产品加工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3(10).

(作者单位:四川苍溪经济开发区)endprint

猜你喜欢

县域经济关键
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
荣成市镇街规范化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下河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浅议县域经济在招商引资中面临挑战和机遇之探析
破解行程问题的关键:读懂图象
清淡健康的饮食是预防橘皮纹的关键!
鹏鹏猪
画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