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书法基础教育发展差异性之研究

2017-12-11许刘涵

艺术评鉴 2017年21期
关键词:书法艺术书写书法

许刘涵

摘要: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取向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一段时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书法在我国仅仅作为一个艺术门类而生存下来,相较之书法艺术的繁荣和书法艺术家的辈出,书法基础教育却被忽略了。然而在日本,书法基础教育系统较之中国却更为完备。本文拟对中国及日本书法基础教育教学相关政策、实行书法基础教育的从教人员、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等诸方面出发,对两国书法基础教育展开比较和分析,并以此来探求中日两国书法基础教育发展差异性,进而反思我国当前的书法基础教育现状,为当下我国逐渐兴起的书法基础教育提供相应的借鉴。

关键词:中日书法基础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1-0147-02

书法是文字的表现形式,因而书法教育亦是教育的最基本内容。从少年儿童身心发育的规律和书法本身蕴含的教育功能上来讲,书法教育最适宜在小学和中学阶段,这能让学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态度,领悟书法中的内涵,提高修养、性情与审美。然而,一段时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书法在我国仅仅作为一个艺术门类而生存下来,相较之书法艺术的繁荣和书法艺术家的辈出,书法基础教育却被忽略了。

一、我国书法教育的现状

近几年,为了扭转书法基础教育发展现状,教育部实施了各项举措的实施,加大了书法基础教育的建设,收到了积极的成效,但在师资力量、教材选取、教学方法等方面,也还存在些许不足,这便让我们将目光投向了日本。日本的书法基础教育体系完备,在学校教育中,包括低层次的小学書写教育和中层次的中学阶段的书道教育。此外,社会书法教育十分深受日本的重视,如:书道联盟、书道会、书道教室等书法教育的机构,这些机构的蓬勃发展也为日本的书法教育提供发展条件。因而,对中国及日本书法基础教育教学相关政策、实行书法基础教育的从教人员、现行的教材、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等诸方面对两国书法基础教育现状展开比较和分析,同时运用书法艺术专业的视角,以书法形式、语言、审美取向来对两国书法基础教育差异进行美学上的阐述,找出其发展的规律,探求中日两国书法基础教育发展差异性的原因,取其精华,进而反思我国当前的书法基础教育现状,为当下我国逐渐兴起的书法基础教育提供相应的借鉴,尤为重要。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取向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兴起,电脑、手机逐渐代替人们执笔而作的书写常态。在我国,人们的书法教育的观念开始弱化,对书法教育的意识重视程度不够,民众的文字书写水平开始下降,在对文字的感知和欣赏能力上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弱化,书法基础教育的断代所产生的影响逐步凸显。基于此,为了扭转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推进书法基础教育,教育部自2011年开始,就要求全国中小学姚广泛开展书法进课堂的活动,如规定:在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书法课应每周开设一次。2013年年初,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纲要要求从当年的春季学期开始,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并分年龄和阶段学习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规范书写汉字的基本要求。近两年来,这些举措的实施,对于推进书法基础教育的普及,促进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书法基础教育缺乏相应的课程定位、教学体系、理论体系,发展缓慢。具体推究,主要是由于以下两个方面原因:

(一)我国中小学书法师资专业水平有待提升

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设。要逐步形成以语文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书法教师队伍。要加强书法教师的培训,组织教师研学《指导纲要》,把握其基本要求,提高教师的书法教育教学专业能力。中小学语文教师应逐步达到能兼教书法。师范院校要重视培养师范生的书法教育能力。”同时,其又规定:“学校要充分发挥本校优秀书法教师的专长,指导和引领学校全体教师提高书写水平,为整体提高学校书法教育教学水平创设条件。要充分发挥书法教育学术团体的作用。学校可以聘请书法家、书法教育工作者、有书法专长的家长等作为兼职指导教师”。

以上所述可看出,教育主管部门将书法课程归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阶段的书法教育须由语文教师来承担。同时,亦支持校外外聘教师参与中小学书法教学。其政策落实到现实的教学环境中,据笔者走访考察的数所小学、中学来看,语文教师教授书法课程的现象居多,外聘书法教师由于评聘制度的局限,往往难以参与到实际书法教学中。中小学书法教师形成以语文教师为主体的师资结构,虽然能满足实际教学的经验或能力的要求,特别是配合语文课程的教学进度和相关要求,有相关教育心理学、教学指导方法等,但是语文教师的书法专业水平并不容乐观。语文教师在自身书法专业教学水平上可能无法完成对书法的教学任务。语文在中小学教育中乃是主要科目,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已经很是繁重,而要在此基础上,给语文教师增加书法课程(审美、文化、实践等)教学任务,如果单一的要求语文教师承担书法教学,会加重语文教师的工作难度。

(二)我国书法教育教学方式尚不成熟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下我们的学校教育与课堂教学已经相当完善,但在书法艺术的课堂教学可以说尚在摸索阶段。书法艺术经历过数千年的传承发展,存在着它内在发展的规律。古代的书法教育,主要以师傅传授徒弟为主,并无统一的教材,亦无统一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古代的书法教育这种传承方式,就使得书法教育的普及受到了很大限制,随着现代学校教育的兴起、完善、成熟,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教学形式,书法艺术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也逐渐进入学校。但在教学模式上并不成熟,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实践训练往往过于刻板,例如固定全班定向书写一种书体,例如固定学生在九宫格的练习中点画必须处于特定的位置,这对学生个性化审美的发展必定有所扼杀。这种做法忽略了书法最本质的特性——书法是个人心性艺术化的表达。因而,只有找到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并很好的运用到课堂中,尤为重要。

二、日本书法教育的启示

反观日本书法教育, 1872年起日本发表了国定学制,将“习字”作为教育的必要内容,并将书法列为基础教育,设置独立课程,日本现代书法教育正式开展。1989年平成时期以来,日本中小学写字教育开展实行三年级以上开设毛笔字课制度,也就是从小学到初中课程全部称为书写,属于国语科。高中则称为书道,归于艺术科中。

以日本高中書道教学为例,高中书道属于艺术科,书道被定为选修课。日本高中的《学习指导大纲》书道部分的目标指出:“通过广泛的书法活动,养成对书法爱好的心情,丰富自己的感情,提高书写能力,并不断提高表现和鉴赏的基本能力”。他们十分注重在教学作品中的线质、表现、墨色、气韵,以及鉴赏能力和情感表露等,这些从书法专业角度来看,完全是艺术表现。但从教学目标上来看,日本高中艺术科书道的学习仍然属于大众的普及教育,并非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未来的书道家,而是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通过兴趣培养使得一部分学生能从事书道事业并着重进行培养,让这一部分同学能进入艺术类院校深造。整体而言,就是让大众都能更多的了解书道、亲近书道、爱好书道,并可以从中一生受益,使书道作为一种提高修养的手段。

从以上能看出,日本的书道教育更注重书法对人心性的培养,显得更为平易近人,更接近书法艺术的本质。此外,从日本1999年颁布的《学习指导要领》的要求上来看,日本的书写及书道学习,更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也就是强调的不一定需要统一、一个范式,更多的是倾向于对学生在能力、层次等方面的指导和提升,培养书写兴趣,加强对书写能力的培育,关注学生书写上的个性发挥;此外,日本的书法基础教育还十分注重在日常生活中活用的写字教育,所以日本现在在日常生活中还保持着手写贺年片、书信的习惯,在教学中要求培养学生在使用毛笔书写时的郑重感,增进让学生对毛笔的亲近感,培养尊重和热爱本国的书写文化情怀,有意识地在生活中留下书写的印记。

一直以来,在我国书界、众多书家的意识中,日本书法似乎不过是中国书法的附属及模仿,日本的书法家较之中国相比,数量亦远远不及。但是,虽然如此,日本的书法却更为平易近人,能够渗入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文化亦由此呈现出勃勃生机,这很大一部分都应归功于日本的书法基础教育。

三、对当前我国书法教育的思考

中日两国书法教育发展的历史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但各自发展结果迥异。日本的书法教育提纲中曾提出书法基础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富有个性的书法艺术表现力”与“磨练感性,培养终身热爱书法的情怀”。在日本,书法以一种自下而上的形式开展,即先培养书法的生存基础,同时重视基础教育和社会教育环节,关注书法实用性和大众化的结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日本书法教育仅仅以提高个人书写、审美、修养水平以及丰富生活为目的,以书法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内容的。书法在日本人来看是一种细水长流的“终身教育”,因而较之中国的书法叫来说,更为平易近人,能够渗入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书法作为传统文化便呈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而与此相反的是,近代以来,在中国,由于书法的实用价值逐渐减弱,而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在失去了它广大的民众基础后,书法教育的社会基础出现危机,书法作为一门艺术而被束之高阁,虽书法家辈出,但书法基础教育却相对薄弱,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基于此,探讨当下我国书法基础教育的实施以及该如何实施,找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书法基础教育的发展途径,是当前教育管理部门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解读[M].教育部出版,2013.

[2]陈振濂.日本书法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

[3]陈振濂.中日书法艺术比较[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书法艺术书写书法
浅谈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书写要点(十)
养成书写好习惯
诗书画苑
书写春天的“草”
书法等
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探微
图说书法(三十九)
My Story以笔相伴静书写
气酣势畅 沉雄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