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象+”出新气象

2017-12-11林晶晶刘立成

党员生活 2017年12期
关键词:老河口市集镇刘家

林晶晶+刘立成

11月底,气温骤降,湖北省气象局驻老河口市薛集镇马岗村工作队队长杨靖正发着低烧,但他还是按约定早早来到了贫困户刘家富的家中,帮他结算今年香菇丰收的收成。

“2000根香菇菌棒,大概收入6000元。”几番盘算后,刘家富的脸上挂满了笑容,喜悦的气氛将初冬的寒意一扫而空。

自2016年湖北省气象局精准扶贫工作队进驻老河口市薛集镇以来,无论是村民的精神面貌还是现实生活都发生了明显变化,而这一切都要从“气候+”精准扶贫方式说起。

马岗村是老河口市重点贫困村之一,贫困户46户。多年来,冬春种水稻,夏秋种玉米,村民收入微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零。

2016年1月,省气象局派了由杨靖、艾岱、胡建平组成的工作队驻村。到村后,这支特殊的“气象扶贫小分队”立刻发挥专业特长敏锐地发现,马岗村气候温差大,适宜种植香菇。通过调查,工作队了解到,虽然当地没有栽培香菇的历史,但优越的农业气象条件能使香菇品质达到优良,产量也不会低,建议薛集镇政府将香菇栽培产业作为脱贫致富农业生态项目。

“不行不行,我连香菇都没吃过,不会种。”刘家富在村民大会上初听到工作队的宣讲,立刻摆手。像他这样的村民不在少数。

“群众有顾虑,身为党员,必须肩负责任、心怀感情去做工作。”杨靖深知,转变农民的固有传统思想不是易事。工作队开始走村串户做群众思想工作,协助制定香菇蔬菜大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并邀请华中农业大学专家开展香菇实用栽培技术和农村经营管理讲座。

同时,工作队为每个农户制定精准脱贫方案,选择脱贫示范户,由工作队无偿提供2000枝香菇菌棒试种,为农户管理香菇大棚提供帮助。按每户平均每年栽培两季、4个大棚的香菇来算,年增收可达2万元,实现脱贫。

仅刘家富家,杨靖就上门七八次,最终说服了他。一年后,刘家富成为了首批脱贫示范户之一,他感慨地说:“多亏了杨队长,让我不外出打工一样也能劳动脱贫致富。”

2016年9月,薛集镇政府引进了香菇精准扶贫产业开发项目。目前,薛集镇马岗村香菇生产基地建设初步完成,实现通水、通电、通路,完成土地流转100亩和香菇菌棒培育50万枝。这一项目预计年产出有机菜蔬(食用菌)75万公斤,产值275万元,平均每亩增收两万元,将极大带动全镇人民种植高产优质香菇蔬菜的积极性,推动当地人民脱贫致富。

“扶贫要注重‘气候+产业研发,挖掘主导扶贫产业与气象条件的关联,加强创新科技扶贫项目气象研究。”杨靖说。

在这样的思路下,驻村工作队将本地的气候与位于江汉平原的潜江市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马岗村与潜江市的龙虾养殖气象条件基本一致。在工作队的建议下,马岗村开始创新发展“小龙虾野生寄养”“虾藕共生”等多种生态养殖模式。此外,工作队还指导全村6个小组20户村民开展鱼蟹混养。根据项目预期的效益,每亩鱼蟹塘可增收2000元,每户平均增收1500元。

湖北省气象局探索的“气候+”精准扶贫模式,用气象防灾减灾和气候资源利用创造了生产力。2016年10月,驻村工作隊还促成了马岗村装机容量100千瓦光伏电站建设顺利完工。项目投资约80万元,马岗村也由此实现了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endprint

猜你喜欢

老河口市集镇刘家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展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美画卷——湖北省老河口市人大常委会助推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纪实
羽翼
构建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的长效机制——以德州市雷集镇为例
Natural ventilation and cooling system in Hong Kong
当 我 们 一 起 走 过
陈集镇乡镇财政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董集镇:守住文化的根脉
湖北省老河口市“多规合一”试点空间规划体系研究综述
My Summer Holi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