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脑梗死患者在其患病的超早期应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7-12-11金龙学孔德权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9期
关键词:阿替普患病溶栓

金龙学,孔德权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浙江 宁波 315500)

为脑梗死患者在其患病的超早期应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分析

金龙学,孔德权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浙江 宁波 315500)

目的:探讨为脑梗死患者在其患病的超早期应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6年4月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A组和B组。为A组患者使用常规溶栓疗法联用拜阿司匹林和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为B组患者在其患病的超早期应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的评分及其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患者,其NIHSS的评分低于A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为脑梗死患者在其患病的超早期应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减轻其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且安全性高。

脑梗死;超早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此病患者的死亡率较高,而且经治疗后存活的部分患者也会遗留不同程度的机体功能障碍。临床上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挽救其生命、减少其残疾的发生[1]。尽早改善患者脑缺血区的血液循环,促进其脑神经功能的恢复是治疗此类患者的主要原则。溶栓疗法包括超早期溶栓疗法、脑保护疗法、抗凝疗法和降纤疗法等。尿激酶、阿替普酶、链激酶均是临床上常用的溶栓药物。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对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5例此病患者在其患病的超早期应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的研究对象为2012年4月至2016年4月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抽签法将这50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在A组患者中,有男性14例,女性11例;其平均年龄为(67.5±6.1)岁;其中合并有心房纤颤、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及其他疾病的患者分别有5例、4例、6例、7例、3例。在B组患者中,有男性15例,女性10例;其平均年龄为(66.2±6.3)岁;其中合并有心房纤颤、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及其他疾病的患者分别有4例、5例、7例、6例、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治疗方法

为A组患者使用常规溶栓疗法联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和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为:1)将100万U的尿激酶加入到100 ml的生理盐水中,用此药液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在1 h内滴注完毕。2)让患者每次口服200 ㎎的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每天服一次。3)将40 ml的丹红注射液加入到250 ml的生理盐水中,用此药液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每天滴注1次。为B组患者在其发病的超早期应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具体的方法为:1)使用阿替普酶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总用药量为0.9 mg/kg,最大用药量不能超过90 mg。2)用阿替普酶总用药量的10%对患者进行静脉推注,在1分钟内推注完毕。再将剩下的阿替普酶加入到100 ml的生理盐水中,用此药液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在1个小时内滴注完毕。3)在进行溶栓治疗后的第1天,对患者进行头颅CT检查。患者若未发生脑出血,让其每天口服200 ㎎的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每天服用1次。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稳定血压、调节血脂及预防并发症等常规治疗,连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的评分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1)将患者的疗效分为基本痊愈、显效、好转和无效四个等级。⑴基本痊愈:患者未发生残疾,其NIHSS的评分与进行治疗前相比下降的幅度超过90%;⑵显效:患者发生残疾的程度为1~3级,其NIHSS的评分与进行治疗前相比下降的幅度为46%~90%;⑶好转:患者的NIHSS评分与进行治疗前相比下降的幅度为18%~45%;⑷无效:患者的NIHSS评分与进行治疗前相比下降的幅度不足18%。2)使用NIHSS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进行评估,NIHSS包括意识程度、眼球运动、视野、面部肌力、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等11个项目,总分为0~26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神经功能越差。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录入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患者的NIHSS评分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等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 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NIHSS评分的比较

治疗后,B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A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NIHSS评分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NIHSS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A 组 25 19.58±3.36 10.29±2.64 B 组 25 19.62±3.27 4.51±1.01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后,A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在B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舌头轻微水肿的症状,有1例患者出现口唇水肿的症状,经检查后这些症状均被确定为药物过敏所致,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后其症状缓解,未影响其后续的治疗。

3 讨论

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是:当患者的血管、血液、血流动力学指标等发生异常后会引起大脑动脉的狭窄、堵塞,进而发生脑梗死[2]。谢江文等[3]的研究表明,在缺氧及缺血的情况下,脑细胞的敏感度明显增强。随着脑梗死患者脑缺血时间的延长,其脑神经缺损的程度也会逐渐加重,其脑神经功能得到恢复的可能性也随之下降。因此,尽快恢复脑梗死患者脑部血流的速度,对挽救其濒死的脑细胞、延长其有效治疗的时间、促使其闭塞的血管及时再通具有重要的意义[4]。在脑梗死患者发病的6个小时内,使用尿激酶(UK)、阿替普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或链激酶(SK)对其进行溶栓治疗,可使其血管再通,及时恢复其脑血管的血流灌注,改善其脑组织的代谢功能,挽救其梗死病灶周围仅发生功能改变的缺血半暗带组织,从而防止其血栓的扩展和新血栓的形成。拜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丹红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的作用,可明显改善患者脑组织缺血的症状。王琛等[5]的研究表明,为脑梗死患者在其患病的早期使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能够及时打通其发生闭塞的血管,恢复其脑组织的供血,减轻其脑神经功能受损的程度。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为脑梗死患者在其患病的超早期应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减轻其脑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且安全性高。

[1]王爱明,王佼佼,张凤佳,等.急性脑梗死早期征象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疗效相关性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0):1054-1056.

[2]童艳飞,张佩兰.NIHSS评分≥15分且发病时间≤4.5 h的重型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5):812-815.

[3]谢江文,吕国菊,郑珍婕,等.不同年龄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6):486-488.

[4]尚俊英,李雪峰,赵虹,等.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发病3~4.5 h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6,36(12):1923-1927.

[5]王琛,陈国芳,刘薇薇,等.阿替普酶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中出血转化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21):3198-3202.

R743.3

B

2095-7629-(2017)19-0059-02

猜你喜欢

阿替普患病溶栓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为照顾患病家父请事假有何不可?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glifo”帮助患病儿童圆提笔之梦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及机制
阿替普酶溶栓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