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牌楼底下喝凉水

2017-12-11

北广人物 2017年47期
关键词:藻井窝子牌楼

燕京】

四牌楼底下喝凉水

“四牌楼底下喝凉水”是句北京童谣,歌中所唱的四牌楼,指的是东四牌楼。与东四牌楼隔着皇城相对的是西四牌楼。现在,路通了,牌楼拆了,仅留简化地名。四牌楼是三间四柱三楼式有戗柱的木牌楼,跨于路口四面的街道上,网上可见老照片。四个方向的牌楼正中间上,各有一白色石匾,两面镌刻着同样的字,南北向是“大市街”,东边是“履仁”、西边是“行以”。四个方向,皆是通衢。南起东单牌楼,北到安定门以东的城墙。西头是东皇城根,东至朝阳门内。牌楼四面的字义显示出这条街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商业街。说东四,那是一本专著。

儿歌怎么回事,唱到东四牌楼就喝凉水呢?因为旧时代没有自来水,家庭用水都得去固定的井窝子,有甜水井或者是有自来水的地方,按需买水牌。四牌楼底下,来来往往都是路人,讨口水喝不用买牌子,井窝子提供免费凉水。现如今,凉水还有,已经灌进瓶里,摆在柜上明码标价。重要的是,井窝子里的凉水很容易致病,而瓶装的矿泉水,是可以放心饮用的。

本篇就简要说说四牌楼附近的大名鼎鼎的隆福寺。隆福寺是明代景泰三年的敕建大寺,现在,不见痕迹。不知景泰帝朱祁钰是出于什么想法,建起这座规模巨大的、京师唯一的番禅同驻的寺院,清代成为完全的喇嘛庙。隆福寺作为寺庙,曾经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待考。但是,作为京城东西两个最大庙会之一,名不虚传,现在去过那个庙会的人已经不多了。

嘉庆年间,硕停所著的《京都竹枝词》里这样描写庙会:“东西两庙货齐全,一日能消百万钱。多少贵人闲至此,衣香犹带御炉烟。”所谓东西两庙,东是隆福寺,西是护国寺。就是说,赶上每月的九、十两日,隆福寺庙会的日子,王公贵族下了朝班不回家,先去赶庙会,他们的衣服上还带着宫里御炉的烟味呢,可见庙会的影响力。庙会,不仅是市民购物的主要方式,还包含了现代旅游业的游、购、娱诸项内容。因此,国外的研究者说,庙会是中国人的狂欢节。隆福寺向东约有3、4公里,是北京的贡院,对各地来京赶考的举子也很有吸引力。凡大比之年,考生逛庙会成了一景。文人多的结果是书肆云集,清初亦是。

康乾两代,为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不少书商纷纷迁到琉璃厂。尽管如此,清末民初,隆福寺附近,还有30多家旧书铺,论其能力不输琉璃厂。对文人来说,在这里能淘到更为低廉的珍本、孤本,是称心如意的好事。胡适先生在北大当教授的时候,曾经对自己学生说:“这儿距隆福寺很近,你们应该常去跑跑。那里书店的掌柜的不见得比大学生懂得少。”几年前,为修地铁站,拆掉了仅存的几个大院和中国书店隆福寺门市部。从此,一家书店也没有了。1951年,政府拆了隆福寺的山门,这样,与第二大殿中间就有了大块的空地,盖了长条形的大屋子,集中商户,建成了“东四人民市场”,由董必武题写了商场的名号,常年营业。

上世纪70年代,我的同学,有几位分配到人民市场工作,比起到郊区插队的同学来说,算是命好。第二大殿到第三大殿,改建成办公用房和仓库。后来,市场东边又盖起了东四小剧场和电影院,就是后来的东四工人文化宫,现在是东北人大舞台,二人转的天下。隆福寺的大殿,最为著名的是那个能与太和殿藻井媲美的藻井,在“文革”中丢失。后来说找着了,在古代建筑博物馆里陈列。但也有人认为,展示出的这个不是隆福寺的原物,是别处的藻井。

人民市场拆了,建隆福大厦,开张以后,买卖好得不得了。人多到络绎不绝,好像早年间胡同里的人都涌进了大厦。1990年代,莫名其妙地着了一场大火,这场火仿佛带走了隆福大厦甚至隆福寺街的生气。后来就是扩建,增高,大庙复建于楼顶,电影院修成国际化,却无法改变一直沉寂,连带这条街上所有的商户,买卖都不景气。过去,最热闹的街,第一是大栅栏,第二就是隆福寺。不仅仅是购物吃饭看电影,那里面隐藏的文化,真是够琢磨的。隆福寺街上原来是摩肩接踵,满街筒子人啊。年轻时,赛车技,看谁有本事能骑自行车过隆福寺,从头到尾,一次都不下来的为冠军。可怜我也是多年骑车人,一次都没赢过。

李辉/文

猜你喜欢

藻井窝子牌楼
传统经典藻井纹样——创意百变宝相团花
打窝切忌打过量
搭纸牌楼
搭纸牌楼
老北京的牌楼
中唐早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研究
守望
微设计 中国传统建筑篇 比拟苍穹—— 古建筑中的藻井之美
醉鱼
漫谈北京牌楼(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