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会计硕士(MPAcc)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2017-12-09李强宋怡璇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培养模式

李强+宋怡璇

摘要:我国自2004年设置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以来,培养规模不断扩大,也引发了对于培养质量的关注。因此,规范和完善MPAcc培养模式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将国内MPAcc培养院校分为综合类、财经类和理工类,从中选择18所代表性高校,对其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质量保障等三大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与国外应用型会计硕士培养模式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总结国内外高校MPAcc培养的先进经验,提出优化我国MPAcc培养模式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会计硕士;培养模式;案例教学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加大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开发力度,研究生教育逐步向应用型专业学位教育为主转变。为了培养大批高层次会计专业人才,我国2004年开始设置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经过10余年的发展,MPAcc培养单位和招生数量不断增加,至2014年,招收培养MPAcc的高校已达到177家,各培养单位累计招生已超过4万人。MPAcc的跨越式发展一方面是响应国家对于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培养政策,另一方面也表明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同。不过需要认识到,规模扩大也引发了对于培养质量的关注。我国MPAcc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表现在培养方案、措施等与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目标不尽一致,不同培养学校的自身特色不能充分体现,应用型与传统学术型研究生的主要区别不够明显等等。因此,规范和完善MPAcc培养模式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选择国内代表性高校,对其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质量保障进行比较分析,并与国外培养模式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总结国内外高校MPAcc培养的先进经验,以期对优化我国MPAcc培养模式、提升培养质量有所裨益。

二、国内会计硕士(MPAcc)培养模式比较

在国内MPAcc培养单位中,本文选择了18所代表性院校,包括综合类院校7所、财经类院校6所和理工类院校5所,如表1所示。其中,综合类院校来源于第一批(2004)培养单位;财经类院校主要是第一批和第二批(2007)培养单位;理工类院校主要是第二批和第三批(2010)培养单位。在样本选择中,尽量使培养单位来自不同省份,以体现区域差异性。下文從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质量保障等三个方面对国内MPAcc培养模式进行比较。

(一)国内会计硕士(MPAcc)培养目标

根据《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参考性培养方案》,我国MPAcc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国际化会计专门人才。本文调研的18所高校均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己任,但在培养方向上有所侧重。国内院校设定的培养方向主要是按期望的工作职位(CFO、CEO等)或按工作的专业职能(财务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划分。也有一些院校对传统的培养方向进行了拓展,例如,中国海洋大学加入了高级金融分析与风险管理师职位,上海交通大学加入了并购专家职位;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增加了会计系统与IT战略、管理会计与控制等专业职能,以适应当前对管理型会计人才的巨大需求。

(二)国内会计硕士(MPAcc)培养过程

在培养目标已定的情况下,培养过程显得尤为关键,因为其关乎培养质量的高低以及培养目标的实现与否。MPAcc培养过程扎根于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依托于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丰富于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1.课程体系

课程框架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构建科学的课程框架是MPAcc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国内各培养单位的课程大致可分为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和特色课程三类。

(1)核心课程。《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参考性培养方案》规定了MPAcc的核心课程为9门必修课,包括:政治、外国语、管理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高级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本文调研的18所培养单位的核心课程是一致的。

(2)选修课程。国内MPAcc选修课程设置主要有3个特点:细化为专题模式,例如在税收筹划课程的设置上,厦门大学将其分解为“税收风险管控体系构建”、“企业重组筹划专题”、“个人所得税筹划专题”、“流转税改革热点分析”和“会计税收差异分析”等模块。紧贴某类实务,复旦大学同时开设公司并购与重组、金融工程等公司金融方向的课程,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企业的投融资决策机制和金融工具。体现国际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提出国际化,方式是使用英文教材,开设国际会计准则专题、国际商法等课程。

(3)特色课程。一些培养单位发挥自身优势开设了多样化的特色课程。例如,南京大学会计系与江苏省电力公司合作,出版了“企业财务管理探索丛书”。该套书既有电力公司财务管理系统的理论思考,又有探索性的实务经验模式研究,其作为理论与实务结合研究的成功典范,成为南京大学MPAcc学员的教材。复旦大学是国内首家开设舞弊审计和法务会计特色方向课程的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设立国内独家以Oracle EPM为核心的会计信息化课程,形成以实务化能力提升为导向的整合化实践技能课程。上海财经大学为了贴近学员工作实务,采用真实案例教学,加强校友交流,搭建历届校友交流立体化平台。

总体而言,综合类高校MPAcc课程设置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财经类高校的课程设置更加体现专业性,而理工类高校本着务实的精神,对于实践能力的要求更高。

2.师资队伍

MPAcc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一流的师资力量,需要充分运用校内与校外两种资源,实现理论与实务的思想交融。国内各培养单位基本建立了MPAcc双导师制,在导师遴选方面,不仅从品德、职称、学术水平、年龄等方面设置具体要求,也特别注重其实践经历。

(1)校外导师的遴选和评价。聘请校外导师有助于趋近实务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学生可以在校外导师所在单位实习,校外导师对其进行面对面的直接指导。在遴选校外导师时,实务经验是必不可少的要求。中央财经大学特聘200多位实务界人士担任校外导师,采用一对一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厦门大学聘请世界500强企业、中国著名大型企业CFO、国内外著名会计师事务所的资深合伙人参与MPAcc教学。中国人民大学要求企业导师具有多年工作经验或独立创业经验,每月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并且建立校外导师考核机制,由学生打分来淘汰得分较低的老师。endprint

(2)校内导师的遴选和评价。对于校内导师的遴选,培养单位更加注重其是否在行业领域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鼓励校内导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与企业进行科研合作。厦门大学聘请的MPAcc教师均为副高及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且有实践经验或者主持参与企业课题者超过80%。

(3)校外与校内导师的协同。双导师制不仅对学生有实践帮助,对于导师能力培养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中国人民大学经常性开展导师交流活动,校外、校内导师共享资源,建立互动平台,校内导师在学习校外导师实践经验的同时,也从学术角度探索更深入更有效的企业导师指导模式。

3.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在西方,案例教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苏格拉底时期。围绕一定的问题,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结合了解到的案例背景情况,师生间以平等的方式进行讨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不是为了让学生将标准答案背下来,而是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和分析,学会如何将一个复杂的现实问题抽丝剥茧和具体细化,从而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对MPAcc学生而言,现实中的会计问题往往是复杂多变的,普通的讲授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知识不断更新的需要,同样也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文所调研的18所院校均在MPAcc课程中强调使用案例教学方法,事实上很多学校也已经从单纯的“讲授型”逐渐过渡到“学生参与型”教学。但如何结合本土案例是目前案例教学中的一个难题。中国矿业大学根据自身煤炭行业特色,在讲解企业并购内容时,结合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煤炭行业兼并重组政策,包括《煤炭产业政策》(2007)、《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若干意见》(2010)等,选择山西省煤炭行业作为典型案例,分析该省大型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动因、过程及后果,每个学生都要求参加和上台交流,台下的老师和同学可以随时提问,对于培养学生的表达、思辨和洞察能力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2)引导式教学。中国人民大学重视MPAcc培养过程中引导式方法的应用,而且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老师带领学生参与企业访谈,要求学生整理有关资料并找出企业会计和财务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由老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企业进行诊断分析,并设计可操作性的应对措施。中央财经大学将学生与校外导师组成专题小组,对企业进行调研,提出企业所需要的定制化方案,这种模式被称之为行动学习法,实质上是对引导式教学的一种拓展。

(3)网络教学。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采用了特色网络教学方式,网络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种学习方法融合的方式,激发同学的学习热情、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同学灵活运用知识点,提升职业胜任能力。教师通过微博发布思考问题,学生自由参与微博互动,可以就某一话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而且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慕课(MOOCs)等新型工具的涌现也为网络教学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发展前景。

(三)国内会计硕士(MPAcc)培养质量保障

质量保障是MPAcc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质量评价上把好关,有利于培养单位切实将培养重点落在实处。国内院校对于MPAcc学位基本采用学分制,并且要求毕业之前完成毕业论文。除了学分与毕业论文等硬性指標,发表学术论文、实践时间、必修课成绩等也逐渐成为质量评价中的要求。下文介绍一些院校的质量保障要求。

(1)学分要求。大多数培养院校的学分要求在40学分左右。

(2)实践要求。部分院校将实践与毕业联系起来,要求研究生不参加专业实践或参加专业实践考核未通过,不得申请毕业论文答辩。中国人民大学要求学生须获得社会实践6学分。

(3)课程成绩要求。厦门大学要求公共必修课成绩70分为合格,达到合格要求的方可获得学分。

(4)学术论文要求。上海交通大学规定在毕业论文正式开始之前需有12篇小论文作为练习,记为2学分。

(5)毕业论文要求。培养单位对于MPAcc毕业论文的选题有硬性规定,大部分均要求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行业应用价值。

三、中美会计硕士培养模式比较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设立专业会计硕士的国家,这应当归因于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对商学及管理学,特别是工商管理教育的促进和经济学的相应发展。根据美国《公共会计报告》(Public Account.ing Report),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专业会计硕士(Master in Professional Accounting,MPA)在1994~2007,2009~2014年间排名第一。该校MPA分为三类:传统会计硕士(Traditional MPA)、综合会计硕士(Integrated MPA)、经济会计硕士(ECON MPA),其中传统会计硕士是培养实务型人才,类似于我国的MPAcc。下文以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传统会计硕士为主,介绍国外的培养模式。

(一)美国会计硕士培养目标

中美高校在会计硕士培养目标方面差异不大,都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在具体方向上略有不同。美国高校对于会计硕士的培养目标更加贴近于对未来职业的规划。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传统会计硕士分为3个培养方向,分别是财务报告与鉴证(Financial Reporting and Assurance)、管理会计与控制(Managerial Accounting and Control)、税务(Taxa.tion)。

(二)美国会计硕士培养过程

1.课程设置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根据其不同的培养方向,将课程分为3个不同的课程模块,相应地形成4个课程池,增加了复合方向(Generalist)课程池。财务报告与鉴证方向的课程模块包括:财务会计准则与分析(高级)、财务报表分析、审计选修课、会计专题选修课。管理会计与控制方向的课程模块包括:管理审计与控制、战略控制、计算机审计/系统安全、会计专题选修课。税务方向的课程模块包括:税务研究方法、税务实体I(公司)、税务实体II(合作方)、税务专题课。其中,会计专题选修课为复合方向课程。通过将课程模块化,学生可以按照自身的实际能力、未来职业需要、个人兴趣等制定选课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择课程。endprint

2.师资力量

出于对于实践经验的要求,美国的专业学位硕士教育需要具备专业经验的老师。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会计硕士教学网站上列示的12位教师中,拥有教授职称的有7位,拥有副教授职称的有2位,其余为助理教授。美国大学的教授普遍与社会、市场、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或者有在企业界、产业界工作的经历,他们了解社会的需求,能够把实践中的课题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去,重视研究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锻炼学生对新知识的自我发现能力。在课堂外,该校老师鼓励会计硕士学生参与研究课题,探讨行业领域内新兴的思想以及发展前景,将课堂上的知识联系实际,达到行知合一。

(三)美国会计硕士培养质量保障

1.职业资格要求

美国会计职业资格证有学分的硬性要求。美国会计硕士培养的最终目的通常与CPA有关,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规定报考CPA必需修满150学分。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有专门的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实际需要来帮助制定学生的培养计划。相比而言,我国MPAcc教育并不存在考取CPA的学分条件,而且在一些培养单位,能够咨询的指导教师偏少。

2.绩点要求

美国的会计硕士要求每学期的绩点达到3.0。我国各培养单位一般不存在每学期的绩点要求,只需要满足应修学分以及论文要求即可毕业。美国会计硕士课程的合格难度明显高于我国,其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更加严格,注重学生专业知识考核。

3.外部评估

美国会计硕士培养质量存在外部评估。除了通常的学校内部评价之外,美国有强大的社会评估力量,比如,权威性的独立的民间评估机构、高等教育资格认证委员会等,它们的评估结果是公众普遍认可和接受的,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声誉和未来招生,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另外,还有一些专业领域内的评估机构,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

四、提升中国会计硕士(MPAcc)培养质量的建议

(一)培养目标职业化、多元化

会计硕士(MPAcc)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需要制定以职业化为方向的培养目标。在具体的职业定位方面,应体现多元化,面向不同行业,面向不同区域。行业特色明显的培养单位(如,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可以在培养目标中增加行业方向,以利于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报考;与国家区域发展政策密切相关的院校在培养目标中可考虑加入区域色彩,比如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快、国际化程度高,培养方向应凸显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培养过程实务化、精细化

1.课程模块化,贴近学生需求。课程模块即基于不同的培養方向将会计类专业课程分为不同的课程池。本文认为,模块化的课程一方面可依据学生的特点进行组合,既能方便学生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又能节省选课时间;另一方面,课程模块化可以集合同一领域的优秀师资,有利于教师在相关问题上的讨论与交流。与此同时,细化专业课程,与实践接轨。我国财经类院校对于MPAcc课程设置细化得较为明显,也最为成功,充分利用了该类培养单位的教学资源,能够发挥教师的专长。

2.师资内外协同,完善双导师制。虽然国内大部分MPAcc培养院校已经实行了双导师制,但距离真正意义上的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还有一定差距。培养单位应积极与企业建立双向联系,形成“引进来”与“走出去”机制。聘请企业在职的高管人员担任兼职导师,利用周末时间真正站上讲台,讲授实务经验和工作体悟。在校内导师选拔中,优先选择拥有实践经验或者有过创业经历的老师,且鼓励和支持在校老师进入企业担任实职,通过实际工作积累第一手教学资源。

3.运用网络工具,优化教学方法。将网络工具与案例教学方法相结合,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果。由于MPAcc学生普遍已经掌握了基础的会计理论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可适当减少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将主要时间配置在案例分析方面。教师通过在线教室、微博等方式在课前将要讨论的案例发放下去,由学生预习并自行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初步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然后在课堂上,学生与老师共同讨论。学生在案例讨论中学到的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可以在讨论中学习他人的思维方式,取长补短。教师更多地是扮演引导人的角色。对于案例的选择,可以通过合作企业单位或者校友提供真实资料,案例讨论时邀请实务人员参加。

(三)培养质量保障严格化、外部化

1.实行严格的社会实践质量评价。MPAcc社会实践应尽可能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团队合作能够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团队活动中可以将其他专业与MPAcc学生一起组成团队,通过不同知识的交流碰撞产生新的思想。需要强调的是,对于社会实践成绩应作出硬性的要求,包括成绩构成、打分方法等,建立指导教师、实习单位和实习小组三方共同评价机制,避免流于形式。

2.完善外部评价机制。本文认为,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作为社会第三方,兼具专业性与公正性,可作为MPAcc培养质量的重要外部评价主体。采用普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培养单位作出评价并给出相应的指导建议,评价结果对社会公开。各培养单位根据反馈意见来改善培养模式,不断推动“以评促建”。endprint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培养模式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钢琴对环境污染的探讨
浅议课堂教学与管理的体会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EXCEL在《投入产出法》案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