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弟子规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推广
2017-12-09潘桂凤
潘桂凤
摘 要:《弟子规》是一部优秀的儿童启蒙读物,它在立德修身方面有着积极的教育价值。在幼儿园教学中推广《弟子规》,让幼儿通过《弟子规》学习养成感恩、恭敬之心,对于幼儿成长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弟子规》的教育价值入手,提出了在幼儿园教学中推广《弟子规》的对策,希望能对幼儿德行培养有所帮助。
关键词:幼儿园 《弟子规》 推广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幼儿教育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另一方面,许多父母对孩子越来越溺爱,这也使得许多孩子养成了只知索取不懂感恩的心态。《弟子规》在幼儿品行和道德教育方面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为此,许多幼儿园开始在教学中推广和教习《弟子规》,以使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成长。
一、《弟子规》的教育价值和意义
《弟子规》是由清代秀才李毓秀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编著而成的弟子在学习和行为处事上应遵守的礼仪规范。《弟子规》的内容共分七个部分,分别是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全书以儒家传统忠孝仁义思想为钢,依次讲述了对待父母、兄长、长辈的礼仪与规范,涉及了家庭教育、生活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从某种程度来说,《弟子规》的内容集孔孟圣贤道德教育之大成,它汇聚了古代先贤的伟大智慧。加上其文风朴实,通俗易懂,两句一韵,朗朗上口,所以,《弟子规》一问世,就被视为儿童道德启蒙、礼仪养成的最佳读物。作为传统经典文化的代表,《弟子规》身上带有时代的烙印,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弟子规》在品德、情感、行为习惯方面的教育作用是永不过时的。如“父母责,需顺承”,“亲所恶,谨为去”,用现代话讲,就是在为人处世上,孩子要尊重父母的感受,要谨慎行事,这一点,无论何时,都讲得通。幼儿是一张白纸,幼儿阶段也是个体道德思维、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幼儿园教育必须重视幼儿道德思维培养。《弟子规》为幼儿道德教育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教材。在幼儿园教育中推广《弟子规》,对幼儿进行立德修身教育和指导,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幼儿园教学中《弟子规》推广对策
1.完善德育教学体系,开展德育师资培训
幼儿园《弟子规》推广,要以幼儿园德育教学为基础和依托。《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幼儿德育教学目标和方法作出了明确规定,及幼儿园要以幼儿情感教育和道德行为习惯培养为主,开展品德教育,将德育贯穿幼儿生活和各项活动中。幼儿园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在教育机制完善、师资力量充足的基础上来进行。不过,结合实际来看,许多幼儿园的德育教学体系都不完善,绝大多数幼儿园都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将知识和学习技能技巧教育放在首位,却不注重孩子道德品质培养和教育。这种功利化的教学思想和做法,根本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有的幼儿园虽然在德育方面早已起步,但是幼儿园师资力量不足,在《弟子规》教学上,许多教师只能带着学生进行诵读,却很难从经典故事中有所感悟,也很少会带领学生去践行《弟子规》。鉴于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幼儿园要完善德育教学体系,丰富德育教学内容,在德育教学中挖掘《弟子规》的教育价值和意义,增强德育教学的生命力。与此同时,建立多元师资培训体系,开展教师德育培训,优化幼师的素质结构,提高他们对德育的认识,为《弟子规》教学和推广打好基础。
2.创新《弟子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的体会
根据《幼儿园工作过程》要求,许多幼儿园早就开始了《弟子规》教学,并在幼儿园活动中渗透了德育教育。不过,由于教学经验不足,许多幼儿园的《弟子规》教学都流于课堂说教,教学效果不佳。如许多老师在《弟子规》教学中,都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字句段记忆和背诵上,道德教育带有浓厚的语言化、知识化色彩,幼儿德育知行明显脱节。其实,真正的道德教育应该是开放的,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思考能力培养,要知行合一。所以,那种封闭式的、禁錮学生思想的道德教育,都称不上真正的道德教育。要想解决幼儿德育教学手法僵化、效果不佳等问题,幼儿园在《弟子规》教学中,必须要摈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法,创新德育教学手法,多管齐下,借助读、诵、演、行等方式进行《弟子规》教学,并将《弟子规》教学付诸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幼儿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认知。通常来说,在《弟子规》教学中,教师要以阅读、诵读为基础,让学生品位、领会《弟子规》的内涵和魅力。然后,借助故事编创和表演,使幼儿熟悉《弟子规》的内容,升华幼儿的道德思维。此外,给幼儿安排一些道德实践任务和活动,如让幼儿起床后自己叠被子,帮助父母做家务,帮助爷爷奶奶捶背等,让幼儿在实践中实现思维蜕变。
3.家校合作,强化教学效果
幼儿德育是幼儿园、家长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幼儿园固然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主要场所,但是,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幼儿德育中同样肩负着重要责任。长期以来,许多家长在幼儿教育上,都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在幼儿德育上,许多人都是生搬硬套理论教条,强硬地进行道德灌输,却很少会将德育落实到细节,落实到行动上。一些宠溺孩子的家长,向来以“全方位为孩子服务”为骄傲,很少会用道德标准去约束孩子的行为。这些,都会影响幼儿园德育的效果,如幼儿在幼儿园接受了道德教育,但是在家中如果缺少家长引导和约束,他们很快会将学到的东西忘到脑后。鉴于此,在《弟子规》教学、推广中,幼儿园要加强与家长的合作,学校借助开办家长会提高家长的育人意识,根据孩子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与家长共同制定幼儿德育计划,同时积极发挥家长的家庭教育作用,让家长每天抽出一点时间陪孩子读《弟子规》,配合幼儿园进行德育教学,并给孩子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通过德育生活化来强化德育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弟子规》中蕴藏着古老的智慧,蕴含着丰富的做人的道理,在幼儿园教学中推广《弟子规》,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幼儿园、师长要积极推广《弟子规》,用其去引导学生的言行举止,使学生受到心理洗礼,促使他们从小养成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米争艳.浅析《弟子规》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推广[J].才智,2011,(05):111.
[2]何丽杰.传统启蒙读物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徐敏慧.谈《弟子规》教学活动中发展幼儿记忆智力的策略[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张家港市社科联.第五届中国智慧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中国思维学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张家港市社科联:,201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