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学习兴趣,让小学语文学困生走出困境

2017-12-09黄碧珠

考试周刊 2017年28期
关键词:学困生学习兴趣小学语文

黄碧珠

摘 要:本文从学困生的定义出发,对小学语文学困生的特点、成因等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借鉴他人相关文献资料,结合笔者近年来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最后提出了通过培养学困生学语文的兴趣,让他们走出困境的四点教育建议:一、给语文学困生更多的人文关爱;二、營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四、让语文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困生;学习兴趣

一、 学困生概念的厘定

所谓的学困生是指在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学习品质和情感意志等方面普遍落后于同龄学生。无论是传统意义上对“差生”概念的界定,还是课改初期的“学困生”之名,以及新时期“潜能生”的提法,学困生都是人们从主观认识上给以界定的。在一定的教育条件中,学困生是可逆的或基本可逆的,成人不要以异样的眼光去看待学困生独特的行为,站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高度来看,学困生就是一个“才能未被开发的人”。从语文学科知识角度来说,学困生主要表现为基础知识和语文能力与同龄孩子存在较大的差距。给学困生更多的人文关爱、更加充分的信任、最大的宽容与理解,这才是教育、教学的基点。

二、 小学语文学困生现状分析

(一)小学语文学困生的特点

1. 基础知识薄弱

语文学习是从生字词语开始,学困生语文基础知识非常薄弱,有些学困生对于基本的拼音都不能完全的掌握,对于新字词识别能力很低,更不要说阅读与写作,由于基础差,许多课文在他们眼里都是一页页枯燥、乏味无趣的汉字而已。语文学困生还表现为对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上出现障碍,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较差,在遣词造句、构段谋篇的能力上都比较弱,在口头语和书面语方面,他们都表现出对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欠缺。学困生语句的积累不足造成写作时显得言语冗长又没有重点,滔滔不绝却言之无物。

2. 知识遗忘较快

记忆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知识的掌握程度,学困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都存在不少障碍。学困生记忆能力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缺乏背诵能力,信息不能长期储存和有效输送,容易消失;二是缺乏联想记忆;三是缺乏范畴化。科学发现,部分低智力的学困生难以对概念性的范畴进行精密的编码,因而记忆力非常差。现实中,学困生在学习中往往是“一学就会,一做就错,一问就忘”,记忆力差、思维呆板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二)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

1. 语文学习方法无效

小学语文都能体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重要性,所以老师总会指导学生利用“游戏识字法”、查找工具书帮助识字记忆,要求学生“小练笔”、“多看课外书”等等。可是,在实际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学困生往往并不怎么愿意灵活地运用这些好的学习方法,他们往往不太理会老师在课上提到的一些巧记的办法,大多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所以这样单一的学习方法必然导致学习效果的低下。学困生因为对文字阅读不感兴趣,多数学困生可用的素材贫乏,内心没有动力,缺乏成功的体验,课外的语文知识面比较狭窄。造成这样原因主要是学困生很大程度是走进了一个学习的误区,他们觉得语文就是要死记硬背,学语文根本没有什么学习方法。但恰好相反,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有好的学习方法等于有了一把利剑,学起来会更轻松有效。

2. 语文学习习惯不好

叶圣陶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语文学困生在学习上的困难除了智力因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学习习惯不好。调查发现,学困生几乎都有一个共性:学习的自主性差,上课要么乱说话要么在发呆,小动作不断,不在意教师的提问,很少预习,作业马虎等等现象。学困生也是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导致语文学习习惯不好的诱因很多。从学生个体自身来说,主要有这几方面问题: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学习方法策略运用不当,依赖心理强等等。从外部环境来说,主要是未处理新旧知识衔接,导致断链,形成畏难情绪;教材知识难度大,学生学习负担重;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的消极影响。

3. 教师学法指导不到位

小学语文学困生形成除了他们自身个体的因素外,老师也会有影响,所谓“教学相长”,教与学是相辅相成,互为影响。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教师总把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和质疑精神置于最重要的位置,在课堂上不乏小组合作讨论的热闹场面,然而,这种片面化的教学观导致了对语文基础知识训练的忽视。小学语文学困生基础就差,接受本来就存在困难,无法通过自学完成语文基础知识学习任务,加上教师在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不到位,对他们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这些语文学困生势必每况愈下,语文成绩慢慢走下坡路了。语文语言运用方面的训练不同于其他学科,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来积累和铺垫。有些小学语文学困生在幼儿阶段就已经出现用语困难,有时候教师出于整体考虑,也未必能兼顾到每一位学困生,所以面对语文学困生的转化往往会出现断层的局面。

三、 激发学习兴趣,让学困生走出困境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只有不断地激发语文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他们有走出困境的源动力。

(一)给语文学困生更多的人文关爱

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有爱的地方才会有快乐,有成长。每个学习困难的学生都会显得自卑,所以老师应该更加热爱学习困难的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教师要有宽阔的胸襟,宽容对待学生的那些偶尔过错,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博得学生的信任,促使他们越过人际间的隔阂与鸿沟,在温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保持师生平等的关系,让每一位语文学困生感受到更多的人文关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古语云:“孔夫子弟子三千,其贤者七十二人。”语文教学中要“承认差异,利用差异,发展差异”,这理应成为所有教师秉持的共识,并在实际教学依据学情付诸自觉的行动。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差异,甘当孩子们成长路上的一盏指明灯,只有如此,才能逐渐培养学困生对于不同语文课型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他们语文的功底和文学素养。endprint

(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保证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关键因素,也是激发学困生求知欲的基本前提。所以,語文教师要努力营造轻松浓郁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对学困生的赞扬欣赏,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来,使学生乐学、愿学。例如,语文课堂上可以采用论坛形式,进行轻松的教学流程,用你一言我一语近乎拉家常的互动拉近学困生彼此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学困生的参与度。又如,可以尝试将游戏和竞赛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入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孩子好动、好胜的特点,让语文课堂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讲与听,而是为每一个学困生愉快体验活动创设更多的机会,对于促进学困生身心全面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既培养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情感体验能力,又是重要的语言表达方式。作为这样的基础性学科,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注意运用形式多样且灵活机动的各种教学手段,适时调整课堂教学方法,通过激情引趣培养学生学语文的热度。语文课程涵盖的面十分庞大,涵盖了字、词、句、段、篇等诸多内容,学习语文能锻炼学生的识记能力、语言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逻辑能力以及综合概括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提高自己自身修养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与专业技能,并从学生实际出发,寻找行之有效的教学艺术。例如,教师要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也要看到学生性格上的不同,对学困生要采取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指导与检测,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四)让语文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困生普遍存在自卑、逆反、掩饰、焦虑、压抑等诸多心理问题,这是阻碍学困生走向成功的巨大阻力,小学语文教师要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成功,最终消除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观察学困生的点滴,抓住教育的契机,鼓励优生帮助学困生,设法为学困生创造成功的机会,给学困生开“小灶”,使他们获得知识的同时又收获了成功的愉悦。在帮助“学困生”走向成功的过程中,对于他们一点的努力与成就都要加以肯定和赞可,要永不言弃。

我们坚信,用真诚和赏识,用博大的爱,用一颗永恒的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学困生一定会自己长出“隐形的翅膀”,在知识的天空自由翱翔。毕竟爱都在,有爱就有希望!

参考文献:

[1]郭颖.“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教育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

[2]邓云珊.小学语文学困生现状调查以及转化策略研究[D].广州大学,2016.

[3]张燕杰.基于学习能力培养视角的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4]徐佼.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观念转变[J].成功,2009(1).

[5]廖海燕.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前沿,2008(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困生学习兴趣小学语文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