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全面系统地开展课程改革反思的研究
2017-12-09孙雅倩
孙雅倩
摘 要:课程改革影响着一代人的成长发展,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基础教育课程的变革与反思》以调查统计的数据、案例为依据,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方案。论证了新课程改革的施行是为了解决基础教育没有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它是在一定社会背景的基础上向前推进的,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因而,全面系统地反思研究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理性地认识并及时加以总结概括,既有利于深化课程实践,也有利于我国特色课程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全面;系统;课程改革;反思研究
自2001年9月起,我国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多年来,不难发现在课程目标、课程教材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带来了积极的进步,且逐渐进入常态化阶段——教师们大多转变了课程观,产生了较大的课程教学改善,学生的课业负担随之减轻。与此同时,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增强……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存在的问题也愈发突出,众多学者就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教师们的适应程度、课程方案是否恰当等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讨。教育部有关部门在不同层面也组织人员对课程改革的现状、问题等方面开展了大规模的调研活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对策。 2011年12月,新的课程标准修订完毕并颁布执行。
课程改革影响着一代人的成长发展,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伴随着课程改革进一步的深入,人们也不断对其展开评判和反思。有学者提出,新课程改革显然已经进入“胶着状态”,在此基础上,更有甚者对改革的方向提出了质疑。近年来,也有人认为我国的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第三时代。出于各种理由,人们对课改的认识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和学新教授携众多学者,参考大量相关研究文献,并在专业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中展开积极广泛的研讨,结合多年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等领域的教学研究的经验于2015年9月编辑出版了《基础教育课程的变革与反思》。与其他有关基础教育课程变革的著作相比,它的行文特点在于肯定新课程改革积极效应的同时,针对课改在施行过程中存在的许多现实性问题,通览并分析众多学者的观点,理性地对新课改的理论基础、变革及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目标、内容、结构等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和反思,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发表自己的观点,以调查统计的数据、案例为依据,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方案。全书也在探讨基础教育课程的变革之余,着实强调了要全面系统地开展课程改革反思研究的重要性。他明确指出无论出于何种认识,对作为最彰显教育改革实质的课程改革的反思绝不能停留在只言片语以及个别问题的认识上,务必要全面系统地展开。
新课程改革是国家着眼于21世纪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为解决已有课程与教学体系陈旧,为了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从而采取的一项具有战略意味的改革举措。从小的方面来说,它是一种教育领域的改革,往大范围看,它何尝不是一项治国之策!所以,对其进行反思研究必须严肃认真。那么何为反思,针对课改又该如何反思呢?反思便是回头看、反过来思索的意思,也就是思考发生过的事,在这一个过程中思辨且总结出经验教训。反思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地发展,避免重复此类错误。
回顾课程改革的历程,新的课程理念的迅速传播,符合时代需求的课程体系的确立,考试评价制度的进步等成就确实叫人眼前一亮。历时十余载,随着推行的逐步深化,其弊端也层出不穷,最为突出的要数以下几点:
一、 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缺失
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关系到课改的基本立场,决定着课程建设以及发展的方向,对课改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教育管理体制方面仿效俄国,表现为实施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式的管理制度,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掌握着课程管理的权限,导致国家教育学建设缺乏课程论的现象,使得课程理论研究与建设发生断层。由于研讨者们对于“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理解发生偏重,就某些核心概念的不同认知,从而产生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新课改的理论基础的分歧,引发了多种知识观的论争,也造成“课改的政策文本中没有明确地进行阐述、主要研制者没有给出确切的论述、只能在有关文本中摸索出一些理论来源”的结果。
二、 课程改革理论的“拿来主义”色彩浓重
由于缺乏自身特色课程理论作为基础,我国的课程论著作以及教科书中大多是西方的课程论观点及相关案例,这与我国课改的适应度并不高,从而带来“理论分析语言与课程实际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脱节”的问题。参与探究的论者也容易受限于自身狭隘的视角,固执己见,态度变得相对简单化、情绪化,从而进一步忽视影响课程改革的多元因素的整合,缺乏对学科和实践活动的具体考察论证,简单挪用“当代西方理论”,忽视这些理论自身的局限性,误读和“稍作修饰”,致使大多理论脱离我国现实国情,最终成为空谈。
三、 课程改革的执行力度不强
任何一项改革都是在充分准备和充分实验的基础上展开的。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大范围地推行课程改革,造成城乡差异、校際差异、学段差异的问题。伴随推进的深入,也加大了种种差异。此外,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速度较美国等发达国家来说偏快,加之推行过程中政策保障的不坚实,致使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投机取巧,产生潜在的不作为心态,改革执行变形,配备的保障不完备。这样一来,改革的力度连同质量都不容乐观。
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反思势必要做到有理有据,不能带有个人情绪。以上只是我个人在阅读《基础教育课程的变革与反思》一书后获得的浅显认识。要想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进一步深入改革的具体过程和内容,展开针对性全面系统的反思研究。
为使反思落于实处,和学新教授在此书中以课程改革的实际进程及人们聚焦的现实热点问题为主体,从课改的理论基础、课改的推进、课改的教师培训、课改内容和结构的变革、教材开发管理的变革、课程实施与管理的变革以及校本课程的变革等几个方面入手,展开系统的考察以及反思。他理清每个变革过程,按照其发展脉络展开全面梳理,肯定其积极方面,同时以事实为据以课程变革理论为指导探析其存在的问题,寻找造成不足的原因。再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的相关对策,用于启发实践的变革。相较于其他观点,这一理念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课改内容提出的规定性要求,也切合课改中人们的具体实践活动,有利于增强反思内容的针对性和对策的有效性,使反思扎实可行。
拾人牙慧,也令我乐不可支。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施行是为了解决基础教育没有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它是在一定社会背景的基础上向前推进的,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对待新课程改革,我们不能依附它来解决基础教育研究领域内存在的所有问题,也不能将长期存在的弊端归结到新课程上,从而片面地否定它,新课程是否能够顺利施行,受多方因素的影响,需要我们辩证地去看待。坚定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决心,要全面系统地开展课程改革的反思研究,针对新课程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积极地采取措施去解决。
那么,深化课程改革,一方面研究者应具有广阔的理论视野,能澄清核心概念,为避免“拿来主义”的危害,应注意论证理论的逻辑,整合不同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获得整体性的认识,扩大问题领域的范围,深入问题的研究,建立富有自身特色的课程理论,为课改奠定有力的实践依据。另一方面,全面考察其发生的环境,加以历史辩证,认证其是否适用于我国现实国情,在此基础上积累丰富多样的课程实践,为构造特色课程论提供鲜活的事例和切实可行的经验。总的来说,全面系统地反思研究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理性地认识并及时加以总结概括,既有利于深化课程实践,也有利于我国特色课程理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坚,余文森,徐友礼.课程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N].中国教育报,2009-4-3.
[2] 和学新.基础教育课程的变革与反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3.
[3] 和学新.社会转型与当代中国的教育转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2):135-14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