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的探索

2017-12-09叶益庆

考试周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元素化合物化学教学

叶益庆

摘 要:本文结合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材的特点和内容编排顺序,探讨了在有效教学理念下,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策略,并用案例进行了说明,仅供参考。

关键词:化学;鲁科版;元素化合物;教学

鲁科版高中化学教学是新课改的产物之一,体现着新课标理念,必修一第一章便点明了化学是具有创造性的、实用的科学。元素化合物知识主要就在必修一当中,而这部分知识又是高中化学的基础和骨架。所以本文结合鲁科版教材探索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一、 认识教材

从鲁科版必修一来看,总共有四章,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主要是衔接初中化学,进一步巩固研究物质的程序和方法、物质的量,其中的重点是金属钠和氯气。从第二章开始正式进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部分,涉及碳、氮、硫、硅、铝等元素及其化合物。从教材内容编排来看充分体现了化学是具有创造性、实用性的科学这一观点,并切实贴近生活,强调化学在实际生活当中的应用。而贴近实际生活又是高考命题的主要趋势,同时从顺序的安排贴合了理论联系,体现过程与方法原则,注重学生体验,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回顾已有知识储备(包括基础知识和方法)并进一步巩固,从而在旧知识点上引申新知识点。这是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之一。而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十分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在进行教学时必须充分认识教材,把握教材基本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才能指导学生有的放矢。

然而,新课标下部分教师对教材不熟悉,理念尚未转变过来,在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当中经常会出现教法不合理,要么是满堂灌,要么是满堂电,旧瓶装新酒。教材提供探究活动没有去深挖或是涉及了过于超前的知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总结条理性不够等等。这些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理念方面,但首先要认识教材,才能合理运用当前的先进教育理念。特别是新版鲁科版化学教材是按过程与方法来编排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贯穿整个必修一的内容。

二、 理念方法

研究新课程标准,深挖其中蕴含的理念,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如有效教学理念、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生命化教育理念等都是现代教育当中的重要理念。当然基于这些理念,最终还是要使课堂教学高效。以有效教学理念来说要关注学生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树立时间与效率的观念,关注可测性或是量化。而实际上要提升效率还需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从这个角度来看,有效教学其实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就是以效率为导向,把教学过程分解成准备、实施以及评价三个步骤,每个步骤中又需要配套相应的措施,以便形成高效课堂。

教师教需要方法,学生学同样需要方法,从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的角度来说,鲁科版化学教材的编排就蕴含着方法论,学生在初中阶段就接触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也掌握了一些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进入高中后进一步巩固深化,提炼出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等。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实验,比如研究氯气的性质,这是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的探究案例,教材提供了两个实验,实验1要求观察氯气颜色,闻氯气的气味;实验2观察氯气与水的反应。实验探究部分同样给出了两个探究实验,这就需要学生自己操作。教学时可以采用启示法,设定问题情景,首先设问回顾初中学习的研究方法和程序,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找到答案。通过旧知识的回顾来获取新知。其次教师示范,也就是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了解实验技巧。再次进入实验探究,做教材提供的实验铁与氯气的反应、氢气与氯气的反应,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最后进一步设问,有哪些元素可以替代铁和氢与氯气反应,以此引申新元素,形成知识体系。此处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整合氯及其化合物知识点,知识脉络,如图1。

图1 氯及其化合物

所以要在教学中推行“教、学、做”为一体的模式,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

三、 教学案例

教材第二章的重点是元素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包括概念和理论,也是该章节的重难点。教材提供了很多学习活动来帮助学生掌握这部分理论知识,通过活动理解概念,掌握概念。

案例1:物质的分类活动探究。这里边涵盖酸、碱、盐、氧化物、单质及其关系。活动探究旨在让学生探究概念形成过程,通过探究掌握概念。具体实施步骤同上文所示方法,先设问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预测这些物质的性质,然后利用实验研究这些物质间的关系。事实上部分教师直接提前准备了反应物,实验探究其实并没有多少效率。所以实际教学时,应当先引导学生将教材给出的物质分类,然后通过旧知识预测物质间的反应,根据学生讨论出的结果进行分组实验验证,最后师生共同总结规律,概括出概念。

案例2:铁及其化合物。这部分涉及氧化还原反应,而重点就是其概念、反應方程式、还原剂和氧化剂。教学时同上文一样同样回顾已有知识,利用分类方法,将教材列举的实验材料进行分类,结合化合价知识,标注出化合价。

随后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际操作,从而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并总结出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脉络,如图2。

图2 铁及其化合物

案例3:碳的多样性。知识脉络如图3。

图3 碳的多样性

具体教学步骤:第一步情景导入,可以用教材上的素材,也可以用网络上的素材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出来。利用展示出来的物质,设问引导学生找到C元素。当然也可以利用教材的化学前沿栏目带领学生进入碳的世界。第二步,进行小组活动探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找出生活中的含碳物质,利用学过的分类法进行物质分类。第三步,活动探究,Na2CO3与苏打水(碳酸氢钠),依据教材的假设问题小组探讨二者的化学性质,并根据探究结果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

从这三个案例来看,实质上基于有效教学理念,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和教材编排顺序是一样的,比如案例3中教材第一个部分“联想质疑”就是用于导入环节的部分,随后就是C元素的基本知识,进一步在活动探究栏目中让学生体验碳及其化合物。

四、 结束语

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一基本上就是元素化合物知识,而这些内容又是中学化学的基础框架,涵盖各类常见元素、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是重点内容。在新课标下,鲁科版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应按照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组织教学,充分利用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知识,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陈懿,陈静.从中英高中化学课程比较看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Z1):125-127.

[2]崔霞.新课程高中化学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研究[J].化学教育,2014,(07):18-21.

[3]林明鑫.基于化学文化的高中化学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元素化合物化学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奇妙的化学
关于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教学的思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