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课改思考
2017-12-09陈国涛��
陈国涛��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在高校中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现状和特点是学校重视程度不足,课程开设不合理,教学手段单一,考核方式单一,师资力量不强,课程内容时效性强等。针对现状和特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应该要重视师资力量建设;以学生为主体,改进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多样化,让形势与政策课的育人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现状;特点;以学生为主
形势与政策课在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属于必修课,是高校重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两课”的重要补充,是培养学生正确政治倾向,正确政治立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一、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现状与特点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受到我国教育系统自上而下的重视,2004年国务院颁布的16号文件明确把形势与政策等同于两课的地位,并且教育部更是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的通知》,各高校也在本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给予了很大的重视。现阶段我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开展现状与特点如下:
(一)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开课情况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每学期都会开课,一般会在一个学期的期中开展形势与政策课,课时一般为6到8个课时,授课方式为讲授居多,设置大班教学,一般为2到4个教学班,任课教师为思想政治辅导员,上课大纲一般由基础部拟定。使用教材统一为《形势与政策》《时事报告大学生版》。
(二)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课堂情况
较多高校教师在教授形势与政策课时一般分三次上课,每次课两课时,每次课讲授一课时,学生互动一课时(包括观看相关的影像资料)。课堂气氛较之其他专业课略显沉闷,实践课时较少。另外,在现实开课中,学生中普遍认为形势与政策课对他们就业无作用,所以课堂较为松散。
(三)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考核方式
形势与政策课的考核方式为考查,即在课程结束后,任课教师依据本学期的课程内容要求学生以论文的形势提交作业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 高校形势与政策的师资情况
辅导员是形势与政策课的任课教师。高校中辅导员群体具有比较专业的背景,辅导员的学历一般比专业教师的学历低,较多辅导员并不是思政专业的,有工学、农学、艺术等专业的,有师范生,有非师范生,辅导员的职称也较低大部分停留在初级和中级,维稳任务、思政教育任务重,不是专职任课教师。
(五)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
虽然,形势与政策课与“两课”有着非常多的相似功能,但它也有自己的特点。第一,相比专业课和“两课”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设置目的更加突出,它的任务就是要使学生在高校教育阶段获得国内国外相关的政治形势资讯,了解国家大政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树立学生关心全球热点难点的大局观,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三观”,提高政治敏感度和辨析度,树立当代大学生的国家自豪感,增强当代大学生对实现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第二,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内容更换快,时效性非常强,涉及领域广。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内容动态一学期一换,紧跟社会热点难点和国家大政方针,涉及到的领域有经济、政治、军事、生态、民生、外交、科技、教育等领域,既涉及到当下的热点也有历史热点,即有国内的热点也有国外的热点,既有宏观问题也有微观问题。
二、 改进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手段,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育人效应。
从当下形势与政策课的现状和特点中,我们不难看出,形势与政策课在开展的过程中是存在着重视力度不够,开课不够合理,考核方式单一,学生参与不深,育人效应不突出等问题。因此要改进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手段,突出形势与政策课的育人特色。
(一) 提高师资力量,提高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认识
从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设置来看,形势与政策课是最接地气的思政类课程,也是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思政类课程,通过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社会热点的深入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而师资力量则事关能否发挥好形势与政策课的育人效应。教务部门应该对兼职教授本课程的思政辅导员给予足够的信心,应该组织辅导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培训。辅导员应该深入理解社会热点和国家政策,丰富健全全领域知识储备,及时更新全领域资讯。另外,任课教师应该拓宽自己获得资讯的渠道和提高整合分析资讯的能力,毕竟在网络时代,学生获得社会热点以及分享社会热点剖析、国家政策的途径与教师是基本相同的。
(二) 以学生为主体,改进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
尽管形势与政策这门课本身内容非常接地气,非常的新颖,但单靠单一的讲授及播放视频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了。因此,应结合90后大学生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将传统的讲授和现代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例如,运用现代多媒体技術,整合影像和多媒体课件,制作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更加吸引人。另外,形势与政策课可以依托学校的思政类社团,发挥社团的作用,组织学生通过参加课堂辩论,课堂答辩,小组调研,成果展示,讲座,组织学生实地考察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获取能力;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的一个学期的课程一般有十到十一个专题,而我们任课老师只有三到四次课,因此在每次课的内容上应该让学生进行选择,并要求学生收集资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课堂上讲授,由任课教师点评。
(三) 形势与政策课的考核方式应该考虑多样性
目前,该课程的考核一般以考查的方式进行,即写论文。但我们在实际开课的过程中,发现学生交上来的论文与网络上的相关评论有着比较大的重叠,而且抄袭痕迹较重。如果考核方式改为小组课堂答辩或者小组课题调研,那么就可以比较好地保证学生能较好地去思考,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并且能培养学生思考和做课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爱英,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方法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06,(12).
[2]赵罡,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形势政策课建设的探讨与体会[J].当代经济,2008(1)下.
[3]李炜菁,从“体验式”教学的三维度谈对形势政策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201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