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方法

2017-12-09王连波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教学开展方式方法初中历史

王连波

摘 要:初中历史是初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基础学科。老师要抓住教学难点和重点,在课前准备好教案,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掌握历史知识的水平进行制定教学目标、方法,在课后及时反思,思考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之中的不足之处,不断地进行改进,以此不断地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开展;策略;方式方法

一、初中历史教学困境

1.观念问题。

由于“應试教育”的观念作祟,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大部分人都崇尚“历史无用论”。这种轻视历史的观念严重的影响到了初中历史教学。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在对历史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认识和现实历史教学的态度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趋于“应试教育”体制,只是让学生记住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大概过程,最后的目的仅仅是提高学生的期末成绩,对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求的能力、情感及价值等层面涉及较少。这样将严重的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缺乏学习历史的兴趣。

2.教学主体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模式和方法逐渐多元化,但是在物质和时间条件上来看,这些新的模式和方法的实施不禁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如合作探究学习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其要求学生研习大量的资料,这就必须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保障及充分的资料,这样的模式制约了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创新。因此,在现实的教学过程当中,在现在的评价体系下,大多数的初中历史教师任然选择过去旧的教学方式,言语抽象,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就违背了新课改精神。

3.教学方法问题。

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师在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初中历史老师仍然还是照本宣科,沿用过去的教学方法,这就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仍然按照“复习(检查背诵)——讲新课——划重点”三步走的教学方式,很少真正根据教学内容,利用现有和可获性资源采用合作探究等现代教学方式的尝试,这种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谈不上达到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

二、有效的导入

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历史是副科”,不少学生尚未学习就有此认识,带着这样的心态去学习怎么能有起色呢?所以说要使初中历史教学有一个好的起点和基础,上好起始课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精心准备,在课堂上要深入地讨论和讲述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意义,纠正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程的不正确的认识,引起学生应有的重视。这是诱发学生兴趣的奠基性的工作。事实证明,如果教师能把起始课上得扣人心弦,妙趣横生,融智怡情,赏心悦目的话,那将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把学生的心紧紧地拴住,使他们怀着无限的期待和渴望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我上起始课时,往往用图片和录像把学生有所了解的历史人物展示出来,让学生自由地讨论和评价,然后我再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正本清源,帮助学生去伪存真,使学生深深地认识到“历史并不是死记硬背的”。因此,一节精彩的起始课将会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三、激发学生的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例如在讲述《中国边疆的危机和中法战争》一课中法战争时,我先让学生回答“镇南关一战的结果?”学生回答:“老将冯子材带领军民取得胜利。”我再追问:“接下来战局如何?”当学生兴奋地回答“中国取得战场的主动权并导致法国茹费理政府的倒台”后。我用沉重的语气说:“但最终的结果是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同学们一片愕然,我紧接着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让人看不懂的结果?”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立即展开积极的讨论,纷纷发表个人的见解。最后大家在思考中认识到“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是清政府一味妥协求和卖国的结果。”这样使学生进一步认清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所以说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问题时,才能引起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巧妙地质疑设问,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打开学生心灵之窗,从而引发学习的兴趣。

四、开展课外活动

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开拓视野,强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例如举办历史故事会、编演历史剧、知识竞赛、编辑历史小报、动手制作教具、举办历史文物展览、参观历史遗址等活动。我在授课时,就曾组织学生编演《戊戌变法》历史剧,让同学分别扮演各种历史人物。把当时那场惊心动魄的历史变革表演出来。学生在活动中潜能被挖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也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再现“历史文物”和“历史场景”,使他们对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和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斗争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增强了学好历史的信心,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组织多种多样的历史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实现学习兴趣的提高,同时能稳定学习动机,是提高历史课堂学习效果的辅助手段。

参考文献:

[1]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2]林晗.初中历史教学及现状[J].新西部:理论版,2012年3期.

猜你喜欢

教学开展方式方法初中历史
浅谈如何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学生作文自主评价有效性教学开展的策略
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的方式探究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试论高中生物资料分析教学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