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分利用课本资源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017-12-09吴建春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第三中学

大陆桥视野 2017年14期
关键词:新教材人教版习题

吴建春 / 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第三中学

充分利用课本资源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吴建春 / 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第三中学

课后习题是教材编者针对课文自身特点设置的知识、能力训练点和教学的重难点,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后练习设计系统、文选系统和综合实践系统相结合,共同引向了语文学科广阔的学习空间,有效培养着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后习题;语文教材;语文素养

课后习题,是整个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材编者针对课文自身特点设置的知识、能力训练和教学的重难点。它能进一步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巩固、消化、吸收,是进行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一座桥梁。但处理这些习题的过程中,很多教师还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依赖性、保守性。其实只要我们备课时认真对待,充分发挥其优势,就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效果。

一、利用课后习题,提高学生整体感知、概括能力。

“研讨与练习”是紧紧围绕课文而设计的,它能对课堂教学起到一种指导作用。在“研讨与练习”的第一题基本都提出了“朗读全文”,要求学生迅速把握课文内容,做到对全文的整体感知。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习题二:“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在新教材中,类似这样的问题几乎每课后都有,对学生能力的侧重培养遵循“整体感知——提炼概括——表达感悟”逐步过渡。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如能把这样的习题课前布置给同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既可以让预习有针对性,有的放矢,还能培养学生“要点概括、文意把握、作品感受、内容探究等方面的能力”。

二、利用课后习题,夯实基础知识。

“读一读,写一写”是教材中唯一基础知识的宝地,看似简单,无非是将课文中的生、难字罗列出来,要求学生读写(我们的老师对此处理也只是停留再抄写、听写阶段)。实际上这其中大有文章可做:(1)基础性训练。也就是通常的注音、解释,将易读错的字词或意义容易混淆的词有选择的去做。(2)拓展、延伸性训练。从中挑选几个词语,要求学生写一段话,用上这些词语,只要语言通畅,能讲清一件事,描述一个动作,一个场景均可;或者给学生创设特定的语境,规定挑选三五个词去表达这个语境……这样既达到掌握字词这一最基本的要求,又达到了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组织语言能力的目的。

在文言文的课后习题中,虚词的用法、一词多义、词类活用、辨析古今异义词、特殊的文言句式等基础知识的训练题也很常见,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习题二:“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共有六小题,将文中特殊字词现象基本归纳。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满井游记》习题三:“下列三组短语中的“之”字,有的表示修饰关系,可译成“的”;有的表限定关系,可译成“以”;有的其舒缓语气的作用,可不译。老师应引导学生以这些练习题为知识要点,进一步去学习、理解课文,学会知识的迁移。

有的课后习题十分注重知识的纵横比较、总结归纳,体现了系统性、规律性、综合性的特点。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课后习题二:“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是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异同。虽然对同一事物表达的感情相似,但由于文题不同使用的表达手法,抒发感情的方式也是很有区别的。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做到了温故知新。

这类习题既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归纳,也可把学生从课本学习引向课外,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课文。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精读,并授之以渔,长此以往,学生自然会养成好的阅读习惯,从中总结阅读的规律和技巧,为提高现代文阅读理解奠定一个强有力的基础。

三、.用课后习题,激发审美情趣,加强情感体验。

《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强调“以生活示范生活,以激情感动激情”,同时,在阅读中“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新教材中的诗歌、散文很多都是文章文质兼美,情感浓郁。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春》习题二:“课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仔细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想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情景,你能说出“偷偷地”和“钻”这些词好在哪里吗?“嫩嫩的,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什么感觉?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你觉得还像什么?)

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审美情趣由文及己,相互融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体验到的乡情、亲情、友情、爱国情……可能会韵味各异,但通过教师自然的价值引导,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四、利用课后习题,拓展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拓展性练习是新教材练习设计的亮点之一,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它的类型多种多样。有不同文章的比较阅读: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秋天》习题三:“将下面这首诗与课文比较,说说两位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风筝》习题三:“下面几段文字,也是回忆也是放风筝的。试与课文比较,说说它们所蕴含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在处理习题的过程中,学生会慢慢养成比较阅读的习惯,从中总结出阅读规律和技巧,为提高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奠定一个强有力的基础。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隆中对》习题三:“有关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内容在《三国演义》的第三十七、三十八回中也有相关的描述,请与课文参照阅读,看看小说进行了哪些艺术加工。“……在每课后,几乎都有类似的练习,它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能让同学们各抒己见,教师只需适当的引导。这样,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最关键的是,解决这样的习题,除了部分课后会提供与题相关的课外作品外,学生需要下去阅读一些与习题相关的书籍、文章。

五、利用课后习题,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语文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中,“为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理应成为语文教学的过程追求和终极目标。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说的很明白,“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基于这一理念,在新教材中,除了每单元安排“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外,课后习题中也安排了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搜集资料、开展辩论会、朗诵会、排演课本剧等活动,不仅与教材紧密结合,而且为展示学生的语文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让语文学习延伸到实践,让学生有意识地在实践中“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课后习题正逐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空间视野和综合实践意识,同时注重在熏陶感染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在语文这一广阔的领域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习题资源,“突出关键,强调重点”,有效的培养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新教材人教版习题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人教版11.1功-教学设计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人教版必修四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