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前景解析
2017-12-09程晓芬武汉商学院经济与金融学院
程晓芬/武汉商学院经济与金融学院
人民币国际化前景解析
程晓芬/武汉商学院经济与金融学院
随着中国经济体的不断扩大,人民币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也需要有一定的提升才能表现出我国经济实力,增加我国的整体购买力。在这方面,政府已经做出了相应的对策来支持人民币在国际中的强势地位,这也是我国外贸出口规模不断增加的必然要求。也是在这种强力推力下,人民币国际化也被推向风口浪尖。本文就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做一个解析。
人民币;国际化;前景
一、引言
一种货币的国际化就是指这种货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并有一定的购买力,也就是成为一种国际化的货币。人民币的国际化是最近几年才被提上日程的,因为伴随我国在国际经济体中地位的逐渐提高,我国的国际贸易比例也较以前大有提升,可以说我国已经是世界经济体中不容分割的一部分,而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也慢慢成为了各界人士讨论的焦点问题。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美国正在金融危机中给许多国家的经济带来了严重打击,曾经一度冰岛都要面临破产,这导致了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信誉度下降,也给人民币的上位带来了很好的机会。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处在美元上升周期,对国内经济冲击会相对较小。1985年9月,签订广场协议后,日本政府允许日元对美元急剧升值,极力推动日元国际化。同期美元指数却处在下降周期,对日本出口商产生很大冲击,导致日本经济增长从1985年的5.1%,下降到1986年的3%。经济总量和贸易额占全球的比重已经达到日元或德国马克当年进行国际化时的水平。2013年,中国的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占全球GDP总量的12%。对外贸易方面,2013年中国对外出口占全球比重的12%。日元和马克进行国际化时,日本和德国占全球GDP和国际贸易的规模都在5-10%之间。
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影响:第一,全球大类资产配置会加大人民币资产的需求。以外汇储备为例,按英镑4%的占比计算,则全球需要2400亿美元的人民币。当然,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最终对人民币需求量是和经济规模、人民币债券市场的深度高度相关的。第二,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长期利率下降,会导致居民大类资产配置发生变动,从储蓄到资本市场产品。第三,人民币国际化会加大资本流动,及可能的金融风险冲击。第四,人民币国际化倒逼利率和汇率市场化、货币政策框架向价格调节转型、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第五,短期,人民币汇率仍将保持强势,出口中枢下移,央行基础货币扩张渠道受影响,而且人民币国际化会分流部分流动性,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都会加大央行的宽松力度。
二、人民币国际化环境分析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倒流如何来走,不同阶层的人意见都大不相同,但是政府已经就加强区域性合作以及在如何获取更多支持上开始了初期的行动。包括通过与其他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互换货币支持该国经济等一系列动作。这也表明了中国政府对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视程度,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是相互适应的。对于我国政府来讲,现阶段要做好更全面的审时度势,全面深入地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新挑战和新机遇有一个初步的预判,尤其我国是一个对外依赖程度较高的国家,国家需要避免人民币在国际化后对外贸产生巨大冲击。
人民币国际化有其必然趋势。历史上英镑,美元,日元,德国马克等货币国际化最初都是伴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贸易额的增加。尽管一国货币国际化会给该国带来种种消极影响,但长远看,国际化带来的利益整体上远远大于成本。从中国GDP增长和贸易增长和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结算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伴随着中国经济体的增长,贸易规模的扩大和跨境人民币使用的增加,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三、趋势分析
当前对于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前途,国内的支持声音和反对声音同样存在。支持者认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币需要走出国门,这是我国经济走向全球化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人民币需要同美元以及欧元一样成为第三大国际货币;而反对的人们认为目前我国对于国际大的经济体系还没有完全吃透,再加上我国自身的金融体系不健全,存在很多漏洞,虽然进行了好几轮的改革,但是在资本项目等方面的改革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所以人民币国际化会有很大的风险,在金融体系还不健全之前,还不能盲目考虑人民币的国际化。
从国内两类人群的呼声来看,主要分为激进派和保守派。就本人来讲,认为人民币的国际化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其一是本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所占位置的重要性,其二就是本国政府对于货币国际化的心态和决心。
(一)降低美元周期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历次美元加息周期,都会有国家遭殃。为应对金融危机美国进行了QE,美元贬值,导致中国外汇储备缩水,但我们无能为力。在美国进入加息周期时,全球资金会回流到美国,造成货币政策收紧,带来经济金融的不稳定性。要降低美元周期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只有一个办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二)降低汇率波动风险和国际贸易成本,扩张企业全球金融资源
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外贸企业持有大量外币债权和债务。由于货币敞口风险较大,汇价波动会对企业经营产生一定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后,对外贸易和投资可以使用本国货币计价和结算,企业所面临的汇率风险也将随之减小,这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同时,也会促进人民币计价的债券等金融市场的发展。
(三)通过本币借入外债或持有外国资产,降低流动性和汇率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减少目前因持有庞大美元储备引发的贬值风险。由于长期以来的贸易顺差,中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而这些储备又投资了大量的美元资产(尤其是美国国债)。这部分美元资产很容易因美国货币政策和美元汇率的影响发生波动。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就可以通过人民币持有外国资产,借入外国资金,从而缓解外汇储备受制于美元资产的现状。
(四)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增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
美元、欧元、日元等货币之所以能够充当国际货币,是美国、欧盟、日本经济实力强大和国际信用地位较高的充分体现。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后,中国就拥有了一种世界货币的发行和调节权,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和发言权也将随之增加。同时,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改变目前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减少国际货币体制对中国的不利影响。
四、制约因素
人民币的国际化道路当然不会一帆风顺的,不管从国内还是从国际上来看,都有很多制约因素,这也是导致这么长时间以来人民币的国际化道路并没有得到实质性进展的原因。这些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金融市场落后。国际货币的最大特征就是在兑换上不受管制,其前提是需要一个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一定要求的金融市场。因为一个非常发达和开放的金融市场能够提供便捷的多样化的交易工具,这样才能满足各类持有者的金融安全性和盈利性。但是我国的金融市场在自由兑换上还没有做到开放,这也给人民币的跨国流动带来了严重的制约,人民币的海外市场比较匮乏,转让人民币困难,这也是人民币国际化道路中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金融市场在其他方面,例如资产总量、交易规模以及各类金融产品的品种等方面都与发达国家有着很大差距。
2.国际政治斗争。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强大,经济逐渐成为我国在国际政治斗争中的主打牌,也加剧了国际经济斗争。从经济方面来看,人民币的国际化势必会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也会深刻地改变国际政治格局,这是其他发达国家不希望看到的。所以从政治斗争方面来讲,欧洲、美国和日本经济体都会采取一些手段来阻碍人民币的国际化,其他一些国家,比如印度也会参与其中。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民币的国际化会受到更多的是政治障碍。
3.美元的影响。众所周知,美国作为第一位的国际货币,在世界经济体中无处不在,庞大的外汇市场交易都是通过美元来结算的。同时衍生出来的其他金融产品交易量也十分活跃。由于美国没有货币本位的支持,这样大的交易量也降低了美元的成本。虽然金融危机给美元的国际地位带来了一定影响,但是其交易量远非其他货币可以睥睨的。在2010年我国的外汇储备有1.16亿美元,所以美元的惯性还是需要保持的,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民币的国际化。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以后,日本和德国几乎同时出现经济高速增长,都面临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和本币升值问题。日元和马克在1973年以后汇率开始浮动,两国政府采取了不同的货币政策,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国际化道路。
第一,国内金融改革应先于资本账户开放。日本和德国都是在80年代开放资本账户,但是相较于金融改革的先后顺序却完全不一样。德国很早就推进国内金融改革(如利率市场化)而日本则相对滞后很多。事实表明,金融市场发达才能更好地抵御外部冲击,央行才能在市场调控中处于有利地位。金融市场的健全和开放可以使货币容易获得、货币容易配置,让货币做到走得出去,留得下来,收得回来。
第二,积极准备胜过被动接受。无论是日本政府还是德国政府,最初都不愿意推进本币国际化,是市场的力量显著推动这个进程。但是由于德国较早地为马克自由汇兑做了准备,改革金融市场而日本没有,货币国际化的效果相差很大。由此可见,货币国际化的趋势不可逆,与其被动接受,不如掌握主动权,积极为之做准备,才能更好的应对和管理可能的风险,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
第三,重视人民币贸易结算地位。在1980年,日元结算在本国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中分别只占到31%和4%,远低于同期美国(85%、60%)、英国(76%、33%)和德国(83%、45%)。到1989年,日元结算在本国出口和进口贸易中的比重也只有37%和15%。此后,随着泡沫危机的爆发和持续的经济低迷,这两个比重迄今也未见起色。就国际货币的计价结算职能来看,马克的地位仅次于美元,是国际贸易结算的第二大币种。马克在国际贸易中被广泛使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80年代起德国的出口商品中大约有80%都以本币马克计价,与此同时德国出口规模也快速上升,1980年至1989年间德国出口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从9.9%上升至11.4%,这也就意味着当时的世界贸易出口贸易中有近10%的比重都以马克计价。90年代以后,随着西欧和东欧贸易联系的不断扩大,马克的使用范围也更加广阔了,到1992年,全球出口贸易中以马克计价的比重已经升至15.3%。所以,在货币国际化进程中,中国应当重视人民币贸易结算的地位。
第四,注意维持国内物价稳定,控制通胀。在货币政策上,日本因为对外部市场高度依赖,所以首要目标是保持汇率稳定,日本货币政策操作是围绕稳定名义汇率来进行的。而德国政府由于历史上曾经饱受通货膨胀之苦,在战后一直把保持国内物价稳定和维护金融安全放在首位,马克国际化放在次要的从属地位。
在国际收支顺差对国内经济均衡造成较大冲击时,几次主动允许马克升值。实际效果是日本实施“盯住外汇市场”的策略稳定名义汇率,但却因此增加了外界对日元升值幅度的预期,使得货币政策操作难度加大,最终陷入“流动性陷阱”之中。同时,还加剧了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降低了日元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而德国通过稳定物价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保持币值的内在稳定也为保持对外价值的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德国国内长期的经济、金融稳定为马克走向国际提供了坚实有利的支撑,才最终促进了马克的国际化。
五、人民币国际化的作用
如果想要正确了解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好处就要知道人民币的国际化和我国外贸的关系。而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人类最早的国际货币——金银,就是在外贸的推动下建立起的地位,而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美元以及欧元这些国际货币的上位背后都有着庞大的国际贸易来支撑和维持的。如果一个国家有着强大的国际贸易,那么别国对该国的经济依赖性就越强,该国的货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也变得越来越频繁。同样,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决定于该国的货币能否实现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有以下几个积极作用。
1.减少汇价风险。从现状我们可以看出,人民币的不断升值让我国大量以出口业为主的国家蒙受着巨大的损失,同时汇率的波动严重也让很多企业在开拓市场上畏手畏脚。人民币的国际化可以很大程度上消除以人民币作为结算的贸易关系间的汇价风险,可以说人民币国际化对外贸有着很大的好处。
2.有利于对外投资。我国的经济发展从一开始就以贸易为主,对外经济的发展是重中之重,这也导致了我国对外贸的依赖性很高。日本同我国的经济路线基本类似,随着其国际贸易的发展,其经济地位也上升了一个台阶,日元的国际化同样也让其外资业大幅增长,可见一种货币的国际化对于本国对外投资项目有很大好处。
3.全球大类资产配置加大人民币资产的需求。重估人民币资产价格,加大人民币资产的配置。以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为例,当前全球币种确认官方储备货币资产为6万亿美元,按英镑4%的占比计算,则全球需要2400亿美元的人民币。当然,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最终对人民币需求量是和经济规模和人民币债券市场的深度高度相关的。
4.国内大类资产配置:从储蓄到资本市场产品。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利率下降,导致居民大类资产配置发生变动:从储蓄到资本市场产品。总体来讲,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资本账户逐渐开放,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最终存在利率下行的趋势。利率下降,分母驱动包括股票、债券、房地产等资产价值上升,资产配置从储蓄向资本市场倾斜。
六、结语
总之,人民币的国际化是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外贸继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依赖,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政府需要增强自身信心的同时加强我国金融业的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
[1]石杰.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实现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08(64)
[2]马荣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9(4):14-15.
[3]张源.刘精山.黄文礼《人民币国际化前景》[J].《中国国情国力》 ,2014(3)
[4]石巧荣.《国际货币竞争格局演进中的人民币国际化前景》[J]《国际金融研究》2011(3)
[5]戴小平.《论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及其监管问题>>[J]《经济问题》2003(1)
[6]陶冬. 《人民币国际化前景展望》[J]《国际金融研究》2010(2)
[7]潘莉.翟元鑫<<人民币国际化趋势与路径选择研究及对策》[J]《江淮论坛》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