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7-12-09何伟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后备教练篮球

何伟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

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何伟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

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是国内培养篮球人才的重要时期,从当今国内高校篮球的培养现状来看,依旧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不利于培养和输出篮球人才。为此,阐述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对策,以及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需要注意的事项。

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对策;注意事项

在培养高校篮球后备人才的过程中应用合理、科学的培养方式,有助于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的提升。然而,纵观当今国内高校的人才培养现状而言,依旧应用传统的培养方式,因而常常难以实现理想的效果。为了更加有效地培养高校篮球后备人才,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与高校学生篮球训练相符合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实现理想的效果。

一、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

1.培养模式单一化。当今,国内高校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中,常常应用传统化的单一培养模式,即主导形式是竞赛。如此的培养模式尽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篮球综合技能,可是这种培养模式会让学生形成思想负担,这是由于基于竞赛的篮球训练和培养模式让学生经常处于紧张的状态当中,这不利于提高训练的效果。为此,为了实现理想的效果,务必创新和改革传统的单一化教学模式。

2.不注重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教练作为主导的培养方式业已跟当今的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相悖,不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就难以提高人才培养效率与质量。在高校篮球培养中,学生之间存在显著的个体不同之处,如果制定单一的培养方式让学生被动地接受,那么就难以体现学生的个性,这样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体现,进而难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智慧,最终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3.不注重提高教练的素质和能力。在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中,仅仅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却不重视教练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因为篮球指导教练长时间不进行训练和提升,这导致自身的水平与能力受限,进而阻碍了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这会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培养质量。教练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影响到人才培养模式是不是合理与有效,也关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此,教练仅仅重视培养学生能力而不重视自身综合水平的提升,将会阻碍高校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因此,教练注重培训对于创新培养人才的模式非常关键。

4.缺少人才综合培养体系。基于现代体育的发展过程中,对人才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人才培养模式当中,一味地训练体能远远不及,思维能力、竞技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体育对篮球人才的要求。当今,高校篮球人才培养的体能训练模式业已初步形成,可以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持续提高,然而针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现状而言,面临显著的不足之处,这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因而不利于培养优秀的篮球后备人才。为此,纵观当今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言,依旧缺少实效性和创新性。

二、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对策

1.重视基础训练环节。为了提高篮球运动员的战术,在进行训练的时候,并不是单一地提高某一种技能,而是重视提高运动员的基础,在训练的整个过程中都渗透基础训练。为此,教练需要在每一节课的开始部分就渗透基础技术的提高与训练思想,要求学生训练原地投篮、传接球、运球跑、滑步等比较基础的篮球运动技术。基础训练的效果理想与否,与运动员将来的体育竞技成绩存在必然的联系性,具备扎实运动技术的运动员在进行比赛的时候常常能够稳定地发挥,进而将自身的能力更好地体现出来。总之,倘若不能够顺利地开展基础训练工作,只是一味地提高学生的实战技术,仅仅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受益,而想要让学生具备长远的运动技能,务必注重基础训练的有效开展。

2.在训练过程中紧紧地围绕专项体能。篮球运动项目集合了跳、跑、投。而跳与投的基础与前提是跑,只有提高运动员跑的能力,才可以在比赛中具备完美的表现。并且,篮球比赛运动项目的特点是高耗能和高对抗,因此需要较强的体能,这就需要对运动员的体能进行有效和持久的训练。以生理学作为视角而言,篮球运动项目混合了无氧运动和有氧运动,一味地开展10 000米或者是5 000米的跑步训练,仅仅实现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提升,而未曾有效地训练运动员的无氧能力。为此,在高校篮球训练当中,需要统一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并且尤为重视运动员无氧能力的提升,注重训练运动员在篮球比赛过程中要求的体能。具体来讲,可以要求学生进行30米的冲刺训练,然后向原地慢跑,然后进行又一次的30米冲刺,如此进行往返几十次,从而实现运动员专项体能的发展。篮球场地的宽是15米,长是28米,运动员在防守快攻或者是快攻的情况下会多要求跑30米,为此进行30米的专项体能训练非常重要。并且,在进行跑位或者是防守站位的时候,一些运动员存在慢跑或者是静止的情况,这要求运动员具备相应的有氧耐力。为此,篮球项目结合了无氧运动和有氧运动。其中,30米的冲刺跑属于无氧运动,而30米的慢跑属于有氧运动,这样在提高无氧能力与有氧能力的基础上,可以使运动员取得更加理想的比赛成绩。

3.重视运动员实战技术的提升。在篮球运动中,不但要求运动员有相应的体能,而且要求运动员有相应的技术。一些教练在提高运动员战术的过程中,常常是要求他们原地进行投篮,这种情况下缺少对抗、缺少跑位、也不存在防守,在实际比赛过程中这样的机会非常少,因而跟篮球运动的发展特点不相符合。在篮球比赛过程中,大部分的投篮都是在跑位甩掉防守的情况下进行。为此,高校在日常的篮球训练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实战技术的提升,在训练投篮的过程中,要求运动员模仿正式比赛的情景,在高速奔跑、甩掉防守等情况下训练投篮,对待罚篮也是如此,要求运动员在做完一些俯卧撑之后或者是高速奔跑之后投篮。总之,在训练运动员实战技术的过程中,都要参考正式的比赛标准。

三、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需要注意的事项

1.建立健全合理、科学的管理体系。体育跟教育在统一的形式上,能够创建体育系统跟学校的双负责制,建设关于处室领导参与的联合办公体系,通过合同或者是契约的方式对双方的权限、利益、职责做出要求,坚持一致制定的一系列法规和管理条例。在管理上,需要创建合理、科学的监督管理制度以及考核评估制度,制定系统化的管理条例。结合办学的质量创建竞争体系,实现优胜劣汰和体现高校的地位。并且,实施分级负责制,从而有助于主管单位简化管理环节和高校强化内部管理。管理机构务必建立和健全纠纷仲裁、参赛条件、学术资格等的一系列制度,以及在贯彻实施制度的过程中确保公开性、公正性、公平性,这样才可以确保有效地培养人才,以使教育系统体现对高校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优势,为发展国内的竞技体育提供大量的人才。

2.注重选材的科学性。为了搞好选材这个关键的方面,需要立足于以下几点:(1)各级体育局需要创建和完善科学选材机构,配置相应的兼职或者是专职人员,以及科研经费和设备仪器等,从而创建关于运动员生理测试、技能评定等一系列的制度,科学地监控重点运动员,强化训练的恢复。(2)创建选材测试制度,以及建设关于学生的骨龄、体验、素质、技术等信息资料的档案,以使科学的选材网络形成。(3)结合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加速制定各年龄层次和各项目的选材指标,强化科学训练的力度,从而有助于基层科学选材的开展。

3.有关部门增加投入。体育与教育的主管单位需要增加其对高校学生篮球联赛的宣传力度、费用投入,进而提升联赛的知名度,并且各种企业的赞助与各种财力的投入。高校需要体现自身的优势,筹集资金,优化训练场地与训练条件,探究适宜国情与高校实际情况的篮球运动员奖学金制度,从而由物质上确保运动员的良好发展。

4.注重教练自身素质的提升。注重教练的培训工作,让教练走出学校、迈向世界,把握全球篮球的发展方向、篮球运动的先进训练模式与手段,以及篮球队的管理体系等等。应用NCAA教练培养体系,实现教练收入的增加,创建竞争上岗体系,贯彻实施聘任制度,将传统的行政任命制度打破,确保教练工作的职责化与专门化,激发教练在比赛和训练过程中的热情。

5.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水平。高校需要坚持高等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注重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在制定运动员生活、学习、训练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需要有效地兼顾运动员属于高校学生群体,由制度上确保运动员与其他的同学交流和沟通,让他们具备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与其他的同学共同生活、学习。并且,对运动员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管理运动员的生活、学习、训练,让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水平达标。

6.规范化和多元化地培养篮球后备人才。优化与改革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培养模式的阶段化与系统化,不断地创新培养模式,从而使经常化和群众化的篮球比赛、制度化的课外活动、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式实现,最终优化当今高校篮球培养课外活动被忽视、训练效果差、教练素质低的现状,并且跟CBA教练员创建合作联系。

通过高校资源优势的发挥,对社会力量进行吸纳,试着跟企业一起建设高素质的篮球运动队,且参与和推动高校课余训练的整个过程,一致培养篮球后备人才以及多元型的社会人才,并且为企业进行宣传,实现企业知名度的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高校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需要注重基础训练、专项体能训练、实战技术训练,以及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提升教练自身的素质等等,这样才有助于培养优秀的高校篮球后备人才。

[1]冯海涛,和振东,李永平.体育类“非遗”资源走进高校对大学生民族凝聚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

[2]甘守伟,马力.安徽省高校专业组篮球队教练员现状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

[3]李学军,郭良如.湖南省学校篮球后备人才体育软实力构成及提升路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33).

[责任编辑 刘 瑶]

G841

A

1673-291X(2017)10-0145-02

2016-12-18

何伟(1982-),男,陕西咸阳人,讲师,硕士,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研究。

猜你喜欢

后备教练篮球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贪玩教练
快乐篮球进山乡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
睡着了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