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及路径研究
2017-12-09张艳萍
张艳萍
(榆林学院 外国语学院,陕西 榆林 719000)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及路径研究
张艳萍
(榆林学院 外国语学院,陕西 榆林 71900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也在迅速发展。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与此同时,“互联网+”与世界经济的接轨,为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平台,也对传统模式下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的创新型英语才人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探讨。
“互联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社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从本质上来讲,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之间的竞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这门语言在各个领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创新型的英语人才会备受社会青睐,因此,如何借“互联网+”这一东风,加快创新型英语人才的培养,就成为各大高校急需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型英语才人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创新型英语人才模式的内涵
传统的英语人才培养方式重视对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仅仅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这种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引起了各大高校的关注,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知识与素质并重。社会需要的英语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底,而且还需要相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因此,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取,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包括学生的文化积累、身心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等,只有具有这方面特征的人才能称之为人才。
2.重视人才成长环境建设。创新型英语人才模式的建立需要高校对现有的人才成长环境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其中需要提高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创新硬件环境,对校园的文化进行创新等,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此外,高校不仅仅是文化知识习得的地方,还是做科研的第一平台,学校需要为教师或学生提供更多的科研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
3.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力。现阶段,培养创新型英语人才的关键是创新。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重视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借助丰富多样的创新活动、知识竞赛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平台;高校需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积极地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让他们的创造向生产力方向发展,为社会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
二、“互联网+”为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提出的新要求
1.学历要求。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超过80%的外贸企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学历提出了新的要求。学历要求的层次性主要是由于在互联网环境下经济社会中人们的工作环境比较开放,对英语专业人员的需求量比较大,而且要求这些人员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岗位工作。除此之外,外资企业对适应能力强和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增加。这为高职类英语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新的机会,他们可以迅速地进入到岗位角色中去。而具有本科和硕士学位的英语专业人才,虽然符合大型外资企业对人员学历的要求,但如果实践能力较差的话,也不能胜任新的岗位。
2.岗位能力要求。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学生在互联网营销、金融等行业中发挥着自己的能力,但是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专业能力:基础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口语能力、写作能力、翻译能力、计算机能力和国际贸易操作能力等。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大多数的传统企业都可以向互联网运营方式进行转变,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长。因此,这类企业的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才能更好地胜任岗位中涉及的外贸工作的要求。
3.基本素质要求。“互联网+”时代给各个专业的人才市场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高职院校的英语专业学生来讲,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英语专业素养,包括提高自身的英语能力、英语文章的阅读能力和电子商务平台的操作能力等。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对高校英语专业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中熟练地运用英语,尤其是英语听说能力;第二,充分地了解职业中外资企业的基本礼仪和交易的能力;第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需要具备紧随时代脚步,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第四,跨文化交际能力;第五,具备较高的英语综合能力,能够快速地适应工作环境、学习环境。
4.英语要求。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正向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需要更多的英语专业人才作为坚强的后盾。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推动了传统企业向互联网经营模式的转变,其业务方向也向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这样一来,企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和深度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高校必须紧随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脚步改变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创新培养路径
1.更新发展理念,适应社会实践要求。从高校英语教师的角度出发,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高校需要积极转变其发展理念,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工作在一线的英语教师,应该紧随时代发展的脚步,积极转变自身观念,将互联网时代发展特点与新课改指导精神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携手共进。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只有工作者积极地转变自身的发展理念,才能更好地进行实践活动,这对高校英语教师转变发展理念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因此,高校英语教师要对学生的实践需求进行分析,积极接受多方面的信息,善于采用“互联网+”下各种类型的思维理念,确保与时代共同发展。此外,高校英语教师需要顺应“互联网+”时代背景的发展趋势,积极更新教学方式,善于使用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教学,丰富授课内容,增加课堂互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教学中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避免形式主义,融合职业要求。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多种新型教学方式的出现,也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这些新型教学方式的出现,是多种互联网技术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具有先进的设备和管理经验为先导。因此,为了避免新型教学模式中重形式轻内容现象的出现,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需要积极培养复合型人才,将教学内容和职业资格标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确保在使用现代化教学方式的同时,也能提高教学质量。
3.强调人机互动,锻炼听说能力。“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对英语专业人才的英语运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英语语言素材,但是,学生普遍在语言方面僵化且听说能力较低,借助“互联网+发展”的趋势采用人机互动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语言僵化的状况,加强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人机互动学习的方式以互联网素养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将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转变为自主吸收,为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4.着眼目标定位,创新模式。高校英语教师需要采取积极的心态来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环境,不断地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并与现阶段的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制定两种课堂教学方式:第一,以学生的兴趣和目标为基础的教学方式。高校英语教师需要以互联网为基础,新型手段为载体,寻找英语专业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借助多媒体环境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平台。高校需要积极地开展以学生兴趣和目标为基础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地使用互联网平台来进行信息的搜集和分析,自主地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对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讲,全新的环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经验,配合教师的工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第二,以实践创新为目标的教学方式。在“互联网+”环境下,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高校的英语专业学生来讲,他们不仅需要有效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还需要有人为他们指明学习和发展的方向,以利于他们对自己做出明确的定位。“互联网+”时代下,社会对实践创新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多,因此,高校需要以社会发展为基础对高校制订的英语人才计划进行客观的分析和修订,以大学生的从业特点为基础,培养实践创新型英语人才。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英语专业教师需要积极地转变思想理念,充分运用新兴的平台来处理信息,重点培养社会实用性和实践创新型人才。此外,还要加强对传统课堂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出一专多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英语人才,让英语这门语言在各个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因此,以“互联网+”为研究背景,从教学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课堂教学方式等角度来创新高校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互联网+”环境下高校的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1]李桂真.“慕课”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新形态及教师发展策略[J].菏泽学院学报,2016,(6):128-131.
[2]阮曦,刘建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与反思[J].文学教育(上),2017,(1):134-135.
[3]周莹.“互联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生态课堂构建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51-54.
[4]朱楠.“互联网+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的适用性分析[J].英语广场,2015,(8):97-99.
[责任编辑 刘 瑶]
G642
A
1673-291X(2017)10-0139-02
2017-01-06
2015年榆林市科技局产学研项目(2015CXY-11)
张艳萍(1978-),女,陕西榆林人,副教授,硕士,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