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解文化供给与消费的结构性矛盾

2017-12-09王克明

天津经济 2017年1期
关键词:结构性矛盾供给

◎文/王克明

化解文化供给与消费的结构性矛盾

◎文/王克明

文化供给与消费的相互作用中供给过剩和消费的不足并存,但这种供给过剩和消费不足都是结构性的。文化供给与消费产生结构性矛盾的原因主要有四个,一是源于文化产品供求的特殊性,二是因为文化消费模式与生产模式存在脱节,三是个性化文化需求缺乏足够的市场机制给予满足,四是不同社会群体运用信息科技和网络资源获取文化产品的能力不同。解决文化供给与消费的结构性矛盾,既需要供给侧发力,也需要消费侧给力,需要从消费的角度来思考和谋划文化供给问题,也需要从供给的角度解决和应对文化消费与需求问题,更需要我们对解决矛盾的理念和思路作出选择。

文化产业;结构性矛盾;文化产品供求

一、文化供给与消费结构性矛盾的主要表现

发展文化生产与扩大文化消费,是我国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客观选择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但在当前我国文化生产与消费正在形成明显集聚效应的同时,我们的文化供给与消费却日益呈现出一种结构性矛盾。所谓文化供给与消费的结构性矛盾,即在文化供给与消费的相互作用中供给过剩和消费不足并存,但这种供给过剩是结构性的,它不是优秀文化产品供给过剩,而是部分文化产品供给过剩;消费不足也是结构性的,它不是整个社会群体文化消费不足,而是部分区域和有的群体的文化消费不足。其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是我国的文化消费存在巨大缺口,另一方面是部分文化产品却明显供应过剩;一方面是文化消费的分众化、小众化特征愈加明显,另一方面是多数文化产品还难以摆脱规模化、标准化的批量生产方式,有些批量化文化产品供应过剩,而有些小众文化产品却没有市场;一方面是有的区域、人群文化产品供给充足甚至过剩,而消费相对饱和,另一方面是有的区域和人群文化产品供给贫乏,文化消费远远不足。文化部2015年发布的《中国文化消费指数》指出,我国文化消费的潜在规模为4.7万亿元,而实际消费仅为1万亿元,还存在超过3万亿元的消费缺口,大量消费市场潜力尚未释放。而同时,相关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电视剧产量平均每年产400部1.5万集左右,居世界第一,但除少数精品外,大多为重复的、扎堆创作的题材;每年图书出版约30万种,但有影响力的非常有限;近两年电影产业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但影片质量良莠不齐广受诟病。

二、文化供给与消费产生结构性矛盾的原因分析

文化供给与消费产生结构性矛盾,既有供给的结构性问题,也有消费的结构性问题,同时还有消费与供给对接中的结构性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

(一)文化产品供求的特殊性

文化产品的主体是文化内容,多数文化产品是文化内容的载体或表现形式,在现代信息社会条件下,文化产品的需求边际被急剧放大,除图书、报刊、影像光盘等传统文化产品由于物质成本的固化而容易出现过剩外,诸如影视剧、游戏、动漫等新兴文化产品由于存储和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此类文化产品供应过剩的物质形式局限性被大大降低,但就单一品种的文化产品供应与可消费文化产品数量而言,文化产品供应过剩与消费不足仍难以避免。

(二)文化消费模式与生产模式脱节

我国当前的文化领域依然是文化生产模式主导消费模式,而消费模式中的文化产品需求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数量需求,而是对高质量文化产品有需求,但现实情况是文化生产结构跟不上,这就压抑了部分文化消费,使部分文化需求转化为储蓄或其他需求。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文化供给功能还需要拓展,个性化文化需求缺乏足够的市场机制给予满足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我国的文化供给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现阶段我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文化供给主要是基本性和保障性的,在文化产品供给的数量和种类方面还需要不断拓展。同时,我国文化市场体系欠发达,文化消费网络和供给渠道还不够丰富和畅通,这使得部分文化产品传播成本高昂,消费成本居高不下,客观上削弱了文化消费需求,降低了文化供给效率。

(四)不同社会群体运用信息科技和网络资源获取文化产品的能力不同

青少年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对信息科技的运用能力强,其文化内容的获取能力必然强;而老年人群体和部分社会弱势群体对信息科技的学习和接受能力弱,相当一部分文化产品在向这些群体传播的过程中存在媒介障碍,这就使部分文化产品,比如网络热播影视剧和娱乐性文化产品,多选择以青少年为主要受众,而以老年人等群体为主要受众的文化产品在数量和种类上则少得多,这样因年龄、教育水平等因素造成不同群体的文化供给和消费的结构性差异就不难理解了。

三、化解文化供给与消费结构性矛盾的理念与思路

解决文化供给与消费的结构性矛盾,既需要供给侧发力,也需要消费侧给力,需要从消费的角度来思考和谋划文化供给问题,也需要从供给的角度解决和应对文化消费与需求问题,更需要我们对解决矛盾的理念和思路作出选择。

文化的供给与消费不是单纯的文化产品的生产、供应和分配,它是整个文化资源的再整合和文化生产要素的系统性配置,文化供给与消费的矛盾归根到底要靠市场的力量来解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为此,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着力清除文化市场壁垒,提高文化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这是我们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的文化供给与消费面临的结构性矛盾的重要前提和需要秉持的基本理念。具体来说,我们需要不断强化结构性思维和增长模式转换思维,从以下几个层面通盘考虑系统推动:

(一)宏观层面

要将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与规划和引导文化生产结合起来,从消费侧方面运用消费补贴、政府采购、拓宽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范围等文化惠民政策,拉动和激励文化消费的同时,加强文化生产总量和产品种类的宏观调控和规划引导,从供给侧方面促进文化产品结构的科学合理,最大限度实现文化供给与消费需求的基本平衡。

(二)中观层面

要通过鼓励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产业、调控行业文化生产与服务供给,有效满足区域性、群体性文化需求,从解决文化产品地域性不足和群体性供给不足的角度,针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老年人、妇女、低文化水平群体加强文化产品供应,为文化消费弱势群体提供内容、价格适宜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促进文化消费与产品供给的区域和群体平衡。

(三)微观层面

要加强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对接意识,加强文化市场需求和消费的趋势预测研究,加强文化产品的设计研发和市场调研,加强对原创文化精品的激励和保护,运用结构性减税和动态性财税支持等手段,引导文化企业开发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要鼓励发展文化类小微企业,确保文化产品供应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从供给边际上满足尽可能多的文化需求,促进文化供给与消费的有效对接。

同时,要顺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趋势和文化传播特点,针对不同人群和地域加快文化传播科技的研发与应用,提高数字化文化产品的比例和产品总量,加强文化消费场所和供给渠道建设,畅通文化产品获取路径,尤其要注重运用互联网以尽可能低的传播成本向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文化产品,确保文化产品能够有效送达消费者手中,推动居民文化消费结构升级。

[1] 张晓明.中国文化产业十家论集·张晓明集[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5.

[2] 喻国明等.传媒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 余丽丽,吴飞.大众传媒经济学:理论与实务[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4] 王克明.文化经济前沿问题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

[5] 戴维·思罗思比著,易昕译.文化政策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6] 高尚全.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点思考[N].经济参考报,2016-6-6.

[7] 鲁元珍.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将带来什么?[N].光明日报,2016-1-21.

责任编辑:孟力

F126.1

A

1006-1255-(2017)01-0016-03

王克明(1978—),中共天津市委党校,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邮编:300191

猜你喜欢

结构性矛盾供给
我国宏观杠杆率的结构性特征
资产结构性盈利能力分析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爱的矛盾 外一首
结构性理财和结构性存款有哪些联系及区别?
实现乡村善治要处理好两对矛盾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字经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