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人才技术能力培养三层次
2017-12-09纪明彦
纪明彦
(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
《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已过去大半时间,会计行业人才培养取得巨大的成就,为今后会计人才培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人才培养进步的同时,经济快速的发展,政府对会计行业监督的加强,以及单位领导对财务会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社会会计人才需求缺口显得更大更专业。作为会计人才输出的源头,会计人才培养的基地,各大院校对会计学生的能力培养定位、教学目标设置以及能力培养方向的正确性显得尤为重要。继学历教育后的会计人才培养,社会应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引导会计从业人员结合自身成长和社会需要有选择性的学习,才能高质量高速度的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一、会计人才技术能力培养现状
(一)中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
置不统一,各自为政,人才培养偏离社会实际需求
目前,各类中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部门,对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一般会参考其他院校的经验,但因各院校会计老师受自身能力限制,无法全面了解社会对会计人才能力方面的需求,同时也因接触层面的限制,对于会计人才成长的衔接教育掌握不准确,大多对会计专业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联系与差异缺乏研究,比较研究与衔接研究较少,因而也就存在着培养目标定位不准、模糊不清,课程设置混乱,教材不统一,人才培养目标过高或过低的现象。
(二)会计从业人员学习内容过于理论化,形式单一,缺乏针对不同层次会计人才培养的方案
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学习主要还是停留在应试阶段,比如是为了考证或者是为了会计继续教育学分。会计从业资格证取消后,缺少从业登记监督情况下,很多会计从业人员可能会放弃会计继续教育,会计从业人员的会计学习只能剩下考证一种方式。而考证的学习资料,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比较理论化的,与实际业务操作还是存在很大差距,也因此产生大量高证低能的人员。
当前官方对于会计学习的组织活动除了考证、指定的会计人员会议和继续教育,针对全社会的会计人员培训活动,特别是基层会计人员的培训活动少之又少,而民间的会计学习活动更是凤毛麟角。同时,会计人才能力培养方案中缺少会计人才层次的划分,没有对会计人才进行能力分层,缺少针对不同层次会计人才学习培养的方案。
(三)会计人员缺乏终身学习理念,职业规划不科学
从各种资料的查阅和企业调查中,不难发现有很多的会计从业人员喜欢坚守传统,即学习前任会计人员的作法,缺乏工作的创新性。不求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做出突破性、发展性的改变。缺乏根据单位业务所需要的能力进行提升学习的精神,更多的还是抱着考证以提高待遇的心思。而在更加重视应用能力的今天,会计从业人员应根据自身成长的需要,结合自身所处的专业能力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所以,只单纯参加考证的职业规划并不科学,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二、会计人才技术能力培养定位及目标
(一)初级会计人才技术能力培养定位及目标
1.掌握会计基础工作业务处理,能够胜任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具有助理会计师能力。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础,是会计后续工作质量的保证,是单位进行科学管理与正确战略决策的关键。因此基层会计人员的会计基础工作能力显得特别重要。会计基础工作能力主要包括根据单位实际情况科学设置账户,正确使用会计科目,按照单位规定审核原始凭证,准确编制会计凭证,按照法律法规规定记账、结账,准确编制财务报表,简单的税务申报工作等日常业务处理。
2.具备基本的参与管理能力。会计基础工作人员是单位业务处理最紧密的跟踪者,是单位会计部门对业务来龙去脉最为熟悉的人员,是最容易发现单位业务处理中存在问题的人员。如果进行会计业务处理的人员缺乏管理能力,将无法发现经济业务存在的问题,所以培养会计人才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将会大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并能加强单位经济业务监督。而基础会计人员的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依照法律法规和单位制定的相关规定进行监督管理方面。
3.在会计基础工作中持有高度的会计法律意识。会计工作受到《会计法》、会计准则等会计法律法规的约束。会计人员如果法律意识不强,将可能会给单位和自身带来法律风险,给单位资产带来危险,同时也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在会计业务处理中“客观公正”、“坚持准则”、“不做假账”是任何一名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
4.具备中高职会计专业衔接继续深造学习发展能力。
(二)中级会计人才技术能力培养定位及目标
1.掌握日常会计业务处理能力,能够胜任单位会计部门主管工作,具有会计师能力。
一是根据单位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会计核算方法的能力。比如,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存货期末计价核算方法、资产减值损失核算方法等。
二是相对复杂的会计基础工作处理能力。比如合并报表、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核算。
三是比较复杂的税务申报工作。比如视同销售税务处理、兼营业务的税务处理、税收优惠处理、土地增值税税务处理等,税收抵扣业务处理等。
2.掌握财务管理能力。会计工作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进行财务管理,会计中层领导应能够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并与同行业的会计信息进行对比,发现单位存在的问题挖掘发展空间,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比如各项财务指标的控制问题,业务流程监督问题,单位日常业务决策管理等。
3.熟练掌握与会计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具备强烈的法律意识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比如企业组织管理、市场管理、宏观调控、社会保障等法律体系。
4.具备一定程度的内部控制、投融资决策、企业并购、价值管理、战略规划、公司治理、会计信息化等高端管理能力。
5.初步具备会计研究能力。
(三)高级会计人才技术能力培养定位及目标
高级会计人才的培养应注重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可以说,高级会计人才是会计专业技术发展的领头人,是不断改变会计落后技术的科学家。
1.掌握国内会计政策,熟悉国外会计发达国家的会计政策。熟悉国外会计发达国家的会计政策,掌握我国的会计政策,方能发现我国会计技术的弱点,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我国会计发展方向。
2.掌握会计问题调查研究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型人才必须掌握调查的原则、方法,能根据调查有效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并能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解决科学、合理、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
3.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参与战略经营和管理决策、把握行业发展趋势、解决复杂经济问题。
4.具备财务战略、资本运营、公司治理、业绩管理、风险管理、购并重组的业务能力。
三、会计人才技术能力培养建议
(一)划分会计人才技术能力层次
会计人才能力层次划分可以结合当前职称等级划分为初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而政府部门应对不同层次能力做出标准或范围,以供会计人员参考、评定自身所处层面,有针对性的规划学习。
(二)设置各类院校会计人才培养定位及能力目标上限和下限
各类院校因自身资源的不同,生源的差异,统一培养目标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但同一学历的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统一的基本能力,各院校可结合实际情况有所调整,但不应过高或过低脱离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或要求。所以,制定统一的会计人才培养标准,严格控制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极其重要。
(三)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高质量完成课程教学
1.尽管现在提出“任务驱动教学法”、“情境模拟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理念,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却难以落到实处,更多的教师在教学中还是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听、记的层面。在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方法还是以划重点、考点为主,严重脱离教材本身所传授的业务处理原理,存在严重的割断业务连续性。导致学生只会按照固定的模式解决教材中的问题,无法真正理解教材案例本身所反映的实际业务问题。
2.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科技的发展,计算机与会计知识的结合,产生了大量的会计专业模拟培训软件,给会计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但限于教学时间的有限性,授课教师经验的局限性,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往往还是停留在片断的业务处理上,未能真正达到实训课程的目标。学生一旦到毕业后在实际财会工作中进行业务处理,则忽略单位的实际情况,教条化地进行业务处理,很可能偏离单位核算情况,更有甚者面对真实业务不知如何处理。
(四)整合并共享各地会计继续教育平台
1.我国各地区因经济水平不齐,科技、文化等存在差异,各地区的会计继续教育平台(网络平台)的质量存在很大的差距,甚至还有很多地区还没有会计继续教育网络平台,如果能够共享平台,将打开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新局面。
2.会计继续教育资源结合会计人才层次有针对性的进行划分,引导会计人员进行有针对性选择符合自身条件,有利自身发展的内容进行继续教育。
四、总结
会计人才培养应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紧密围绕《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在会计人才培养中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基本原则,在培养过程中注重“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结构优化”、“统筹推进各类别、各层级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等策略。
[1] 黄弢.中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比较研究.《职业教育研究》[J].2013(03).
[2] 周宏,张巍,宗文龙,杨霁.企业会计人员能力框架与会计人才评价研究[J].会计研究.2007.48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