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校音乐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017-12-08苏振德
苏振德
摘要:高校音乐类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音乐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对于音乐类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是其今后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对音乐类专业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音乐类专业;实践能力
一、高校音乐教学的制约因素
高校音乐类专业学生近年来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有很多音乐类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无奈之下,很多学生只能放弃音乐,转而寻找其他的就业方向。当前高校音乐教学有以下问题:第一,高校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重视,仅将教学重点放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上;第二,高校音乐专业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教师团队人才匮乏,很难在实践能力培养上取得良好的效果;第三,学生的创业意识薄弱,很难对自身的就业发展作出长久的规划。现如今严峻的就业形势对每一名音乐类专业学生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音乐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目标都是非常远大的,如果自身能力存在不足,很有可能会被社会淘汰。这些都是制约音乐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因素。
二、音乐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打造专业的师资团队
目前,高校中具备较强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教师比较稀缺,无法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就影响了学生今后的发展。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打造一支专业的音乐教师团队,不断提升学校的创新创业实践水平。高校可以采用培养和引进的双重模式构建师资团队,使学校的音乐类师资队伍得到良好的补充。这种方式打破了学校单一的選拔教师的模式,做到了内外结合,使音乐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具实效性,从而帮助学生拓展发展之路。
2.构建完善的教学模式
很多高校的音乐类专业教学一直比较注重对专业知识和理论的讲解。虽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也会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但是这种改变还不足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高校应该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到市场的就业形势,在课堂上多讲解有关创新创业的内容,让学生在思想上对其有一定的认识。高校要开展专门针对音乐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为学生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以及他们怎样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高校可以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活动,如创业大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高校也要了解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要借助校外就业活动,让学生体验就业的艰难与挫折。对于音乐类专业学生来说,丰富的实习经历也能使其履历更加出彩。
3.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践调查分析可以看出,音乐类专业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带来直接影响。高校这种教程式的大环境阻碍了音乐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课程的优化,通过组织音乐实践活动,将音乐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充分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进行活动内容及节目的策划,并进行讨论,在活动中有效提升、锻炼组织和沟通能力。学生也可以主动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加强自身的社会竞争能力。
三、结语
高校对音乐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发展,也会影响到音乐专业的发展方向。总的来说,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需要不断完善,通过构建完善的教学模式,打造专业的师资力量以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音乐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高校音乐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我国音乐的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
参考文献:
[1]邵冬梅.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校音乐学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6(18):24-25.
[2]王艺萌.高校音乐学特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J].当代音乐,2016(12):21-22.
[3]谢京汝.本科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调查研究——以长沙市三所高校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