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的任务教学模式分析
2017-12-08傅菊春余智超
傅菊春+余智超
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专业性的基础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该课程在考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的效果关系到学生的后续学习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本文主要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现状,以对等网的组建为例,就任务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任务教学模式;科学评价
计算机专业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人才以及信息技术研究人才必须掌握的重要技术,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计算机专业中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该课程有很好的理论性及实践性,传统讲课中使用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采用任务教学模式。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现状
传统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教师主要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开始使用任务教学法,转变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获得较高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效果。任務教学法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某项任务时,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知识,锻炼培养学生的技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任务教学还有一定的不足,任务设立不够系统,比较孤立。通常而言,教材中都是一个知识点设置一个实践任务,知识点比较零散,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无法有效地将这些知识结合在一起,无法达到综合考核的目标,因此,教师必须积极推进任务教学模式。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任务教学模式的应用
1.科学设计任务
在任务教学模式中,设计任务是极为重要的环节,任务设计的完整性、难易程度等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重要的影响,并关系到学生实验的效果。笔者以对等网的组建为例进行课程设计。对等网的组建是学习局域网技术之后需要做的一个实验,要科学地设计任务。实验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局域网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并且明确了网络设备以及组件配置安装的相关情况,对组网等有较高的兴趣,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实验中。教师可以布置实验任务,将20台计算机组成工作组,使硬盘、打印机、应用程序等能够相互共享。科学地设计实验任务是实验能够成功的前提。
2.划分任务学习小组
由于网络设备的价格比较昂贵,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无法实现一人一套。任务不同,完成任务需要的人数也不同,有时一个人是无法顺利完成任务的,因此,需要学生相互交流、沟通。在不同的学习任务中,教师如果将所有的学习任务都交给学生自己处理,难度是极大的,因此,必须结合学生以及任务的实际情况科学地进行小组划分。由于实验室有20台计算机,教师可以将学生以6~10人为一组进行划分,每2~3人共用一台设备。每一个小组都要有一名干部和几名成绩优秀的学生,以更好地带动其他学生学习。
3.任务反馈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使用任务教学模式,不仅给予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而且使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教师必须做好任务反馈工作。教师可以使用微博、微信等与学生保持联系,并保证任务顺利布置。首先,教师应提前一周将任务交给学生,指定小组长负责;其次,学生共同探讨,对自己的IP地址进行设计,对计算机名、工作组、打印机共享名等进行统一;最后,学生将对等网组建、打印机共享、硬盘资料、网络连通等任务步骤进行详细记录,形成统一的方案。实验时每一个小组要选择一名代表,将其小组的组建方案进行讲述,将方案的优势以及不足指出来,便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
4.科学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任务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能够很好地约束学生,指导学生学习。在制订考核方案时,教师要转变以往只重成绩的思想,科学地对学生的任务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进步。在对等网的组建实验中,当小组学生讲述自己的方案后,教师要对方案进行评价,比如评价方案的优缺点,并给出建议,对准备充分的小组给予表扬和肯定,对准备不够充分的小组进行批评指正。教师在点评方案的过程中,要从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实用性等入手,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对对等网的组建实验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结语
总而言之,要使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实现良好的效果,教师就要对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科学的设计,使用任务教学模式,保证任务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划分小组并让学生完成任务。同时,教师要科学地评价任务的完成情况,发挥指导作用,提高学生任务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小平.任务与兴趣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
[2]陈帮鹏.“任务驱动教法”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和研究[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