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策略

2017-12-08张京红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策略互联网+

张京红

摘要:“互联网+”的出现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提供了契机,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分析了当前创新创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

关键词:“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策略

一、“互联网+”与教育融合的意义

“互联网+”教育能够改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即便是相对落后的地区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节省教育成本。“互联网+”教育方式比较新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互联网+”教育的出现,丰富了现有的教育模式,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交流共享,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模式比较单一

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许多高校过于注重创新创业知识的理论教育,忽视了实践教学的作用。不论是在内容方面,还是在形式方面,创新创业教育都比较枯燥。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比较少,始终紧跟教师的讲授,没有参与相应的实践,导致其学习兴趣不高。

2.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落后

“互联网+”作为一项新鲜事物,师生对其接受的速度比较缓慢。学校对其重视程度不足,也没有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对一些新理念、新变化了解不够,造成课堂教学落后于创新创业的发展。

3.缺乏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

高校在人才招聘时只注重教师的学历,忽视了对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考查,而且培训工作实效性不足,导致教师无法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这给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带来了困难。

4.创新创业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存在不足

很少有高校能够在网络平台上设置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知识模块,这样就浪费了互联网平台所提供的一些便利资源。对于校外的创新创业资源,学校的整合和利用力度不够,这就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

三、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

1.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观念

高校在将“互联网+”引入创新创业教育中时,要转变学生的传统观念。高校可以设置相关的创新创业心理指导课程,转变学生的固有观念,使其在创新创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高校要加强学生的心理指导,培养创新性创新创业教育思想,让学生在创新创业大潮中把握正确的方向。

2.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洞悉他们对创新创业的认识,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展开相应的指导,定期进行疑难问题解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教师一定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3.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

要想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引導学生参与其中。高校可以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了解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定期调整教学方向,纠正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要加强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不能空谈创新创业教育。在选聘教师时要严格把关,坚持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并重,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4.构建创新创业平台

高校应该为学生构建创新创业平台,使其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例如,高校可以投入资金,开展创新创业大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校外企业开展合作,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机会;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定期监督并反馈问题。

参考文献:

[1]刘莎.“互联网+”背景下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6(24):58-60.

[2]史娟娟,刘立琴.“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11):16-17.

[3]赵焕英,李文彪.浅析“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策略[J].才智,2016(32).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策略互联网+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