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7-12-08支文妍
支文妍
【关键词】 数学教学;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21—0076—01
数学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在高考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学生对它不敢轻视,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许多小学、初中数学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一败再败后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并一蹶不振。这种现象在现行高中数学教学中较为普遍,在进入新课程改革后尤其严重。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些自己的看法。
一、问题
1. 初、高中教材间梯度过大。初中教材偏重于实数集内的运算,缺少对概念的严格定义或对概念的定义不全,如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的定义;初中教材对不少数学定理没有严格论证,或用公理形式给出而回避了证明。如,不等式的许多性质就是这样处理的;初中教材坡度较缓、直观性强,每一个概念都配备了足够的例题和习题。而高中教材一开始就是集合、映射等近现代数学知识,紧接着就是函数,而且很多是抽象函数,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尤其注重逻辑思维和分析理解,学生学起来相当困难。高中教材概念多、符号多、定义严格、论证要求高,加之内容也多,特别是新教材,跟旧教材相比增大了容量,同时又压缩了课时,每节课容量远远大于初中。这些都是高一学生数学成绩下降的客观原因。
2. 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高一新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他们上课注意听讲,尽力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但课堂上满足于听,没有做笔记的习惯,缺乏积极思维的习惯;遇到难题不主动进行思考,而是希望教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不会科学地安排时间,缺乏自学的能力。还有些学生考上了高中后,认为可以松口气了,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另外,学生对高中数学的难度、深度估计不足,导致遇到一些困难不知所措,甚至不敢面對困难。
3.教学方式单一,不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高中数学较初中数学而言,难度增加,容量增大,而由于课时有限,很多教师为了稳妥地完成教学任务,一般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式。由于教学方式单一,教师将关注点主要放在教学任务的完成上,很少甚至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生对高中数学不感兴趣,很难会对数学知识主动进行探究,学习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
二、对策
1.重视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高中数学教师要多研究初中数学,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要把握好难易度,做好由具体到抽象的过渡转换,注意循序渐进,切不可在学生刚进入高中就来个“下马威”,让学生丧失学好数学的信心。新教材已注意到这个问题,降低了难度,拓宽了知识面。因此,教师不能再按照以往的方法组织教学。笔者在教学中根据新课程的特点,结合了多媒体教学,指导学生从初中知识开始来研究函数,注重分析,逐步过渡,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新课程改革之后,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合理指导。在指导过程中,教师不能将所有解题方法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解题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讲解“三角函数”一课内容时,新课程改革后的教材删掉了一些三角函数的关系公式,只保留了基础的关系式,如三角函数的倍角公式、三倍角公式、半角公式等。这些公式虽然没有在教材中提及,但仍然会在习题中有所考查。为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自行推导这些公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这些公式,还能让学生在自主推导的过程中提升推理能力,最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3.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和催化剂。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各种措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创设情境、开展趣味活动、组织竞赛等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例如,在讲解“指数函数”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生物学科的知识,演示细胞分裂的情境。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建立细胞个数与分裂次数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出指数函数的概念。实践证明,这样教学,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明确数学在整个高中课程的重要性,使得学生在掌握指数函数知识点的同时,理解了细胞个数的计算方法。
编辑:谢颖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