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双基训练,提高教学质量

2017-12-08魏正亚��

考试周刊 2017年15期
关键词:双基训练教学质量

魏正亚��

摘要:“双基”训练是我国传统数学教学的精华,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有力保障,促进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策略,同时也是形成和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基石。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必须整合“双基”训练与新课程实施理念,让小学数学“双基”训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景象。

关键词:“双基”训练;数学;教学质量

新课程理念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简称“双基”)训练,是传统数学教学的宝贵经验的传承,是落实数学课标的有力保障,是促进数学课改和提高学校“四清”教育质量的基本策略。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我们必须整合“双基”训练与新课程实施理念,真正把握“双基”训练,提高教学质量。

一、 学用结合,培养能力

现实生活是数学的丰富源泉,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生活中生动有趣的教材,都可成为学生研究的教学问题。“双基”训练离不开生活实践,在学用数学中,提高学习数学兴趣,让学生学习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中形成一定技能,从而达到通过数学活动的实践促进“双基”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例如在教学“元、角、分”时,可以让学生轮流当售货员和顾客,在游戏中学习。在活动开始时,我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了许多玩具、文具、食品,并把这些东西分类,在上面标出这些食品的价格,让学生每人准备足够的人民币进行购物,要求:(1)在进行购物时,要计算出自己买的东西一共用了多少钱?(2)全班比赛,交流,看谁用最少的钱买的东西最多。活动结束后,让每个学生说说自己都买了哪些商品,在进行购物时都学会了什么。通过活动,学生不但学会了正确付款,会进行换算,也明白了在进行购物时要讲礼貌。就这样,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关系密切,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生通过表演,学会了知识,锻炼了心理素质,也活跃了课堂。

二、 自主创新,讲求实效

新课程理念下的“双基”训练,在策略上重实践更重创新。一是要拓展“双基”训练的方式,倡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研究的學习方式获得“双基”,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二是要将“双基”训练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品质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时候,我尽量为学生创设实际操作的条件,使学生从感官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探索知识。先让学生通过自己折圆,来理解“对折”这个抽象概念。再把正方形对折,并把学生对折后的结果展示给他们看,让他们自己发现有一种图形没有学过,从而引出“三角形”。接着让学生在钉板上围三角形、在格子纸上画三角形时,我就要求学生围完后、画完后给同组的小朋友看一看,让小朋友自己来评一评,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其次,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之后,我又设计了一个动手拼图的环节,让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图形。这个过程我采用两人合作的方法,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学生间的合作精神。有的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有的拼成一个长方形,也有的拼成平行四边形。我都把他们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起说出名称。等指到平行四边形时,学生说不出来,但又很想知道,这时我就很自然的引出“平行四边形”。在学生的整个操作活动中,我都没有给以明确的指向。而是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动脑筋想一想,在探究中获得空间观念的发展。

三、 精心设计,促进生成

“双基”训练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加强训练的计划性、科学性,为动态生成预留弹性余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虽然说课堂教学有许多情形是无法预料的,但有时还是有章可循的。教师应洞察学生思维的起伏、情感的波澜,随时地调整教学环节。教学中蕴含着无限精彩的非预设生成性因素,如学生崭新的创意、与众不同的思路、精彩绝伦的发言甚至令人发笑的错误,教师都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将它们把握好,并及时地予以点拨,使之成为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变成触手可及的美丽呈现在师生面前。“双基”训练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动态生成,应该以课程预先设计和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为最高境界。

例如“3的倍数的特征”属于数论的范畴,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有一定的难度。而2、5的倍数的特征是学生学习这一课的基础。所以,我用复习2、5的倍数特征,迁移到3的倍数特征上来,巧妙设疑,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具备了探究新知的动力,调动了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为学习新的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新知探究这一块的教学我精心准备了两个教学设计。一是师生互动。首先是教师手写几个数,让学生用计算器演算,判断这些数是否是3的倍数;接着是师生竞赛。让学生说数,教师判断,学生验证。此时,学生对教师的判断佩服得五体投地,探究的欲望更高了。二是让学生用2,3,4,5四个数写出3的倍数。

在新知探究的过程中我力图让学生在“实验——讨论——验证”中产生认知的冲突。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然后再在“想象——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研究问题,用不同方法去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大量的表象积累,思维产生了飞跃,自然就概括出结论。整个课堂孩子们在充分地体验着、感悟着、发展着。

综上所述,“双基”训练是我国传统数学教学的精华,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有力保障,促进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策略,同时也是形成和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基石。我们要根据时代发展、课标的精神、数学课程的特点,科学地审视和反思“双基”训练在新课程理念下的理论与实践,精选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关注学生差异,关注动态生成,不断地优化“双基”训练的实施策略,不断地提高“双基”训练的质量,让“双基”训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景象,让数学课堂呈现出浪花闪耀、高潮迭起的精彩。

参考文献:

[1]翟建华.双基训练之误区及其矫正[J].江苏教育,1994,(02).

[2]谢天尧.小学数学备课浅见[J].安徽教育,1981,(08).

猜你喜欢

双基训练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略谈地方本科院校对钢琴基础课“双基”教学改革的分析与探讨
学好高中化学之四建议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基于条带模式GEOSAR-TOPS模式UAVSAR的双基成像算法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