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陪读而住院”提醒我们防止“假关注”
2017-12-08范德洲
范德洲
因为陪孩子写作业而急到心梗住院做两个支架,这显然是个例,并不具有普遍性。正如一些老师所调侃的那样,如果家长陪孩子写作业而急到心梗,那么,数十年如一日陪着数十名学生学习的老师又该如何?但是,我们也没有必要由此而指责家长们矫情或者是故弄玄虚,因为,如果那些急于求成的家长正好遇上反映迟缓的孩子,急到心梗而住院也并不完全是天方夜谭。既不必刻意渲染,又不应视若无睹。那么,“因陪读而住院”的热点,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关注呢?或许,这份特殊病历真正意义在于提醒我们防止为人父母者对孩子学习的“假关注”。
“假关注”不是不关注,恰恰相反,家长们是非常关注,然而,他们关注的只是孩子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表象,而没有真正分析孩子为什么無法完成这些作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每个人的能力各不相同,就作业而言,理解、计算甚至是书写等等,不同的孩子总是存在着不同的表现。当这样的表现与父母的期望所有不同,特别是差距很大时,一些家长就表现出急不可耐,大喊大叫,更有甚者直接对孩子动手。而在这一过程中,又有多少家长认真分析过孩子之前的学习状态呢?又有多少家长能够真正知晓孩子的作业能力与这些题目之间的差距以及这些差距是如何形成的呢?实事求是地说,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顺利甚至轻松地完成作业,尤其是当作业确实存在着一定难度的时候。这时候,身为父母,如果只看到孩子没有完成作业这一结果,而不去思考其背后的原因,更不去与孩子一道寻找对策,那么,这不是“假关注”又是什么呢?
如此看待急到心梗住院的家长,可能会让许多家长恼羞成怒。但是,身为父母,我们确实应该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学会透过现象寻求本质,学会与孩子平起平坐地讨论问题,学会坦然面对孩子的一切。当然,面对孩子的一切,也并非“全盘接受”孩子的一切,而是应该尝试着帮助孩子解决目前所遇到的困难。父母们常常将“恨铁不成钢”挂在嘴边,然而,我们应该清楚的是:钢,不是恨出来的;而有些铁,如果我们能够帮助它发挥最大值,又何以非得炼成钢呢?而即便只是从关注的角度看,家长与教师也都不必急火攻心。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热切的眼神,一次温馨的抚摸,在化解自己心头急躁的同时,也能够让孩子轻装上阵,疾速前行。
编辑:马德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