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类科技博物馆发展现状与方向探讨
——基于“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调研的思考
2017-12-08邹文卫
张 英 邹文卫
防震减灾类科技博物馆发展现状与方向探讨
——基于“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调研的思考
张 英 邹文卫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是防震减灾社会宣教的重要阵地,在传播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营造防灾安全文化、提高全民防灾素养等方面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通过对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的调研、总结和分析,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明确科普教育基地未来的发展方向。
防震减灾 科普教育 基地 现状 问题 对策
引言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是防震减灾社会宣教的重要阵地(以下简称科普教育基地或基地),其是普及现代防灾理念、传播地震和地震灾害科学知识、提升大众应急避险能力的基础性平台。这类基地为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增强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科学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收到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为了更好促进基地的发展,使其能更加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2013年6月,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发出了《关于开展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运维现状调查工作的通知》(中震防函[2013]28号),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单位,将各地的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运维情况以调查表和总结形式按照要求上报,以分析总结。通过对这些报表和总结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明确基地未来发展方向。
1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现状
1.1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数量、类型与分布情况
自2005年中国地震局在全国推进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以来,已经认定了96个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其中92处有上报材料。96个国家级地震科普教育基地授牌年份为:2005年,20处;2006年,15处;2007年,5处;2008年,5处;2009年,6处;2010年,7处;2011年,20处;2012年,18处。具体见图。
不难看出,2007年到2010年之间,新增的科普教育基地较少,这与此阶段尤其是汶川地震后,国民防震减灾意识大幅提升、对地震灾害问题关注度大增不相符合。这不得不令我们思考是何种因素导致了此种现象的发生?可能此阶段,社会主要关心灾后重建等立竿见影的工作,对灾害科普教育场馆建设关注较少。
基地主要类型以地震台站、地震局办公场所(科普展厅)、综合类科教馆(专门的抗震纪念场馆、以及综合类博物馆、科技馆中的展厅)、中小学校为主。不难看出,地震部门所属场地和综合类科教馆是防震科普教育的主要力量。
?
但值得注意的是,除地震系统外,中小学校对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具有一定的积极性,广大中小学校从学校特色建设、学生安全角度考虑,开发了相应的校本课程,建设了一批防震减灾示范学校,从中也有一批被授予科普教育基地称号。从学校教育视角,教育分为校内教育、校外教育,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校外教育机构,诸如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少年科学院以及青少年素质拓展训练中心的数量大幅增长,其对科普教育也贡献了一份力量。同时,从正规教育维度来看,动物园、国家地质公园等传统意义的旅游休闲地也可担负起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工作的重任。这需要我们拓宽思路,开阔眼界,在更大范围进行基地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依托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办公场所、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实验室建设的基地较为少见,这可以作为今后基地建设的努力方向。企业与地震系统合作模式也值得推广。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的数量与省市经济发展程度、政策支持、领导重视程度、地震潜在影响等因素有关。今后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认定是否应向空白地区倾斜?工作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哪些地区呢?建议尽早开展全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规划研究。
1.2 接待参观和组织活动
统计资料中的基地年总开发天数为24,507,平均开放天数为275天,最长为365天,即全年开放,最短开放天数为10天。统计资料中的基地年总接待人数为16,478,727,不到全国人口的1%,可见防震减灾教育任重而道远。统计资料中的基地年均接待人次为5,179,484,不到全国人口的千分之二。接待数量5000人以下为32处,5001~10000为15处,10001~20000为 19处,20001~50000为12处,50000以上为13处。统计资料中的基地有16处不接待散客参观,约占17%,多为台站、地震系统、学校类的基地。大部分基地参观需要预约,统计资料中的基地有26处不需要预约参观,约占28%,一般科技馆不需要预约,团队参观需要预约。除20处基地未建立接待台帐外,其余均有接待台帐。除20处基地无定期科普讲座,1处定期到学校等场所开展科普讲座外,其余基地都有定期科普讲座。100%的基地都在防灾减灾日开放、开展活动,7.28纪念日开放的有接近60%,科技活动周开放的有80%,国际减灾日开放有30%,也有在特定地震纪念日开放的基地。结合上报的数据和平均值计算,学生团体约占50%、机关企事业单位团体约占20%、社区居民团体约占10%、市民散客约占20%。依托不同类型单位的基地参观者构成差异明显,学校主要接待学生,地震系统及科技场馆的参观受众构成比较多样化。
1.3 运行和维护保障
年度固定资金投入平均值为292 ,139元,最高为8,000,000元,最低为2000元。投入百万级有5处,十万级为30处,万级为42处,其余基地经费较少,为千余元。可见,有的基地经费来源问题比较突出。如何保障基地的有效运行,是否可统一申请财政拨付,或者以奖励的形式补贴一些优秀的基地?
绝大部分的基地为财政拨款(地震、教育系统、或政府街道),浙江东方地质博物馆、烟台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从化市喜乐登青少年素质拓展训练中心3处基地为企业性质,自筹经费的有内蒙古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宿州市地震科普馆、瑞昌市“11.26”地震博物馆、南昌市东湖区科普安全宣教中心、中国熊耳山防震减灾科普馆、揭阳市素质教育培训中心、云南省普洱市地震局大寨观测站,有的基地有经营性收入,如公园等地。
绝大部分的基地为免费;极少数为收费、仅对团队游客收费;有些场所有阶梯票价。仅嘉兴市科技馆、浙江东方地质博物馆、烟台地震科普教育基地、潍坊市科技馆、武汉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四川省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为收费或部分收费。
运行中的主要代表性问题有:参观人数较多,互动展品因观众使用强度大,损坏率和维修率高,且存在观众操作不当、野蛮操作的现象;缺少体验式、互动式科普设备,设备更新不足;设施投入经费不足、缺少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缺少专业讲解员、讲解人员的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运营维护费用较高;电子设备长期出故障,维修昂贵;无科研经费和项目;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设备的专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无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解说信息更新周期过长,讲解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场馆面积偏小、科技类互动设施缺乏、户外拓展项目少;缺乏多样化的宣传展品和互动体验设备;内容更新与观众互动不足;展示的实物资料和影像资料较少;科普教育基地的示范辐射范围不够大;遗址部分建筑因风化和腐蚀,需要加以修缮,每年固定运行维护资金难以满足修缮需求,还有的基地地质灾害较为严重。 值得说明的是,囿于篇幅限制,人员配备、基础设施、展示内容等统计内容略去。
2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存在问题
全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工作起步不久,受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基地数量较少、发展程度较低;受科普教育基地经费状况的限制,科普展示面积小、设施不齐全,经费长效机制未建立;科普工作形式较为传统、单一,人员专业化水平尚待提高;受众面较小,科普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基地内部差异较大等问题。
2.1 经费保障
调查研究发现,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经费投入不足;二是教育项目所占投入经费的比例不合理,落实情况不到位;三是经费投入的持续性与可靠性难以保证。
2.2 人员队伍
调查研究发现,其存在如下问题。一是解说员培训资源有限,次数不足,专业发展不受重视;二是基地人员构成不合理,解说员比例偏低;三是工作人员专业发展动力不足。
2.3 开展方式
调查研究发现,其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教育方法单一,主要以陈述性讲解为主,应多一些互动环节;适当开展一些“答题获奖”的活动,提高观众参与的积极性。二是展品单一,展品展示应多样化,应加如体验式活动。三是讲座较少,应邀请大学、地震系统的专家学者定期、不定期地开展讲座,以多种形式丰富防震减灾教育内涵。
2.4 教育效果
调查研究发现,其存在如下问题。教育效果未检测,基地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受众防震减灾意识的提高依靠什么?如何检测?是否需要开展连续几年的防震减灾意识调查—受众参观前后,以此来考察素养水平是否有所提升,这也是衡量基地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
基地另一个价值,可以提高公众对防震减灾工作的认识,加强理解,进而支持防震减灾工作。
2.5 政策管理
有些被授牌的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有名无实,如北京海淀东北旺小学,既无展馆也无展品,实际上应该是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校。有的早已消亡,如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猿人遗址科普教育基地都已拆除搬迁。而有些大型的、有相当影响力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却未被授予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如北川地震遗址区和纪念馆、科普馆,汶川映秀镇地震遗址与汶川“512”大地震震中博物馆。还存在缺乏长期规划、场馆建设分布不均衡、绩效欠缺等问题。
从业务管理部门的角度讲,一是缺少规范的业务标准或指导意见,使得基层场馆建设中缺乏内容和技术的规范和参考的依据。二是场馆管理缺少长效机制。如“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工作整体存在着重创建、轻运行,重认定授牌、轻后期管理的问题。有些场馆管理制度不健全,甚至就没有管理制度。场馆无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讲解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解说信息更新周期过长。
3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发展对策与思考
鉴于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管理评价体系研究,其中包括:建立基地的“进入—退出”机制;规范化发展,建立基地申报的标准与规范化程序,如市级两年后可申报省级,之后三年可申报国家级;评价主体多元化,如游客受众、专家或同行,促进基地健康发展。
二、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的标准化建设研究。其中包括:解说员专业化、解说设施标准化、解说信息规范化;建设全国性的科普人员培训基地、研究中心,加强对全国基地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地的支持和指导,同时,通过培训工作提高基地管理者、科普工作者的管理水平、科普服务能力;加强全国基地间的交流,资源共享;加强对全国基地的宣传,吸引更多的公众到基地参观学习;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全国基地队伍,满足更多公众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需求。
三、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的多样化发展研究。建立现代、开放、永续发展的基地发展体系;开展基地建设规划研究;开展与安全学校、社区建设联动。
以上提议,理应成为未来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工作重点研究的方向。
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新模式的探索。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体系新模式=资金多样化+管理多元化+指导标准化+评价机制化+换牌经常化。建议加强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业务指导,尤其在科普内容方面,建议管理部门或以专业协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或中国地震学会)的名义成立考评标准和原则,并制定一份内容指导大纲供各地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和运维工作的参考。如有可能,实现资源共享,以中国地震局社会服务项目为蓝本,集全国各科普教育基地之大成,建设权威性的网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五、开展首都防灾减灾教育馆申请立项前期工作。首都北京作为特大型城市,人口密集,肩负国家功能众多,一旦发生地震灾害,确保社会秩序井然有序在很大程度需要市民的防灾意识达到足够水平。首都防震减灾工作至关重要,但民众防灾意识偏低,且缺乏与首都功能、世界城市相匹配的防震减灾类科技博物馆。由于北京流动人口众多,首都辐射和带动作用巨大,项目建成后可以惠及全国乃至世界,实现中华防灾文化的对外输出。
[1]Joseph P.Stoltman, John Lidstone and Lisa M.DeChano(Eds.).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Natural Disasters: Occurrence, Mitigation,and Consequences[M].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4:417-428.
[2]Koichi Shiwaku and Rajib Shaw(2008). “proactive co-learning a new paradigm in disaster educatio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3]John Lidstone(1996).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teaching about hazards and disasters, Multilingual Matters, 1996.
[4]张英,中学师生防灾素养调查分析及课程教学策略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12.
[5]张英,防灾减灾教育指南[M],地震出版社,2015,9.
[6]张英,灾害教育课程设计[M],地震出版社,2016,10.
[7]邹文卫, 洪银屏等.北京市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科普认知、需求调查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 ,2011(6).
[8]张英.学校灾害教育现状调查研究及其启示[J].灾害学 2015 (1) :164-169.
[9]张英.通过解说进行灾害教育的初步思考[J].城市与减灾 ,20111(S1):69-71 .
[10]张英.时间·空间·人间——浅谈灾害教育类场所解说词及编撰[J].城市与减灾 2014 (04):22-24.
[11]张英,王民,蔚东英. 灾害教育类场所解说现状研究[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1 (04):91-95.
作者单位:北京市地震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