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则医疗外交想到的
2017-12-07王雪芬
王雪芬
李某曾是我国驻某国大使。在他任职期间,該国某领导人“高血压急性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病重,虽经抢救,但仍随时都有突发性病变的可能。该国官方请求中国派医疗专家去协助治疗。李大使立即将情况报回国内,明确建议对该国的要求给予积极回应。主要理由一是关于政治方面的,二是有关感情方面的,第三条写道:“我方已经清楚地意识到该国领导人病情的严重程度,并也预见到死亡的可能性。请我方派专家为该国领导人治病,虽然期望值很高,但对他病情发展的前景似已作了最坏的思想准备。在这种情况下,如我方不能使该国领导人起死回生,或使其病情明显好转,自然皆大欢喜,即使治不好,也是意料中的事。”对此,中央迅速地作出了回应,决定立即派四人医疗小组协助治疗。最后,该国领导人的病情恢复得比医疗专家们预计的还要好,这自然是两国医疗专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由此,我想起了自己经历的一件事情。多年前我们收治了一位82岁的老太太,她患有多种疾病,心肺功能极为不佳。后因病情加重,予以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呼吸虽然得以保证,但出现了严重的人机对抗,勉强维持了三天以后,我们决定气管切开。但患者巨大的心脏、心力衰竭IV级以及高龄、矮胖等都增加了气切的风险和难度,更何况切开后的病情发展也有不可预料的因素。因此,我们有些犹豫,请来耳鼻咽喉科的医生会诊。会诊中,大家都有同样的顾虑,担心万一手术中出现什么并发症,家属不依不饶,“吃不了兜着走”,还不如保险起见,不切为妙。起初,家属也很为难,一方面是要救治母亲的强烈愿望,一方面是惧怕风险带来的不良后果。经过了两三天的观察,主管医生和家属进行了多次的沟通,分析病情现状,权衡得失利弊,了解预后方向。最后,家属对操作气管切开的医生说:“你大胆地做,不要有顾虑,我们完全相信你。我们也晓得有风险,不会怪你的。”朴实的几句话,体现了极大的信任和理解,解除了手术医生精神上的压力。气管切开后,人机对抗消失了,撤掉了肌松剂和镇静药,老太太苏醒了,自主呼吸恢复了,血压稳定了,能够进食了……二十几天后,她病情好转,欢欢喜喜地回了家。
这两则医疗事件看似没有关联,一个是某国的领导人,一个是中国的平民百姓;一边是国家的顶级医疗专家队,一边是省级医院的普通医生们;一件是发生在两个国家之间,一件是发生在医生和家属之间。但是,两者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共同点,那就是———平等地交流,有效地沟通。
无论医生和病人的关系被怎样地定位,但我更愿意认为两者都是风雨中同一条船上的人,他们处境相似,目标相同,方向一致。只有相互理解,齐心协力,同舟共济,才有希望战胜疾病,抵达健康的彼岸。
编辑/赵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