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2017-12-07唐玄

卷宗 2017年33期
关键词:高职高专

摘 要:许国璋先生曾指出语言的教学要为时代的发展服务,随着习近平主席提出“一代一路”的伟大构想,我国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时代,对公共英语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高职高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也提上日程,笔者试图在时代改革进入“深水区”的背景下,通过对比本科类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关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并针对性的提出“复合导向型”人才培养目标,旨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既懂语言又有专业技能的高职高专人才。

关键词:“一代一路”;“复合导向型”;高职高专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英语教学呈现“井喷式”的发展,各类高等院校无论办学层次,从高职高专到本科院校里的师范类、理工类或是综合研究型大学纷纷开设英语专业,一时间英语专业成了热门专业。据统计全国1145所本科院校中就有994所院校开办了英语专业,这还不包括数量庞大的高职高专类院校,3000多万的在校大学生中绝大部分在学习英语,相比较之下,日语、韩语等其他语种成了小语种甚至冷门语种,然而庞大的英语教学规模并没有带来太多高素质英语类人才,或者既懂英语又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这不得不让人反思。

许国璋先生(2015)曾提出要制定“符合国家利益的外语教学方针”,外语教学要“从过去培养翻译干部为主的教学目标,转变为培养各行各业掌握外语的人才”,从中不难看出许国璋先生的意思是语言要为时代服务,要从国家利益出发。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深水区,时代在变化,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5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并于同年11月由国务院印发,决定统筹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017年1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在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远大愿景的时代背景之下,教育部也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和竞争力的“双一流”建设任务,同时教育部在几年前也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国内发展日新月异,中国在国际上的角色也从活动参与者逐渐变成规则制定者,如何掌握国际话语权,通晓国际规则并掌握专业技能的复合型语言人才显得尤其重要。怎样去培养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一时间成为了专家学者们纷纷探讨的话题,各类研讨会聚集的专家们开始探讨外语教学改革目标,重新制定课程标准等等,然而这一类的研讨会更多的倾向于本科类院校,专门针对高职高专类英语教学改革的研讨会却并不多,因此笔者试图从英语教学的实践出发,提出关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几点建议,以期达到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

许国璋先生(1978)曾从国家利益和发展的高度对我国外语教育进行思考,指出各行业的人才应“既懂自己的专门业务,又会使用外语处理自己的业务”;“根据需要,培养既通外语又学各种专业—政治的、经济的、科学的、技术的、文学的、艺术的,等等—的人才,取人之长,为我所用,是当务之急(许国璋,2015)。”笔者认为这完全可以作为当今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确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而谈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不妨学习、借鉴本科类院校,王守仁教授曾在《谈中国英语教育的转型》中说到关于大学英语教育的转变,即从单一的通用英语到“通用英语+”,“通用英语+”型是一体两翼:即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跨文化交际,专门用途英语包括学术英语和职场英语。出于生源层次的差异,在本科大学英语教学的基础之上并以许国璋先生关于外语教育的思考作为指导,笔者提出“复合导向型”的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以期达到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能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教学目标。“复合”是指高职高专人才应当是既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使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导向”指学生具备专业发展和创新的语言应用能力。

高职高专教育并不强调学生进行理论的研究和创新,而重在对于技能的掌握和应用,为了紧跟行业发展,甚至走在行业前列,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不能偏废行业英语(field English)的教学,教学的导向性需要得到充分的体现,而目前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几乎完全的侧重于通用英语(general English),鲜少涉及自身所学专业的英语,即行业英语,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缺乏明显动机,学生的获得感不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目前有40余名公共英语教师,负责十个系部近万名学生的公共英语教学,教学任务量重,有时候不得不从专业英语抽调教师分担教学,要做到“导向性”的精准教学存在实际难度,因此外语学院在进行“翻转课堂”和“MOOC”教学的改革,通过大学城空间等多媒体技术手段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途径,旨在让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减少课堂教学的压力,加快学习进度,融入行业英语的教学。

笔者提出针对高职高专人才语言培养的导向性,教授公共英语的教师应当在教授通用英语,提高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重点教授行业英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与此教学目标相适应,在教材的编写上也应針对学生所学专业做特定的编排。教学的导向性不仅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导向性,教学任务、教材和教学设计的导向性,总的来说英语专业教师对行业的导向性,其实这也是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教授通用英语,同时也需要对学生所学专业有相应的了解,甚至教授专业英语的教师是半个专业教师,比如教授视觉传达与设计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师应当具备基本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基础设计等的相关知识,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英语和专业教学相得益彰,教材的编排上可以紧扣行业前沿,达到让该专业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又增强专业技能的目的,一言以蔽之,各专业的英语教学就是为学生的专业发展作为铺垫。要达到这一教学效果,英语专业教师可以进驻相应专业系部,参加相应专业的培训和学习,对英语专业教师的技能可以不做要求,但行业类的知识性传达需到位,这也是“复合导向型”英语教学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便的独特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1]王守仁.谈中国教育的转型[J].外国语学刊,2016,第3期.

[2]吕晶晶.外语教学改革目标与课程标准制定[J].外国语学刊,2017,第3期.

[3]Tricia Hed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唐玄,男,汉族,湖南宁乡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服务系专任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职高专
试论加强四川省高职高专大学生法制意识的必要性
ERP沙盘对抗在高职高专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