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生就业问题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

2017-12-07王丽花

青年时代 2017年31期
关键词:就业问题形成原因应对措施

王丽花

摘 要:在崭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师范生就业形势显得十分严峻,在此背景下,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应当积极主动的找寻改革措施,首先应当将师范生的就业范围放置在较为重要的地位上,依据岗位实际需求来对传统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调整,以便于可以让师范生教育质量得到保证,而后应当顺应改革形势发展,积极的找寻出来适应性比较强的改革路径。

关键词:师范生;就业问题;形成原因;应对措施

一、问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现阶段我国师范生就业难度逐渐提升,在师范生就业困难的背景下呈现出来的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当中的矛盾逐渐从数量矛盾向着质量矛盾以及结构矛盾的方向转变,在此背景下,我国范围内各个师范院校实际运行的过程当中,应当逐步找寻出来适应性及针对性比较强的改革措施,以便于可以让师范院校可持续发展这个目标得以实现,也可以在崭新的时代背景下让我国教师教育质量要求得到满足。

二、高等师范学院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在崭新的时代背景下,高等师范学院毕业生的就业难度逐渐提升,一般情况下在两个方面上有所体现,第一,师范市场内部存在供求失衡问题,数量矛盾和结构矛盾呈现出来一种共存的态势。首先,从数量的角度上进行分析,我国范围内教师供给关系呈现出来一种平衡的态势,教师供给侧数量十分充足,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会呈现出来供大于求的态势,并且这种形势越发严峻起来。依据相关调查工作得到的结果显示,2015年中国大陆普通院校师范类毕业生的数量超过70万人,但是需求量仅仅是23万人左右,大致上只有三分之一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可以进入基础教育领域当中从事教师职业。师范毕业生市场当中总是会呈现出来一种供大于求的态势,除去上文中所说的这个问题之外,师范人才在市场当中的失衡问题具体一些来说其实是结构性失调问题。比方说“教师需求结构和质量角度上的矛盾十分尖锐。”第一是因为高中教育发展速度大幅度提升,因此我国范围内高中教师的数量呈现出来一种严重匮乏的态势;第二,师范类学生就业市场多样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在此情况下外语、音乐以及体育等学科当中教师的数量极度匮乏,并且不同类型的区域以及城乡之间的需求差异十分明显;第三,各个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有一定差异性,师资资源具体分布模式也会呈现出来一种失衡的态势,我国范围内西部以及农村地区当中师资力量极度匮乏,并且以往这些地区当中的师资力量外流问题也十分严重,在此基础上可以发现的是,我国师范毕业生市场结构矛盾的影响下,让师范毕业生就业难度大幅度提升。

非师范类学校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逐渐提升,师范学生就业优势逐渐减小。自从我国范围内施行教师资格准入机制以来,就将以往师范和非师范专业当中的界限打破,在此基础上可以认识到的问题是,教师不再像以往一样是师范类学生的一项“专利”,即便是非师范类毕业生得到教师资格证之后也可以到基础教育领域当中担任教师职责,这也就是说在崭新的时代背景下师范类毕业生的先天优势逐渐减少,来源于非师范院校毕业生的竞争逐渐增强。

但是在教师行业竞争改革的崭新背景下,我国范围内大多数师范类院校仍然停留在传统型人才培养模式上,师范人才贵和和教师劳动力市场当中需求之间的适应性并不是很强。师范类学院毕业生普遍存在实际教学能力较为低下。综合素质水平较为低下等问题,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和综合类毕业生相比,专业竞争优势也不是十分明显。依据相关调查工作得到的结果显示,我国范围内各个中小学校每一年当中招收的教师有四分之一是来源于综合性大学当中,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招聘单位认为,教育学专业当中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并不是十分扎实、综合素质水平较为低下,宁可选择一些专业适应性比较强的专业人才,也不愿因聘请教育学专业当中的毕业生,在此基础上可以发现的是,来源于综合性大学当中的优秀毕业生会让师范生在就业的过程当中承担更大的压力,师范类院校当中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即便是在师范劳动力市场当中的优势也不是十分明显,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会造成负面影响。

三、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形成原因

师范生自身的原因。师范生就业观念的滞后性比较强,依据相关调查工作得到的结果显示,有超过50%的学生在毕业后想到公立学校当中任教,除此之外不希望成为教师的38%的学生当中,也有40%的学生希望可以在私立学校以及教育培训结构当中任职,少数学生希望可以到金融领域当中工作或者自主创业。依据相关调查工作得到的结果显示,可以成功进入到教师公招行列当中的学生数量非常少,某师范学院毕业生供需合作洽谈会结束之后,针对与会的毕业生进行调查,找寻到工作的42%的毕业生当中,超过80%的师范生是会从事师范专业,师范生对口就业领域当中选择的相似性比较强,在此基础上可以发现的是,即便现阶段师范生垄断教育市场的局面已经被打破,但是除了可以在专业对口的行业当中任职之外,师范类学院毕业生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或者从事其他工作,编辑、记者以及行政单位都是比较好的选择。

师范生本身综合素质水平较为低下。之所以會认为师范生专业素质水平较为低下,因为师范类毕业生在学生管理水平、课堂教学技能以及学生个体差异认识上的优势都不是十分明显。以往几年当中,我国范围内各个高校呈现出来一种持续扩招的态势,招生门槛及标准自然也逐渐降低,从整体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师范类学生素质不如以往招收的学生好。因为师范类学生的教育成本较为低下,因此会有很多高校当中开设师范类专业,因此师范类专业毕业生的数量呈现出来一种逐年上涨的趋势,依据相关调查工作得到的结果显示,虽然大多数学生普通话水平都可以超过二级甲等,少数还可以达到一级乙等之上,但是毕业生本身的教师职业口语应用水平较为低下;很多毕业生在教师礼仪、教材分析等领域当中难以满足用人单位提出的实际要求;也有一些学生的科研能力较为低下,在校时间当中除去撰写毕业论文之外,基本上没有参与到任何一个项目的研究中去,材料收集及分析工作基本上没有开

展过。endprint

师范生本身的综合素质水平是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使用到的最为重要的一个筹码,因为师范生本身的专业素质水平并不是很高,因此师范生的就业形势自然会显得十分严峻。

高校师范类学生培养模式和用人单位实际要求之间有较为明显的差异。现阶段高校师范生培养模式和实际就业要求之间有较为明显的差别,第一,高校课堂学习和就业当中实际工作经验要求之间有矛盾。为了可以在学校当中积累下来一定实际工作经验,某些师范类学生并不会将学习放置在较为重要的地位上,因此会呈现出来一种本末倒置的态势;如果没有在高校当中积累下来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话,学生想要正常毕业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学校也会因此承担一定责任;第二,我国社会各个用人单位当中施行的用人标准和师范类院校当中施行的人才培养标准之间有一定矛盾,用人单位开展招聘活动的过程当中,不单单会对师范类毕业生专业素质水平提出一定要求,也希望师范类学生可以了解各个领域当中的知识;但是我国范围内各个师范类院校施行的基本上是“宽口径、后基础以及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学生的专业素质水平难以得到保证。第三,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当中使用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之间有一定差异性。在极为有限的就业指导课程当中,假如说将理论知识放置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上,那么学生在就业过程当中,想要让理论知识得到充分的应用,其实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假如说将实践放置在较为重要的地位上,学生想要用理论知识解决就业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四、提升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率的措施

师范类学生应当在养成正确的就业观念,有一定数量的学生逐渐认识到现阶段师范类学生就业形势其实十分严峻,在就业的过程当中压力比较大,因此在工作岗位不是十分理想的情况下,有很多学生是不愿意就业,也不愿意进入到另外的行业当中任职,依据相关调查工作得到的结果显示,只有一少部分学生培养出来了先就业再择业这样一种工作观念。

师范生应当在学习生活当中树立起来科学合理的就业观念,对现阶段的就业形势形成较为深入的认识,逐步在学习生活当中将自身的特长明确的找寻出来,在此基础上自然可以找寻到适应性比较强的专业,分别在近期、中期以及长期领域当中树立起来不同类型的目标,即便是目前的实际就业情况不理想,也不应当不就业,认真的分析既有的职业是否可以让自身的最低就业目标得以实现。假如说可以让自身的最低就业目标得以实现的话,完全可以将其当成是出发点,在可以对自身就业情况做出保证的情况下,逐步让自身的长期目标得以实现。

除去上文中所说的这种方法之外,师范类毕业生也可以考虑去一些不是十分发达的地方,将自身放置在祖国十分需要的地方,先在不是十分发达的区域当中进行就业,只要是自己比较喜欢的工作,在自身实际情况不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初期選择相对来说比较差一些的平台,在实际工作的过程当中,逐渐让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丰富起来,让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得到一定程度提升,逐步在实际工作的过程当中实现自身的就业目标。

五、结语

总而言之,师范院校当中一定需要施行改革措施。师范院校实际运行的过程当中,应当将毕业生就业情况以及内外部环境作为依据,找寻出来适应性比较强的改革措施,去应对各项挑战。与此同时,师范院校改革路径上其实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改革工作不是在短时间之内可以完成的事情,需要得到国家、社会以及校方的努力,从而也就可以对我国师范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做出保证,最终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做出一定贡献。

参考文献:

[1]卢棉,梁寻杰,李舒婷,莫恭晓,黄锁义.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OL].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1-3(2017-09-30).

[2]杨燕佳.转型背景下高校职教师范生职业价值观调研报告——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为例[J].考试周刊,2017,(78):21.

[3]许媛.浅谈网络新媒体在高校的创新研究——以成都本土软件“面聊”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18):6-7+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就业问题形成原因应对措施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于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
关于职业学院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职校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