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字化模式的图书馆管理工作探究

2017-12-07王苑芬

卷宗 2017年33期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创新策略数字化

王苑芬

摘 要:在信息网络时代,网络化和数字化已经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数字化背景下,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实施数字化模式的管理工作是势在必行。但不可否认,图书馆管理工作实现数字化模式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数字化模式下图书馆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然后分析实现图书馆管理工作数字化模式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管理;创新策略

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管理工作实现数字化模式备受关注和重视。所谓数字化管理模式,即充分利用信息化知识和技术对图书馆里的各种文字资料、图片、视频、语音等做进一步加工处理,实现信息资料的二次提炼以及传统纸质文档到数字化文档的转变,便于用户能随时随地快速查询和共享图书馆里的资料[1]。图书馆管理工作实现数字化模式,不仅能有效提高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还能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故研究其数字化模式的实现策略极具现实意义。

1 数字化模式下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不足

(一)创新意识不足

在信息网络时代图书馆管理工作要实现数字化模式,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以创新意识带动整个管理工作。但就当前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而言,创新意识不足的问题比较明显,未能充分认识到在数字化背景下图书馆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没有意识到数字化模式对图书馆经营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很多图书馆仍然遵循传统的管理理念,导致管理工作成效停滞不前。

(二)管理模式陈旧

传统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在今天仍然被很多图书馆使用,在资源管理上仍以集中式管理为主,在图书馆内部,按资排辈的情况仍然比较突出,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交流,甚至有的图书馆内部还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这些直接导致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严重浪费和重复。加之,有的图书馆在创建数据库时缺乏统一标准,造成各部门分工不明确、不科学的情况,加剧了信息的共享难度,阻碍了数字化模式的实现。

(三)人员素质不足

图书馆管理工作要实现数字化模式必然离不开高素质和高水平人员的推动,加之,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本就对技术性和专业性的要求较高,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极为重要。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很多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都不高,半路出家和身兼数职的人员较多,这些人员对管理工作不够了解,专业素质和能力方面更是无法达到要求,这对图书馆管理工作实现数字化模式来说也是极为不利的。

(四)缺乏制度保障

任何一項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配套、完善的制度做基础,当前图书馆管理工作实现数字化模式的过程中缺乏完善、有效的制度保障,导致开展工作过程中始终会出现纠纷、冲突、职能混淆等问题。即便有的图书馆制定了配套的管理制度,但也因为各种原因而并未真正落到实处,导致很多制度形同虚设,直接阻碍了图书馆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因此,数字化模式下图书馆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完善的制度做基础,还需要工作人员自觉严格落实各项制度。

2 数字化模式下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

(一)创新图书馆管理理念

在信息网络时代,人们获取信息和资源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其中网络就是最具代表性的途径之一,很少有人再通过纸质书籍查询信息和资料。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图书馆要实现良好的发展,获得更多用户的支持和信任,就必须要积极创新管理理念,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好地服务。本文认为应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贯穿“以人文本”的理念,充分重视和尊重广大用户,要求每位工作人员积极树立创新意识,自觉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与竞争意识,以为广大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为首要工作目标。同时,管理层人员要积极运用现代化管理理念开展工作,为其他工作人员树立榜样,带动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创新,共同为数字化模式下的图书馆管理工作开辟新的管理模式。

(二)提高图书馆人员素质

在数字化模式下,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要掌握传统的图书馆学知识以及外语知识,还应掌握信息化知识和技术,对通信技术知识、网络安全维护知识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具备很高的水准。因此,在选拔和引进工作人员的时候必须从多方面考核。同时,对已有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应采取“自育”和“他育”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即要求工作人员自觉学习和自我教育,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改进;同时图书馆应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教育,培训教育内容要与实际工作息息相关,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确保他们都能很好地胜任岗位工作。此外,图书馆虽然属于公益性服务机构,但工作人员仍应以“顾客和上帝”之礼相待,要自觉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了解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和喜好,为他们提供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服务。

(三)积极搭建数字化平台

在信息网络时代图书馆要更好地开展管理工作就必须要积极搭建数字化平台,不仅要多方面收集和细化整理各种特色文献信息资源,还应下载好各种内容并做好细致分类和标引,以便用户能很方便、快捷地搜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且,积极创建索引数据库,制作配套网页,借助信息推送技术及时更新发布信息并推送给相关用户。此外,以往以书籍与刊物为主的服务显然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广大用户的需求,图书馆应提供以篇、知识及主题为主的新型服务模式,将简单的原始文献传递转变成知识和信息的传递。实现这一目标后,还应形成综述、研究报告等类似信息产品以及多种具备特色的信息包,方便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对信息做科学整理与加工,及时获取信息资源里隐藏的知识内容[2]。

(四)完善图书馆管理制度

图书馆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发展需求不断修改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以实现图书馆内部分工明确、条理清晰、组织结构优化、凝聚力强等目标[3]。在修改和完善管理制度的过程,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每位员工,强化与员工的沟通交流,了解员工的想法和需求,以此为基础再结合管理工作的需求和未来发展目标,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如岗位职责权限,对图书馆每个岗位的职责权限都应有明确制度规定,任职相应岗位的人员必须熟记相应制度规定,在工作过程中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开展工作,避免工作混乱或重复。又如某个岗位的任职员工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仍然无法胜任,这时相关负责人就要及时与之沟通交流,寻找解决办法,或参加培训教育、或调任其他岗位,这就需要图书馆能制定完善的岗位标准和教育培训计划,以便帮助员工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此外,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要从服务水平、专业能力、职业素质等方面综合考评,放大员工的优势和不足,促使员工更加努力改进和提升。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字化模式下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开展十分重要。就当前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而言在管理意识、管理制度、人员素质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本文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能有效提高数字化模式下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为广大用户服务。但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管理人员结合实际问题具体分析,采取更精细化的措施,对症下药,有效提高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齐玲阁.基于数字化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变探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07):105-107

[2]文淑君.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管理创新模式分析[J].科技视界,2015(20):172-172

[3]王白石.信息化环境下我国图书馆业务管理模式变革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8):183-183endprint

猜你喜欢

图书馆管理创新策略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智能化管理对我国当代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影响研究
柔性管理及其在图书馆管理中的核心应用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数字化制胜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