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3—5岁幼儿告状行为及指导策略

2017-12-07覃作佳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幼儿

覃作佳

【摘要】告状行为是儿童特有的一种比较典型的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常见的行为之一。对于幼儿的告状,教师要分析幼儿告状行为的特点,以及告状行为产生的原因,并采取应对措施:要重视幼儿告状行为,并与家长沟通配合;尽快了解幼儿告状的动机和目的,“对症下药”;引导幼儿反省,培养其独立自主意识。

【关键词】幼儿 告状行为 行为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9A-0121-03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幼儿向家长、教师告状。专家认为,爱告状是3-5岁幼儿处于秩序敏感期、很在意大家是否遵守规矩的正常表现。这个现象也表明,这个时期也是幼儿人际交往和处理问题能力、方式形成的重要时期。但是,过于频繁的告状不仅会影响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往,还会扰乱教师的正常教学活动。对幼儿的告状行为进行研究,弄清楚幼儿告状的原因,了解幼兒的生活和需要,了解告状对幼儿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加了解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规律,进而培养幼儿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和良好的道德品德。

一、3-5岁幼儿告状行为的特点

幼儿告状行为发生、发展的特点受幼儿心理、生理特点,后天社会文化环境及成人教育教养方式的共同影响。经过搜集、分析、归纳相关文献以及实地观察研究,笔者发现幼儿告状行为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幼儿告状行为呈现出一定的年龄差异性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其心理水平有一定的差异,因而表现出来的告状行为也呈现出一定的年龄差异性。

1.3-4岁幼儿告状行为的特点

3-4岁的幼儿还处在自我中心阶段,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规则意识和行为规范。这个阶段的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飞跃期,他们已能用简单的言语与成人、同伴交往,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但是在交往时,他们会出现一些交往障碍或行为问题,当他们遇到问题不能独自解决时,就会向家长、教师求助。在本阶段幼儿的情绪不是很稳定,加上幼儿模仿性强,看到别人有什么,自己也想有什么,所以他们告状的内容多与自身的利益有关。当他们的利益受到侵犯或受了委屈时就会向老师告状,而告状的目的主要是想得到别人的帮助。虽然这时候他们已开始产生调节情绪的意识,但在实际行动上尚不能真正控制。

2.4-5岁幼儿告状行为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4-5岁幼儿的行为开始从“为我”向“为他”发展,社会性需要开始增强。他们开始逐渐注意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注意他人对自己的良好评价。他们告状,不一定要求成人对事情的好坏做出什么反应,或从中得到什么,只要成人“嗯”一声,他们就会心满意足了。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已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他们的认知、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他们告状的内容开始由为自身的利益转向同伴的行为规范。本阶段幼儿告状的主要目的是引起成人的注意和维护规则。

(二)告状行为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

一般而言,幼儿是3岁上幼儿园。幼儿刚入园时,还不能够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方式和节奏,幼儿园的课程主要是以安抚幼儿的情绪为主,幼儿的活动量很小。大多数幼儿喜欢独自游戏,不愿意和同伴进行交流,所以矛盾和冲突就比较少,幼儿的告状较少。随着幼儿之间的了解和熟悉,幼儿园活动量的增加和同伴之间合作、交流的增多,以及自我意识的增强,随之而来的矛盾就会越来越多。在整个幼儿期,幼儿的社会性情感不断发展。与3岁幼儿相比,4岁以上幼儿的动作进一步发展,活动能力、辨别是非能力、规则意识、语言能力等都有所增强,可以用清楚、连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需要、不满、请求或命令别人做事,而且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当同伴的行为不符合道德标准时就会引发告状行为。所以,在3-5岁时,幼儿的告状行为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

(三)告状行为大多发生在自由活动中

这里指的自由活动是安排在晨间活动、游戏活动、教育活动、生活活动之间,对不同类型的活动起转换作用的活动,即过渡活动。比如,幼儿轮流去上厕所、喝水,没有轮到的幼儿就坐在座位上等待。但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也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他们不可能长时间处在一个安静等待的状态,当孩子闲得发慌时,就会乱动,就会“没事找事”“多管闲事”。所以,自由活动就给幼儿告状创造了最佳时机。

二、3-5岁幼儿告状行为产生的原因

对于幼儿的告状行为,如果教师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也不利于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幼儿产生告状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促进教师对幼儿的告状行为有更多的了解,从而能“对症下药”,尽量减少幼儿告状行为的发生。同时,它还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规律,既能为培养幼儿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行为方式和社会技能提供科学依据,又能为教育实践提供借鉴。

(一)内在原因

1.幼儿自身受到侵犯

幼儿从家庭走向幼儿园,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变成他们“最重要的人”,当幼儿受到了来自同伴的侵犯,不管是身体上、心理上还是物质上的,他都希望老师能够知道他受了委屈,受了伤害,希望老师能帮他“主持公道”。所以,告状就成了幼儿保护自己不受侵犯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2.幼儿有希望被他人认可的心理需要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到了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指个体追求体现个人价值的需要,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希望得到他人认可的需要。而告状正好满足了幼儿希望教师认为他是好孩子的心理,所以幼儿喜欢向老师告状,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表扬与认可。

3.幼儿缺乏交往的技能和解决纠纷的能力

幼儿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在与人交往时,还不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遇事往往不能协商,极易与同伴发生冲突。而且,幼儿的判断能力差,不能准确地判断有意和无意,所以更容易发生冲突。而发生冲突时幼儿自己又不能独立解决,所以就产生了告状行为。endprint

(二)外在原因

1.教师及家长教育观念的影响

在幼儿园,传统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着幼儿教师,他们认为温顺、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而那些好动、好说、好奇心强的孩子就不是好孩子。因此,好动、好说、好奇心强这一类孩子常常受到教师的限制、批评、呵斥,甚至被教师拿来做反面教材。教师的这种评判标准影响着孩子,那些稍有逾越的孩子就常常成为被告状的对象。现在的幼儿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备受家人的宠爱。家长怕幼儿来到幼儿园被他人欺负,时时叮嘱着“有什么事就告诉老师”,这类孩子常常成为告状者;有些家长强悍一点的,就告诉孩子“什么事都不能吃亏”“如果别人打你,你就打他,人家抢你的东西,你就抢回来”,这类孩子常常成为被告状者。这就使得幼儿园里告状事件时有发生。

2.幼儿园的规则不合理

幼儿园是一个大集体,在幼儿园里、在班级里,规则大量存在,大到幼儿园的规章制度、一日活动的安排,小到一些生活细节。比如,吃饭前端了饭,就要背手,不能说话;不用凳子的时候,凳子要朝里背靠桌子放好。在成人眼里,规则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所必须的,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理所当然地要求幼儿接受并遵守规则。但是,其中许多规则与其说是为了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还不如说是教师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教育幼儿。对于这些不符合幼儿年龄特征,不是幼儿真正需要的规则,幼儿不能真正的信服,也难以遵守,于是就出现了幼儿屡屡违规被告状的现象。

3.幼儿生活环境的影响

幼儿的发展与周围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幼儿的特点之一就是“好模仿”,他们模仿的来源之一就是生活中对自己有着重要影响的成人和同伴,来源之二就是各种媒体,如书本、电视。像《熊出没》《奥特曼》,在这些动画片里,常常会出现一些暴力现象,而幼儿的判断能力不强,就会因为模仿这些行为而使周围人的利益受到侵犯,从而成为被告状的对象。幼儿的告状行为还受到场地大小、玩具多少、游戏材料种类等的影响。如组织幼儿排队,在场地窄的地方,幼儿告状行为就比在场地宽的地方多。又如分发玩具,总玩具数量和品种少,幼儿分到的玩具就少,这时,幼儿就很容易注意到周围同伴的玩具与自己的不同,也容易因玩具不合意而与同伴发生冲突,这时候就容易引起告状。

三、教师应正确对待3-5岁幼儿的告状行为

不管幼儿告状的原因是什么,内容是什么,幼儿频繁的告状不仅会影响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还会影响幼儿与同伴之间的正常交往。长此以往,幼儿不仅失去了与同伴合作、分享的机会,还会养成依赖成人的习惯,不能独立解决问题。而且,如果教师处理不当,还会对幼儿的身心造成伤害。因此,教师必须正确对待幼儿的告状,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幼儿。

(一)教师要重视幼儿告状行为,并与家长沟通配合

面对幼儿的告状,有些教师常常会不耐烦地说“去,我正忙着呢”,或是简单地回一句“知道了”。教师用敷衍的态度对待孩子,是对孩子的不尊重,会使孩子更加委屈,也有可能会使一些有危害的事情得不到及时解决,继而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正确的做法是:当幼儿告状时,教师要认真倾听,尤其是教师对事情的缘由不了解时更应该如此。教师还要及时与家長沟通,告诉家长孩子爱告状的情况及教育策略,纠正家长“在幼儿园被欺负,立马告诉老师”不正确的教育观,通过家园共育增强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减少其告状行为。

(二)尽快了解幼儿告状的原因,“对症下药”

幼儿告状的类型有很多,如有求助型、试探型、检举型、疑惑型、辩解型等。面对幼儿的告状,教师要先了解幼儿告状的原因和动机,区别对待告状行为,“对症下药”,以帮助幼儿提高独立处事的能力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对于求助型的告状,教师可以对幼儿发出的信息以建设性的语言做出积极响应,鼓励幼儿先和小朋友协商,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引导幼儿正确对待问题,还能提高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友好交往。对于试探型的告状,教师一定要坚持原则,当机立断,按照幼儿常规要求处理。同时,不能当着“告状者”的面批评另一个孩子,不然可能会使“告状者”滋生告状心理,提高告状频率。对于检举型的告状,教师应认真予以引导,与孩子共同协商讨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这样,不但能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帮助孩子明辨是非,使孩子逐步形成一种初步的道德评价意识。对于疑惑型的告状,教师应该及时解惑。如果教师敷衍了事或不理睬,就会导致幼儿因为心里疑惑得不到解答,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还是会觉得困惑,久而久之,就会产生错觉:规矩是不确定的,是可有可无的。对于辩解型的告状,教师一定要耐心倾听幼儿的辩解,不可只凭看到的部分情况或根据以往经验,直接处理事情。在听完幼儿的辩解之后,要仔细分析,分清责任,该处罚的绝不姑息,同时要让本以为自己告了别人的状就没事的孩子认识到:把责任推给别人是不对的,我们要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积极改正错误。

(三)引导幼儿反省,培养其独立自主的意识

现在的家庭,由于独生子女的不断增多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因而许多幼儿都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养尊处优,独立自主意识越来越薄弱。因此,我们要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幼儿的独立自主意识,增强其社会能力。一是通过谈话的形式,讲述遇到的问题,帮助幼儿辨别什么事情一定要向老师求助,什么事情可以自己解决,并教给幼儿解决矛盾、处理事情的策略、方法,逐渐提高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处理事情的能力。二是创设情境,对幼儿进行有目的的训练,逐步提高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其独立性,淡化其告状行为。我们可以讲述相关的童话故事,引导幼儿通过听故事,丰富其经验,帮助幼儿以移情的方式来看待我们身边的人或事。三是在一日活动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竞赛活动,在活动中设置障碍,让幼儿在实际活动中学会协商,能够独立解决问题。遇到问题,我们还要引导幼儿反省自己是不是某个地方做错了,也要引导幼儿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使幼儿逐渐养成宽以待人的良好品质。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作为维护幼儿身体健康的保健师,在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时,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其他因素,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