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阳明的哲学研究

2017-12-07王莉沈娟

青年时代 2017年31期
关键词:致良知知行合一王阳明

王莉+沈娟

摘 要: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得到重视,学术界对王阳明哲学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国学与儒学文化研究的前沿问题。基于这种认识,本文通过从王阳明哲学之心外无物、王阳明哲学之致良知、王阳明哲学之知行合一等方面对王阳明的哲学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王阳明哲学的定位与价值,以供参考。

关键词:王阳明;心外无物;致良知;知行合一

一、王阳明的哲学的理论基础研究

(一)王阳明哲学之心外无物

王阳明哲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就是“心”,他认为:所谓的心,不是那一团血肉,因为如果人已死但是心脏还在,那么它也无法进行生命活动,而心应该可以进行“视听言动”的,所以“心”应该解释为“性”和“天理”。“性”使用在眼睛上,就可以视物;使用在耳上,就可以听音;使用在四肢上,就可以运动。心是身的主宰,心的本体是天理。王阳明认为:心是一切的根本,人的一切活动都是有“天理”运作的,心就是天理,并指挥者人类活动,没有心,人们就不可以进行生理活动。

王阳明对于心外无物的概括,可以从一个故事中體现:一个朋友问王阳明:“你说天下没有除心以外之物,那么如花朵,在深山中存在并自己开放凋零,和我的心有什么关系?”王阳明解释:“你没看到这朵花时,花同你心同归于寂;你若看到此花,那么花的颜色便明白起来,于是你便可以知道此花不在你的心以外。”这句话中,王阳明未否认花是客观存在的,而是当你看它时,花会浮现于你脑海中。王阳明的认识是:人的心中早已存在了包含万象的理,因此在求知时与其大费周章,不如回归本心。

(二)王阳明哲学之致良知

王阳明从心学的角度给良知下了定义:良知是我们内心的道德意识和最高本体。良知是人人都有的,是人们心中的内在力量,具有绝对性和普遍性。良知也是我们内心的本能,因此即便人们做错了事情,人们要做的也是恢复内心本身就有的良知。同时,王阳明认为人若想成就自身,需要在良知的基础上进行扩充。

致良知中的“致”,指的是人的认识,通过致这个动作,使得良知回归本心,“致”的含义除了“回到”的意思之外,也可以代表“推广”,因为每个人都有“良知”,区别只在你是否愿意去“致”。“致良知”是王阳明哲学的方法论,如果说良知是本体,那么“致”就是手段[1]。

(三)王阳明哲学之知行合一

普遍来说,知就是知识、认识,行则指的是行为。王阳明通过总结前代学者对于知与行的不同主张,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概念。王阳明在探讨知行合一时,主要指的是伦理和道德,是知德和履行道德间的关系,他主张将知与行合为一体而不是先了解再实践或先实践再了解。王阳明在知行合一的观点中,强调客体应当和主体相适应,知就是知道德,行指人们的道德实践,王阳明认为在人们的生活中运用此道理,将知和行紧密结合,把知和行放在一个过程中。

二、王阳明哲学的定位与当代价值

(一)王阳明思想的定位

首先,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在当时对明代统治阶层起到了一定程度的警示作用,虽没有改变明朝的衰亡,但从统治者停止建造行宫,其他官吏也受到了其思想的影响。王阳明的致良知观点,强调人们应认识自我修养,并对良知进行实践,做到知行合一,以避免只知不行,或在无思想指引下的盲目之“行”。其次,王阳明的学说是心学的高峰,其学说的提出,打破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不可动摇的地位,不仅在我国影响深远,也传到了东南亚和日本,给当地的思想进步提供参考。最后,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中,强调用自己的良知指导言行,通过反省的方式,实现良知的自我恢复。其学说对人类的主观能动性给予了充分肯定,提升了人的价值[2]。

(二)王阳明思想的当代价值

王阳明思想中的教化作用,对当代人也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一方面,其思想可以让人们认识到良知的重要性,并鼓励人们知行合一,提高道德修养。另一方面,王阳明的思想也对当代做好道德建设工作有积极意义,让人们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努力培养自身道德,成为高素质人才,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三、结论

综上所述,王阳明哲学教导人们求知时与其大费周章,不如回归本心;通过功夫使得良知回归本心;人们在知德行后,并把它实践出来,才是真正的良知。通过分析可得,王阳明哲学对做好道德建设工作,培养高素质人才,创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因此,当代社会应重视王阳明哲学研究。

参考文献:

[1]王进.哲人的告诫:良知与政治——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政治—哲学研究[J]. 人文杂志,2012(04):41-45.

[2]王文波.王阳明教化哲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致良知知行合一王阳明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阳明四句教与唯识学八识思想的对比研究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关于王阳明的入仕之道
王阳明研究的知识进路
王阳明的著述观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