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破转型升级瓶颈 不改为民爱民初心
——创新发展中的武汉市救助管理站

2017-12-07林小群刘路

中国民政 2017年22期
关键词:管理站武汉市流浪

◎林小群 刘路

突破转型升级瓶颈 不改为民爱民初心
——创新发展中的武汉市救助管理站

◎林小群 刘路

近年来,武汉市救助管理站抢抓改革机遇,以“不忘初心、担当为民”为抓手,科学定位发展方向,大胆改革创新。全体干部职工凝神聚力、拼搏赶超,在实现武汉救助管理事业科学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探索,不断丰富新时期救助管理工作的内涵。

一、明晰思路,科学定位精准施策

(一)创新举措,转变作风。2016年,武汉市救助管理站掀起“学许帅,做许帅,转作风,争创全优站所”,推出“三双”、“三办”的新举措:“三双”即职工履职尽责考核双月一测、双月一评、双月一结,使想干事者有舞台、会干事者有机会,不干事者有处理。“三办”即对于市长专线、110联动和群众求助电话“马上办”;对困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通过武汉救助手机APP智能服务平台,对寻亲推送工作通过全国救助寻亲网、今日头条网站、网站“网上办”;对群众求助,从进站登记、查询、进站、生活保障、护送返家,甚至未成年人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流程做到一扇窗口、一次办理。

(二)确定宗旨,明晰目标。根据新时期救助管理工作发展特点及武汉实际,武汉市救助管理站认真研究确定了新的工作宗旨:“不忘初心、担当为民”,新的发展思路:“一主两翼,夯实救助管理基础,创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的发展目标:“舞动湖北龙头、走在全国前列”。有了新的宗旨、新的思路、新的目标,发展便有了强大动力,全站干部职工团结在站党委周围,紧盯目标,拼搏赶超,砥砺前行。

(三)夯实基础,强化标准。针对站内硬件设施老化、落后等问题,武汉市救助管理站将维修改造工作提上重要日程,2017年预算资金186万元,用于开展站内基础设施维修改造、设施设备更新和绿化工作,进一步擦亮窗口,强化临时安置等服务功能,提升综合竞争力和未来科学发展能动力。与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合作,按照GB/T24421-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要求,结合武汉救助工作实际,构建服务基础标准、服务保障标准和服务提供标准相互协调的社会救助服务标准体系。同时,以此为契机,修订站内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工作流程等,形成标准化的规章制度。

二、打造亮点,创新方式全面保护

(一)互联网+,引领潮流。顺应互联网发展潮流,在自有网站开发了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信息系统,以市指挥中心系统为核心,实现发现报告困境未成年人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网络联动。于2017年9月开通“武汉救助”手机APP公众号及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平台,在向公众宣传、展示困境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动态及成果的同时,创新困境未成年人发现报告机制,达到人人参与、随时互动的效果,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插上腾飞的翅膀。

(二)敢为人先,追求卓越。以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试点为契机,按照“以点带面,边试边行”的原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社会力量,为服务对象提供权益维护、心理咨询、教育矫治、困难帮扶、康复治疗等全方位服务,成效显著。一是城市微光创品牌。与武汉爱心天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博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合作,联合开展“城市微光”,为全市2072名困境未成年人提供政策帮扶、危机介入、教育帮扶、结对帮扶等分类精准帮扶,该项目被评选2016年湖北省十大“优秀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并入围“全国首届最具影响力社工项目”100强。二是孵化中心开先河。2016年10月,在民政部社会事务司的指导下,在全国率先挂牌成立了站内社会组织孵化中心,配齐办公设施设备,吸纳12名机构社工驻站服务,实施了一批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成为该站社会工作的一支重要补充力量。三是楚星教育扬美名。与市民政学校合作开办“楚星班”,开全国流浪未成年孩子站内办教育的先河。该班实行2个教学班和1个预科班的“2+1”的基础教育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参照中小学的常规课程。2017年9月,武汉市救助管理站“湖北省流浪未成年人教育矫治楚星班教师在给孩子们上音乐课”照片,作为武汉市十八大以来主要成就代表作,成功入围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全国“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图片展。

湖北省流浪未成年人教育矫治楚星班教师在给孩子们上音乐课

(三)创新机制,凝聚合力。为充分发挥城际间流浪未成人救助保护工作的合力,探索流浪未成年人协同保护机制, 2017年9月,武汉市救助管理站倡议并率先与上海市救助管理站签约全国首家城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联盟,倡导联盟城市建立互信协作机制、互动帮扶机制、互助查询机制、协作安置机制、风险防控机制,解决城市流浪未成年人安置难、就学难等难题,力争在合作共赢中实现破局。

三、完善机制,多措并举担当为民

(一)主动救助,接力传承。2005年起,武汉在全国首创主动救助模式。12年来,主动救助的接力棒一直在传承,每天6台车、巡查城市21条主干道、街面实现无未成年人乞讨,承诺中心城区一小时到达的主动救助精神成为武汉救助的灵魂和旗帜。同时,武汉市救助管理站还制定了三级应急响应预案,并充分考虑季节、重大活动等因素,开展了“冬季送温暖”“夏季送清凉”“春运农民工援助”等系列应急救助保障活动,主题突出,影响广泛。

(二)家暴庇护,独树一帜。2016年3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对家庭暴力法》实施前夕,武汉市救助管理站与市妇联合作,在站内女服务区内开辟了两个房间,成立了“武汉市反家暴庇护救助中心”。庇护室不仅配备了独立的房间和卫生间,配置了床位、热水、空调等设施,还准备婴儿床、毛绒玩具等,打造了一处家暴受害者的温馨避风港。庇护中心在为家暴受害者提供临时食宿的同时,还加强与反家暴职能部门沟通协调,建立健全定期会商、协同帮扶机制,为受助人员提供医疗救治、心理疏导、婚姻辅导、法律援助、安全评估、家庭调解等服务,一年来,已为50多名江城困境老人、妇女和儿童提供人身安全保障和免费、临时的庇护救助。

(三)查询甄别,比对寻亲。武汉市救助管理站现有长期滞留,难以查清地址的受助人员800人,帮助他们寻亲是当务之急:一是站内驻警协查。协调、引入公安户籍网,设置驻站警务室,随时筛查受助人员信息。对全部长期滞留人员提取了DNA,并在民政部寻亲网站上完成了信息录入、比对和推送工作;二是借助媒体寻亲。利用大众媒体受众面广、声频、影像等优势为受助人员寻亲。2017年10月4日是中秋节,湖北电视台新闻360节目当天播出寻亲专题节目后,滞站达4个月之久的一位聋哑婆婆的女儿在电视中看到自己的母亲,当夜来武汉接母亲回老家团圆;三是加入城市联盟。2017年4月,武汉加入全国跨省救助甄别联盟,利用联盟城市的区域、网络优势及对当地语言、生活、风俗等熟悉的特点,为长期滞站人员找家。2017年6月19日,该站在“全国救助机构开放日”,成功为一位母亲找到失踪的儿子,为一位丈夫找到走失的妻子。

(四)医疗救治,填补空白。针对武汉市流浪乞讨经过深入实地考察、协商、交流,2017年6月武汉市救助管理站与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市传染病医院)达成医疗合作协议,在救治中心专门开辟一层病房,按照“先救治、后结算”的原则,收治武汉街头流浪乞讨传染病人,既减少了安全隐患,也使困境群众得到了及时、有效、专业的救治,体现了人文关怀,社会的温暖,打通了流浪乞讨传染病人医疗救治工作“最后一公里”。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救助管理站)

猜你喜欢

管理站武汉市流浪
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保护对策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流浪
对标一流 坚决打赢汾河流域治理攻坚战——访山西省生态畜牧产业管理站站长杨子森
流浪的歌
流浪猫鲍勃
第十届中国足球协会第三次会员大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
给远方
浅析运输管理站的档案管理应如何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