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四向四做”锻造忠诚担当的新闻队伍
——广西日报传媒集团的实践探索

2017-12-07叶乐阳

中国记者 2017年11期
关键词:党报工作者广西

□ 文/叶乐阳

坚持“四向四做”锻造忠诚担当的新闻队伍
——广西日报传媒集团的实践探索

□ 文/叶乐阳

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作为省级党委机关报集团,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2016年“11·7”重要讲话精神,以讲话精神为新闻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坚持“四向四做”,努力锻造忠诚担当的党和人民的新闻队伍,忠实履行党报集团的职责使命,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四向四做 新闻工作者 广西日报

2016年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时,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提出四点希望:一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二是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三是要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四是要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习总书记关于“四向四做”的论述,对新闻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出了很高的标准,是锻造忠诚担当的党和人民新闻队伍的必然要求。

一、以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为根本,在众声喧哗中做立场坚定的新闻舆论“守门人”

政治方向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灯塔和航道,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是主流媒体乘风破浪永不迷航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高度,为新闻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牵住了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牛鼻子”。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我们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在众声喧哗中始终站稳政治立场,为党报定好向、把好关,当好新闻舆论工作的“守门人”。

(一)坚守党报本源,牢记“党报姓党”

伴随媒体技术的进步,近年来新闻传播的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尤其是迅猛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日益成为舆论生成的策源地、信息传播的集散地和思想交锋的主阵地。面对新闻传播多元、多向、多型趋势,我们始终不忘党报本源,时刻牢记“党报姓党”,坚持党性不变、使命不变、职责不变、品格不变。2015年5月,我们根据集团改革创新、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要求,对所属媒体提出“四个紧扣”工作理念,即新闻舆论工作必须紧扣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中心任务,紧扣国家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主题,紧扣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紧扣集团自身发展的需求。两年多来,按照“四个紧扣”要求,《广西日报》和旗下子报、子网、子刊的每一篇报道、每一块版面、每一件内容产品都充分体现党的意志和人民的期盼、反映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愿望,及时把党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声音、政策有效传播到人民群众中去,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所理解、所拥护、所支持,使党心与民意同频共振。

(二)传承红色基因,筑牢理想信念

在传媒变局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影响下,传统主流媒体一些从业人员感到迷茫犹豫,存在“身在曹营心在汉”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从根子上说是放松了理想信念教育。集团一刻也不放松队伍的政治引导思想教育。一方面完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把“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理论中心组学习活动经常扩大到集团中层正职,每年不少于四次,多时达到八次,每一个学习专题都坚持问题导向,紧密结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认真加以分析,研究解决方案,使中心组学习活动真正起到坚定理想信念,促进集团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党支部和基层队伍培训经常化制度化,坚持“三会一课”,坚持党员全员培训,今年又对集团机关党委成员和52个党总支、党支部书记进行了为期3天的集中脱产培训。我们一手抓学习培训,一手抓管理惩处,近两年对多起作风不严不实、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人员进行诫勉谈话、纪律处分、降职降级等组织处理。通过这些举措,不断引导编采队伍、干部员工排除思想干扰,抵御各种诱惑,“咬定青山不放松”,确保党报红色基因不褪色不变色,确保新闻队伍忠诚坚定跟党走。

(三)守土履职尽责,创新理论宣传

新闻舆论工作处于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第一线、最前沿,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严守意识形态主体责任。2015年5月,我们在启动集团新闻内容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就强调,内容生产的各个流程、各个环节都要把自己当作终极把关者,要提高新闻报道、媒体版面、网络页面以及各种内容产品的终极把关能力,并提炼出“四个绝不能出”——绝不能出政治差错、绝不能出标题差错、绝不能出内容差错、绝不能出重大技术差错,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做到意识形态工作不偏向、不脱岗、不塞责、不失语、不出错。两年多来,我们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认真负责和勤勉努力,确保了集团所属媒体内容产品“四个绝不能出”。同时我们还积极在内容上、形式上进行创新,使意识形态工作化深奥为浅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赢得更多受众。

例如,党媒理论宣传是一项不太容易吸引眼球、抓住人心的媒体生产内容,今年6月6日起我们重磅推出“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重要思想百人谈”理论专栏,着眼理论宣传创新,把党媒理论宣传当做项目来抓。至9月19日,集团全媒体同步刊发107篇“百人谈”理论文章,作者包括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政府主席陈武等38位副省级以上领导,14个设区市市委书记、市长,做到了广西副省级以上领导全覆盖、设区市市委书记市长全覆盖、重要委办厅局主要领导全覆盖、区内知名专家学者全覆盖。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51万字的《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重要思想百人谈》结集出版,成为全国第一本公开发行的全省性理论联系实际重大主题学习体会文集,引起广泛关注。

二、以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为天职,在媒体竞争中讲好“中国故事”“广西故事”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党报的生命线,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前途命运兴衰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闻工作者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释放正能量,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作为党委机关报,我们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作为天职,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抢占舆论高地,讲好“中国故事”“广西故事”。

(一)强化政治自觉,着眼提高传播效果

讲好“中国故事”“广西故事”,首先要有政治意识、责任意识、竞争意识。近年来,移动互联网促使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以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发展之猛、覆盖之广、影响之深超乎想象,党报主流媒体提高传播效果不但是业务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不但要有职业自觉,更要有政治自觉。

为了在媒体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我们积极拥抱新兴媒体,在融合发展中牢牢抓住内容生产这个核心环节,大量生产受众欢迎的优质思想产品、观点产品、信息产品和融媒体产品,提升党报集团的竞争力传播力影响力。近两年,我们围绕“四个紧扣”,大力推进新闻内容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出各种关乎改革发展、关乎国计民生的系列报道、连续报道、组合报道等新闻内容产品;集中实施版面改革创新,打造《广西日报》评论版、资政文摘版等品牌版面,推出《经济观察》《乡土八桂》《政闻》《创新》《开放》《光影世界》等一系列专版,实现新闻产品供给专题化、专版化、专栏化、融媒化。这些改革创新举措,提高了传播效率、传播效果、传播效益,在自媒体、商业网站嘈杂喧哗中及时发出权威和具有公信力的主流声音,打通官方、民间两个舆论场,发挥了社会舆论“定音鼓”的作用。

(二)构建新型平台,努力推动深度融合

讲好“中国故事”“广西故事”要有好的“讲台”。2016年7月,我们借鉴先进经验,结合集团媒体融合发展内在需求成立全媒体采编中心,健全集团指挥策划和采编联动“中央厨房”平台,形成“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端发布”的跨部门、常态化融媒体产品生产模式,打通了报、网、端、微。如今“中央厨房”成为集团讲述动听的“中国故事”“广西故事”、源源不断烹调端出“新闻桂菜”的繁忙之所,新闻生产力得到进一步释放。

今年初,我们又启动“广西云”融媒体生态系统建设,全力打造媒体深度融合新型平台和主流媒体旗舰。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前夕,“广西云”融媒体生态系统三大项目已经落成,600平米的指挥监测大厅、300平米的融媒体演播厅、300平米的融媒体发布大厅均已投付使用,“广西云”硬件体系与后台软件支撑技术体系顺利实现并轨运行,为把“广西云”打造成为立足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具有区域性国际影响力的融媒体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过两年多的媒体融合实践,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媒体融合度得到较大提升,广西日报法人微博在新浪微博“全国媒体势力排行榜”中长期居于省级党报首位;今年7月1日,人民网研究院发布《2017全国党报融合传播指数报告》,对全国367家党报在报纸、网站、微博、微信、入驻聚合客户端、自有客户端等6个渠道的融合传播进行了分析,广西日报在融合传播力10强榜中排名第七。

(三)创新话语体系,精心策划全媒体报道

□ 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广西云”融媒体生态系统正式上线启用,“广西云”中央厨房在北京设立直播中心,聚焦十九大盛况,运用文、声、视、图以及H5、VR等多种传播手段报道大会盛况、大会精神,访谈党代表,提升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效率、传播效果。图为本文作者叶乐阳(前排右一)向前来看望一线采编人员的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前排右二)、自治区主席陈武(前排左一)介绍十九大融合报道情况。

要把“中国故事”“广西故事”讲好,还必须在话语内容的通俗化、大众化上下功夫,必须在话语表达的多样性、丰富性上下功夫。我们以全媒体传播项目为抓手,精心策划全媒体报道,不断创新传播话语体系,以优质内容、独到观点来凝聚广大受众,提升不同类型用户的黏度。两年多来,集团先后策划实施了20多次大型融媒体特别报道,包括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团审议一周年特刊及融媒体报道,广西党政代表团赴浙沪考察学习“东学记”和赴皖豫考察学习“皖豫行思”,“奋进·广西”全区城市工作会议暨年中工作会议,贯彻落实自治区重大专题会议精神“八会盘点”系列调查报告,第13届、14届东博会报道,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报道,2017年春节“春意融融”融媒体特刊等,这些报道前后方联动、多形态传播、“多声部”合唱,实现了党报姓党坚定立场与用户至上价值追求高度契合,“旗帜鲜明讲政治”与“生动鲜活讲故事”和谐统一,“舆论导向的传播意图”与“喜闻乐见的传播效果” 同气相求,在主流人群和广大受众中起到了催人奋进、凝心聚力的积极作用。

三、以坚持正确新闻志向为靶标,在融合创新中提升人才队伍的素质能力

事业发展,人才为本。媒体核心优势是人才优势,全媒体传播需要全媒型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正确新闻志向,提高业务水平,勇于改进创新,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新闻工作者成长、成才树立了目标靶向,指明了实现路径。我们不仅做到集团领导班子不忘初心,坚持新闻理想,还带动队伍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号召大家争当改革先锋、创新能手、遵纪楷模、业务尖子,打造紧跟时代潮流、有铁一般纪律的新闻人才群体。

(一)提升政治素养,锻造核心团队

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实现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要有清晰明确的靶向目标,而这个靶标首先就是树立正确的新闻观,这是新闻舆论工作和工作者的“灵魂”“罗盘”。在舆论格局巨变、思想观念多元的当下,我们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近年来先后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知名专家教授专题授课,仅今年就举办了两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班,参加培训的一线采编人员达400多人次。通过培训使旗下各个媒体、各个岗位的采编骨干、经营骨干、中层骨干不断提升政治素养,挺起精神脊梁,造就集团发展的核心团队、精英团队,坚定地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与此同步持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大胆启用政治坚定、业务突出、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中青年编采人员进入各级班子。两年多来,三名70后、两名65后专家型、复合型、全媒型人才被提拔进入社委会班子,走上集团领导岗位;多名70后被提拔为部门主要领导或主持部门工作,通过员工强化培训涌现出的50名优秀学员进入社委会用人视野,有的被补充到一线重要岗位,有的走上了副处长岗位,在集团融合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提升专业素养,破解本领恐慌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需求和传播手段日益多样,媒体格局日新月异,直播平台、网红经济、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业态新形态不断涌现,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考验。作为新闻工作基础队伍的编辑记者,是内容生产的一线人员和中坚力量,在移动互联时代必须强化知识更新迭代,破解知识老化、本领恐慌困局,陶冶媒体融合先进理念,掌握媒体融合新的技能,努力成为全媒型新闻工作者,不仅要争当纸端的“首席”,还要善做指端的“网红”。两年来,我们把全媒型人才培养摆在突出位置,采取多种措施激励人才成长,先后举办集团青年员工强化训练班、中青年员工强化训练班、“全员全媒型”编采人员培训班,重点时政报道骨干选拔培训班,外派业务骨干到浙江大学学习培训等,培训新闻工作者300多人次,使采编人员融合意识不断增强,更加熟练地掌握全媒体传播技术。

另一方面,我们倡导以战带训、战训结合,让编辑记者在游泳中学习游泳,全面提高全媒体采编能力。如今,直播新闻、个性新闻、可视化新闻、动新闻等,已成为常态化融媒产品,微博、微信、微视频、微动漫等已成为编辑记者熟练运用的传播手段。在今年9月举行的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直播中心对出席盛会的各国政要、嘉宾进行“云”访谈,引入人工智能机器人参与互动交流,运用无人机、VR、H5等新的传播手段与生产方式,推出独家深度稿件、评论、图片图表、微视频、数据新闻、视频直播、互动手机游戏等一批原创产品,获得广泛传播,受到东博会主办方、东盟十国宾客和广大用户好评。一些记者编辑也在这些重大报道活动中脱颖而出成为“网红”。比如,今年的东博会全媒体报道中“梁小雨的东博会寻宝之旅(H5)”等个性化栏目,就吸引了大量粉丝。类似报道传播广、影响大、点赞率高,实现了主旋律、正能量有效传播和持续放大,扩大了传统主流媒体集团的受众群体和用户黏性。

四、以坚持正确工作取向为依归,在时代变迁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凝心聚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闻工作者要坚持正确工作取向,以人民为中心,心系人民、讴歌人民,发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勤奋工作、甘于奉献,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给出了新闻工作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标准答案,也明确了正确工作取向的根本依归。

(一)把人民当作报道主角

坚持正确工作取向首先要心中装着人民,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当人民的代言人,这是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我们始终把人民作为报道主角,一切工作以人民为依归,坚持引导新闻工作者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采访写稿时既要关心获取新闻事实,更要真诚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把更多笔头镜头对准人民群众;发稿编版时既要高端大气,更要多接地气,把更多版面专题留给人民群众,用群众耳熟能详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党的方针政策入脑入心。我们还通过每年“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年底总结工作开展的“今年怎么看,明年怎么办”大讨论,以多种形式开展职业精神教育,不断加强采编人员自身修养,让大家始终保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始终保持联系群众、作风深入、感情真挚的思想状态和工作状态,将思想情感融入到人民群众中去。

(二)把作品写在八桂大地

坚持正确工作取向、服务人民群众不能口惠而实不至,而要深入基层、走向生活、勤奋努力,从人民群众的视角记录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放开喉咙真诚讴歌人民,写出人民群众欢迎的精彩篇章,为党的事业凝聚民心。为了强化新闻工作者这种职业精神,我们长期坚持深化“走转改”,强调“三贴近”,要求新闻工作者走遍八桂大地的山山水水、角角落落,到基层单位、到生产一线践行“走转改”,真正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动真情,采写“接地气”“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报道,做到哪里有人民群众,哪里就有我们记者的身影;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我们的全媒体报道。仅今年以来,集团派出多批近百名记者,先后开展以“新春走基层”“脱贫攻坚·共圆小康”“蹲点六县看脱贫”“一线抗洪报道”等10多个“走转改”专题采访活动。在“蹲点六县看脱贫”采访中,7名记者分别深入6个贫困县(区)蹲点10天,住农家院、吃农家饭,干农家活、写农家事,镜头聚焦农民,笔头书写农民,把普通百姓作为报道主角,并采取全媒体传播方式,采写发表了一批优质新闻作品,这些新闻报道写人真实鲜活、立体丰满、可信可学,写事接地气、有情怀、暖人心,群众爱看,上级满意。

(作者是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广西日报社社长、总编辑)

编 辑 张 垒 leizhangbox@163.com

猜你喜欢

党报工作者广西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