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建设导向下高校实验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2017-12-06管宏宇贺薇

决策探索 2017年22期
关键词:路径研究双一流

管宏宇 贺薇

【摘要】 “双一流”大学建设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点任务,在此基础上,本文着眼于一流的实验室队伍建设目标,从高校综合改革的视角出发,以人事制度改革为主线,通过对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全面推进从强制性的硬管理向激励性的软管理转变,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以“多维度激励”机制为突破口,从“选人、用人、育人、留人”四个方面,设计一套能够把好“入口关”“使用关”“培养关”和“考核关”的“全过程”激励机制,从而激发队伍活力,打通实验室队伍发展通道,促进人事有序流转,使实验室队伍与教学科研队伍相互支撑、相互协同,共同服务于高校办学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双一流”;实验室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在高等教育从以规模增长为中心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转变的改革过程中,高等教育质量对实验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实践教学也由此上升到了更重要的位置。在“双一流”大学建设的背景下,高校不仅需要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作为依托,更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实验实践教学团队作支撑。在“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影响下,尽快建立一个完善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的管理机制,打造一支结构合理、高效稳定的实验实践队伍,对提升高校实验教学质量和科技创新水平显得极为迫切。

一、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为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国家长远发展基础,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是继2014年教育部启动部分本科院校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变后的一大重要策略。在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明确指出,要全面启动“双一流”建设,分布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重点建设,旨在“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

建设一支高水平实验教学队伍是“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客观要求。《方案》明确指出了通过建设和发展,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一批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并有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的总体目标。为了实现该目标,《方案》提出了五项基本任务和改革措施。在五项基本任务中,无论是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还是成果转化都离不开一流实验室作为支撑和载体,而高水平的实验教学队伍则是一流实验室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是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的重要基础。

二、高校实验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根据承担任务不同,实验室队伍可分为实验室主任队伍、实验教师队伍、实验技术队伍和实验室管理队伍4支队伍。这4支队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一支队伍的缺失或不足都会影响到整体效能的发挥。目前,高校实验室队伍普遍存在年龄老化、青黄不接的现象,年龄结构不尽合理;实验室队伍专业面窄、知识老化,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实验室队伍学历不高、业务水平不够,学历结构不尽合理。这三大指标呈“橄榄型”的形态,并没有构成一个合理的“金字塔”形梯队,难以发挥实验室的团队作用。

(二)队伍地位不高,缺乏稳定性

长期以来,实验教学处于从属地位,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配备等方面建设滞后,缺乏明确的质量目标。虽然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校对实验教学工作比以前有所重视,但远未达到应有的程度,实验教师队伍在福利、待遇、师资培训等方面与任课教师存在极大差异;实验室教师队伍作为教辅人员,从学校管理层面上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部分实验队伍人员甚至有“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相对于理论教师、科研教师,其工作内容和要求相对单一,待遇偏低,发展和晋升空间受限,学校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有力的措施,导致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人员流动性大,高素质人才不愿进、留不住,队伍稳定性较差。

(三)实验技术人才专业技能不够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教育科研事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增加,大型贵重设备的原值和数量得以快速增长。2015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4169.9亿元,比上年增加1154.3亿元,增长8.15%,较“十二五”初期翻了一番,支出规模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然而,由于部分高校实验技术人员专业技能不高,对于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高端使用程度远远不够,只能进行常规、简单的数据测试,更无法对数据进行解释和剖析,严重影响了设备的先进功能在教学和科研中的充分发挥。

三、加强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的路径研究

实验室作为现代大学的心脏,在提升整体创新能力、抢占知识经济竞争制高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反映了高校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而实验室建设水平的高低除了要拥有先进的设备资源及完善的管理体制外,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支结构合理、 技术一流的实验师资队伍。高校实验室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产出重大原创性成果的重要场所,特别是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内外竞相发展的背景下,建设和发展一流的实验基地、培育一流的人才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一)改革构建以绩效为核心的实验室队伍评价机制

开展以绩效评价为基础的校内津贴制度改革,按照“两级管理、自主分配、责酬一致、绩效导向”的指导思想,将实验室队伍建设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同步设计、改革津贴核拨办法,合理设置核拨标准,加强绩效评价和岗位履职考核。建立健全“岗位明确、责权一致、科学评价、合理流动”的人事管理体系,对教学科研队伍、实验室队伍等各类人员打通设置岗位,明确职责,发挥不同类型人才的专长,重点考核其对学校发展的核心贡献度,全面推进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促进有序流动,激发学院办学活力和引人、用人的积极性,调动各类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二)建立以平台为依托的实验室队伍整体建设管理机制

根据功能任务不同的侧重点,将实验室分为教学型、科研型、公共服务型三类平台。教学型实验室以人才培养目标—实验项目设计—功能平台建设为主线,按一级学科/专业大类的基本模式,整合构建教学实验中心;科研型实验室主要围绕学科建设和重大项目需求等;公共服务型实验室主要面向公共和多学科共性需求,跨学院、跨学科。根据平台建设发展目标,围绕规模化、专业化、梯队化,以平台为依托,由平台统一建设和调配管理,避免实验室队伍分散建设、破碎化管理,建设一支与教学科研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稳定、高效的实验室队伍。采取分类管理、多元化用人的团队模式。根据岗位职责特点,明确各类岗位职责和上岗要求,将实验主任岗、实验教学岗、实验技术岗和教学科研队伍打通建设,固定与流动结合、专职与兼职结合,实行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同时吸纳研究生参与实验室建设和管理,鼓励高层次人才和青年教师进入实验队伍,优化队伍结构,提升队伍水平。(如图1所示)

(三)建立一套良性循环的“全过程”实验室队伍管理体系

从“选”好人、“用”好人、“育”好人、“留”好人四个方面,设计一套从职业准入。竞争择优,打通晋升通道,把好“入口关”→分类管理,柔性用人,提供政策扶持,把好“使用关”→以人为本,学习为基,加强业务培训学习,把好“培养关”→目标管理,优劳优酬,提高地位认可,把好“考核关”的“全过程”激励机制,拓展实验室人员的职业发展空间,提高认同感,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良性循环的实验室队伍人事管理体系。(如图2所示)

四、结语

实验室队伍建设是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有力保障,是开展科学研究及创新成果推广的主要力量。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应该更加重視实验队伍的建设,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激励等方面的改革,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管理规范、人员稳定的实验技术队伍,从根本上助推“双一流”大学的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升菊.以一流实验室建设推动“双

一流”发展[J].科教文汇,2016(8): 51-52.

[2]黄永琴.实验队伍建设模式改革的研

究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4): 156-158.

[3]徐晓钟,徐小军,杨潮.高校实验队

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5(7): 50-51.

[4]国家统计局.2015年全国科技经费投

入统计公报[z].2016.

[5]吴兰兰.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与实践

[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1): 168-170.

{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综合改革视阈下基于激励理论的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研究”【高学会(2016)11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路径研究双一流
哈尔滨新区对外开放路径研究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高校校企合作中构建第三方平台的路径研究
保定市基于PPP模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双一流”为“青椒”打造更大舞台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