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深入浅出”
2017-12-06吴万峰
吴万峰
摘要:“深入浅出”的语文教学,能通过开放式课堂、探究性学习,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
关键词:语文教学;“深入”;“浅出”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127
语文教学怎样做到“深入浅出”,是一门艺术,对教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做到钻研教材“深入”,处理教材“浅出”。“深入浅出”的语文教学,能通过开放式课堂、探究性学习,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
一、把握教材要深广
在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课文时,大家认为难教。一是写作背景与学生相差久远,“国联”“他信”“自欺”等内容,学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所云。为此,笔者花费了大量时间,查找了不少资料,阅读了有关课文的许多知识:如作者鲁迅一生的经历、思想历程、作者的写作缘由、鲁迅杂文及其特点,驳论文的写作,本文在这一单元、在这一册的重要位置等。其次,本文语言犀利如刀,字字含情,句句有意。要引导学生理解,教师不仅要理解通彻,还必须找到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最易最好的方法。为此,笔者对课文反复咀嚼,从字词到篇章,仔细揣摩,反复琢磨,问个究竟,明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如:文中出现多次的“脊梁”、最后一段中的“脂粉”“地底下”等词句,学生理解起来肯定有难度。为此,笔者查了很多资料,从本义到深层含义,并对怎样突破这些难点等问题一清二楚,做到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让学生在学习中分析综合、质疑问难。
二、钻研“参考”要深透
《教师教学用书》是与教材配套的、教师备课的主要参考资料,功能齐全、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因此,教师在教学前要读好每课的“教学要求”“教材说明”“教学建议”和“参考资料”。它一方面可以缩短我们的备课时间,另一方面则为我们提供了执教或备课的参照。如果我们在读好教材的基础上,先独立进行教学设计,然后再与《教师教学用书》进行对比,发现教材的优势与不足,兼顾本班学生的差异,改进自己的设计思路。那么,我们的教学设计将更加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更能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研究教参就是“挖井”,不是“挖坑”,更不是草草地“巡场”一周,即告完事。“挖”出清泉,学生才会尝到甘甜。通过钻研获得独自解读、自我认知,然后再广泛参阅有关资料,形成自己的解读结论。换言之,就是在于透过平面的文本和资料,深入探究文本的中心、主题,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探究作者的思想脉络、探究作者的文化主张、探究作者的价值观念、探究生活环境……简单说,就是深入了解作者的生活及创作,深刻把握作品的内在意蕴,独自做出个性化、科学化的思想、艺术解读,与作品、作者融为一体,化为我有。如此,就为教师在课堂中信手拈来、挥洒自如打下基础。
例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课文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本文教学不能着眼于驳论文的问题教学上,引导学生弄懂课文是关键。明确了这些,就能准确把握文章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思路,教与学的方法。
三、了解学生要深入
钻研教材时把学生的现状和潜能深入了解清楚了,才能把教学目标定位准确。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既要“跳”,又要够得着,才能把学生变成一种有利于教与学的资源加以利用。在这一点上,课堂问题的设计是重中之重。有不少的课堂,正是因为教师的问题设计得不合理,课堂上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常常出现冷场的局面。笔者认为,问题的设置,应遵循“精准”的原则,怎样设计学生才能明白提问的意图,怎样提问学生才能更容易切准课文内容,怎样提问才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另外,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会遇到哪些问题?教师怎样引导学生解决?学生对重点词句、课文内容理解能有多深?这些都需要教师认真思考,做好应对。这样才能与学生站在同一平台,这样的备课才会符合教与学的实际。
语文教学,“深入”不易,“浅出”更难。“深入”需要水平,需要功底;“浅出”更需技巧,更需智慧。语文教学,不是教师个体对作品的“深入”和“独享”,而是将自己的阅读成果与学生群体的分享,让学生也能“深入”其中。但学生认知、阅历、见识之差异,其“深入”的难度远比教师要大,所以,教学的“浅出”就显得异常重要。所谓“浅出”,就是要设法让平面的文本立体化,白纸黑字色彩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惟有如此,才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分享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1.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会“浅出”。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这是学生学习新知、认识事物的规律,也是我们处理教材中必须遵循的规律。在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课文时,笔者依次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1)鲁迅先生为什么写了这样一篇文章?提出此问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写作本文的缘由及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比直接说“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作者的写作缘由及本文的时代背景”,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国人有自信力吗?有。既然中国人有自信力,鲁迅为何要发出这样的质疑呢?学生会带着疑问走进课文。(2)鲁迅是怎样批驳这种悲观论调的?这一问题的提出,是为了引导学生弄清课文的写作思路及鲁迅智慧的呈现。(3)鲁迅对这些人持怎样的态度?此问的提出,目的是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深刻含蓄、极富嘲讽意味的语言,了解鲁迅杂文的语言特色。(4)你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还读出了鲁迅怎样的思想情感?提出此问,是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品味鲁迅先生满腔的忧患意识、强烈的爱国情感,领悟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至高境界,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感。(5)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引导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明确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思想情感,不露痕迹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2. 抓句扣词、与文本对话能“浅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使对话有深度,课堂有厚度,选择对话感悟点就至关重要。“抓句扣词”,有时抓的往往就是文中看似平常的一句话、一个词。在教学本文时,笔者着眼于这样几个重点词,即“他信力”“自欺力”“笼罩”“脊梁”“状元宰相”“地底下”,因为把这几个词的含义弄清楚,理解深透了,课文的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思想情感,也就露出了字面,露出了文本。
3. 寻到那“一发”就“浅出”。牵一发而动全身,那“一发”找的精准,就会达到长文短教,化难为易的目的。如,在上鲁迅的小说《故乡》一文时,分析杨二嫂的形象,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杨二嫂到鲁迅家来干什么的?由這一个问题层层追问,顺藤摸瓜,学生一下子就由事到人物性格、到作者感情,弄了个明明白白。
当然,要做“深入浅出”,还包括师生对课文有感情的朗读。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怎样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其受到美的熏陶,培养他们的语感呢?余映潮前辈给我们做了示范。教师课前的朗读功课要做到位,才能以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的情感,使语言文字变为鲜明的形象或场景,让学生虽在教室之中,却有身临其境之感,与教师、与作者、与书中人物产生共鸣。只有这样,孩子们受到的教育才会是深刻的,终生难忘的。笔者在教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课文之前,默读、轻声读、感情朗读课文,不下二十遍,一直读到大家满意为止。只有自己的朗读有感染力,能指导学生“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也只有这样,才可以调动学生对难学难懂课文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深入浅出”。
何为“深”,怎样“浅”,“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做一个“深入浅出”型教师,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虽然难,但要知难而进,不懈追求。语文课堂教学达到“深入浅出”,确实是一种高的境界,需要教师努力锤炼自己的功底,增加自己的智慧。同时,在教学中,力避照本宣科的“浅入浅出”、高深莫测的“深入深出”和忽悠显摆的“浅入深出”。这样,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就会轻松一点,每节语文课的收效就会更丰硕一些。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