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评两备”式集体备课模式初探
2017-12-06张莉��
张莉 ��
一直以来,我校致力于学生评价体系项目的实践研究,并以此促进教师的教学研究,促进学校建设教师学习型团队。“一评两备”是我校以学生学业研究促进老师教研文化研究的一个项目。“一评两备”,“评”,指的是我校实行的学生学业“月质量监控”项目。“两备”,指的是我校高年级语文备课组以学校“月质量监控”为中心,探索出的“单元常规备课”和“主题特色备课”备课模式。学校语文组以“常规+特色”的集体备课模式,大力推行“一评两备”的特色备课方式,巩固教研活动流程,增强教研实效性,以研修的形式促进教师在教材解读、课堂教学等方面的能力的提升。笔者将结合学校研究实例,阐述我校以学生学业评价研究为基础,探索出“一评两备”这一校本教研机制的实践过程。
一、 “一评”:“月质量监控”项目的运作与推进
“月质量监控”项目是我校从2011年开始,以“班向红特级教师工作坊”为龙头,以公园路小学为基地开展的学术研究项目,研究重点在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和学生学业评价的研究。
1. 项目实施的背景:当前单元检测的弊端:统一定制单元测试卷,缺乏个性;测试卷与教学脱离,针对性弱;测试内容缺乏系统与综合性;测试次数多,不利于教师与学生的减负。
2. 项目改革内容:(1) 以语数两门学科为试点,改革单元评价方式。(2) 将每个单元监测改为两个单元监测一次,每个月月底实行监测,命名为“月质量监控”。(3) 内容由原来的综合考核改为分项考核(语文学科每学期是四次月监测+两次习作监测,月监测集中精力对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的考核,习作监测结合学校的相关活动以及本学期习作的要点进行。)(4) 命题人员由学校骨干教师担任,继而带动、提高所有教师科学命题的应知应会能力。
3. 项目人员的确定:本土化原则和专家引领原则相结合;骨干导师与骨干团队成员相结合。
4. 命题六大流程:制定教学计划→进行专题学习→团队承担命题→组际交换审阅→专家修正提升→审核定稿印制。
5. 实施四大特点:定时检测、分项检测、流水阅卷、大组反馈[教研组分工做好质量分析,写出卷面分析(从试题分析、答题情况、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分析),确定主题在大组教研进行汇报。]
6. 项目优势和取得的成果:月质量监控促进了教师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发展,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促进了教研活动及集体备课的有效开展。更重要的是,“月质量监控”项目促使备课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经过四年实践,“月质量监控”项目成果斐然,在城中区精品教研展示活动周中,得到市教科所、城中区教育局的高度首肯,部分兄弟学校与我校合作,共同研究开发该项目。
二、 “一备” 流程化, 确保集体备课高效
“一备”,指的是基于教材解读的常态单元课的常规备课。学校为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全面落实减负工作,提高教研质量,以“月阶段质量监控”为中心的教研活动模式,现已形成的“四模块”连贯式常规教研流程模式,重点对教研活动实行跟踪制。
每月四次的教研活动安排分别如下:
1. 教材分析,集体备课。
确定中心发言人→单元教材分析→开头课教材分析→聚焦问题讨论→教案生成。
2. 聚焦课堂,课例研究。
确定研究主题→确定执教人→研究课展示→课例分析讨论→修改教案。
3. 作业研究,错因分析。
搜集作业错题→汇总错误类型→寻找解决策略→改进教学。
4. 大组汇总,质量分析。
汇总试卷数据→确定分析主题→反思课堂教学→形成分析报告→大组汇报提出要求。
规范的教研活动,使我们的教研不再流于形式,带动了老师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教材分析、课堂实施、课后反馈、学生辅导,老师们能基于学情去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规范了教研活动的可操作性。每个主题涉及教研的不同方面,第一模块侧重于教材分析;第二模块侧重于课堂教学;第三模块侧重于学生辅导;第四模块侧重分析反思。这样,主题鲜明、目标明确、操作明晰的“四主题”教研模式引领老师教学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学校采用示范引路的方式,通过教研组示范点将各个流程进行了开放展示,促进组际之间的交流,更好地提高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我们具体来看看在第一模块“教材分析,集体备课”的主题教研流程图:
1. 主备、初备→中心发言人针对要备课的内容事先进行备课。
2. 单元教材分析→整体把握单元教材,勾连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3. 开头课教材分析→寻找开头课的同类教材进行对比,明确教材各环节编写的意图。
4. 聚焦问题讨论→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寻找策略。
5. 教案生成→形成初步的教学设计。
在流程化的集体备课中,先有教研组内成员作为中心发言人,对所要备课的内容进行主备。主备教师根据《单元教材解读表格》,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年级目标,对单元教材进行分析,与本年级需要进行的能力训练点进行勾连,明晰本单元每课的训练点。分别从“单元主题、单元教学目标、教材解读、依标扣本确定本课的训练重点、重点环节教学策略设计、单元聚集问题讨论、教研组长小结”来进行教材解读,探索改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当主备教师拿出初步的教材分析方案后,便可在组内进行教材分析。同时,将本单元每篇教材进行对比,明确本单元每篇教材之间的编写意图,根据预测学生情况,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聚焦问题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最后形成初步的教学设计。
在流程化的“一备”集体备课过程中,备课组力求抓实、抓细,做好教学常规工作,确保教学质量稳中求进。
三、 “二备”特色化,提高集体备课实效
“二备”,指的是基于“月质量监控”出现的问题,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主题微型课”特色备课。高年级语文备课组在立足常规“四模式”教研的基础上,开展了以“有效质量监控+有效教学评价”引导教学提升的校本研修活动,探索具有“公小”特色的校本教研机制。
1. “二次备课”的操作步骤。
聚焦问题(汇总数据、分析原因)——反思“一备”(主题训练点设计)——“二备”课例(主题微型课)——讨论交流(延伸思考)
2. “二次备课”的特点。
(1) 主题式备课“四步骤”:汇总数据——分析学生未达成能力——反思教学——确定主题。例如,在教研活动时,我们的六年级语文老师在刚刚进行完的“第一阶段质量监控”中,发现学生试卷失分严重的题目后,深入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發现这些问题统一归为“揣摩文章内涵,读懂人物内心”上的能力缺失,而这恰恰就是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训练项目之一。于是,教研组开展以“提高学生揣摩文章内涵,读懂人物内心”阅读能力的主题式集体备课。(2) 针对性强。教学点和教学设计立足于提升学生的专项能力:概括主要内容能力、品析词语能力。(3) 课型摸索。“主题语文综合学习微型课”:识字写字能力课、阅读概括能力课、品析词语能力课……(4) 教研整合。备课组教师们利用“月阶段质量监控”资源,对监控试卷中学生呈现的问题,科学地进行质量分析,从中读懂学生所需——第四模块教研侧重点。然后,指导教师对教材进行再次研读,再次设计教学——第一模块教研侧重点,将“四模块”教研中的第一模块与第四模块进行有效整合。
以“一评两备”为主体的团队研修,集备组教师集体行动,骨干教师带头设计课例,集体评议,同伴互助,追问教师的教材解读,追问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切切实实地解决了教学中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的问题,把“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的理念演绎得生动具体。
综上所述,“常规+特色”的教研模式研究,有效提升了备课组教研活动能力:老师们的教材解读能力得到了提升;推出了极具针对性的“主题语文综合学习微型课”,探索研究“二次备课”的不同课型,通过摸索一堂堂颇具特色和有实效性的“二备”课,切实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促进教科研一体化发展。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公园路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