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朗读成为阅读教学的一种美丽

2017-12-06潘晓梅��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7年11期
关键词:桂花文章老师

潘晓梅 ��

一、 启发学生从课文的题眼设疑

质疑是创新的起点,质疑是思維的火花,质疑是进步的阶梯,质疑是成功的关键。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学生质疑是至关重要的。读书有疑源于思,这是思维的结晶,也是智慧的明灯。带着问题朗读,会让学生有一种探究的动力,从而发掘他们的潜能,激发朗读的欲望,启发他们去寻求文本所蕴含的魅力。如在教《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刚开始我就让学生自己读一遍题目,学生一板一眼地齐读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然后,我问学生:“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一声令下,一个个小脑袋攒动起来,同学们纷纷举起小手,各种各样的问题接踵而至:他为什么要励志学画?他在哪儿学的?他学的过程怎么样?他最后有没有成功啊?看到学生们的情绪被调动了,我又接着问:“你们觉得课题应该怎么读?”这时学生明白了,再一次齐声朗读课题,我分明听到了一个励志学画的、决心坚定的徐悲鸿,学生们的铮铮声音响彻整个教室。

这样的从题眼设疑的文章还有《郑和下西洋》,学生会根据题眼,提出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经过怎样?一路顺利吗?结果如何?有什么伟大意义吗?《大作家和他的小老师》一文,学生根据课题就会自然而然地想知道:大作家是谁?小老师又是谁?为什么大作家会有小老师?小老师教他什么?……这种带着问题去读的阅读模式,会使得文章脉络清晰,整体感强,学生印象深刻,情感容易得到发挥。发现在阅读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学生只有通过发现,才能读进去,品出味;只有发现才能读得深,悟得透。发现要从课题开始。

二、 诱发学生从重点的句子领悟

李昂老师在《语言之美》一书中说:“语文,是文学中精挑细选的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一朵朵芳香四溢的奇葩。为学很美,语言至美!”如何让学生领悟“语言至美”呢?

在教学琦君的美文《桂花雨》时,我用具体真实的桂花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桂花的芬芳,再紧紧抓住文中几个动词“铺、抱、摇”,通过诵读,让学生反复体会“摇花乐”。对于重点的句子“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为了让学生能再现当时的动人场景,感受自己记忆深处被细雨淋湿的画面,同学们畅所欲言:细雨淋湿了头发,飘洒在脸庞,浸透了脖子、衣服、小手……有一种凉飕飕、湿润润、软绵绵、痒酥酥的感觉,像母亲的手轻柔地抚摸你,像嫦娥仙子牵引着你,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仿佛再一次被唤醒。同学们一个个如痴如醉,仿佛自己就是那个在桂花树下摇桂花,享受桂花雨的那个小姑娘,身临其境。他们读得是那么痴,那么醉,那么美!

朗读之于语感教学简直就像歌唱之于音乐课。用心用情地朗读,你会和作者产生共鸣,仿佛已经置身于作者描绘的那个场景,你能深刻体会到那就是你要表达的情愫,好像是一次内心的洗礼,又似一次灵魂的新生。

文章不是无情物,它在交际运用中,必然伴随着人的思想感情。教师必须让学生感悟文章的人文因素。文章结尾有一句话,母亲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它表达的是母亲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这是文章的难点。起先,学生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意思:对家乡金桂的不舍。后来,我介绍琦君和母亲离开家乡浙江,移居台湾,后又移居美国的生活经历,学生仿佛明白了,领悟了其中的含义。这时,我及时拓展,问学生当一个身在异乡的游子思念故乡时,我们应该如何劝慰?学生立刻齐声朗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仅复习了前文,而且对本文也是一种很好的诠释,同时又是一种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渗透,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能忘记生你养你的家乡和祖国。在这种浓浓的亲情渲染中,学生被深深地感动了。全班默默无声,于是,我又播放了余光中的《乡愁》视频,让他们的认识得到升华。学生再一次诵读的时候就会豁然开朗,产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顿悟。

三、 激发学生从设置的情境想象

在情境中正确流利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达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并得以提高。这是师生情感“碰撞”的结晶。这样,学生很容易从感情上去接近教师,与之思维产生共鸣,收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

记忆深处一直记得这么一课:我的小学老师给我们上《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开始范读,“天冷极了,外面下着雪,又快黑了……”伴随着一阵舒缓的音乐……入情入境,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随后,她指导大家朗读,我们反复朗读了几遍课文。老师问我们,还需要讲吗,我们齐答:懂了,不需要讲了。这时,我终于理解了,这里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已融进了教师的“教”,正是在教师的催化下,学生才在此时此刻与文本发生独特的共鸣,学生才能“热泪盈眶”地体味了作品的“滋味”。这一课仿佛就在昨天,历历在目。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有不少“空白点”。这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极好机会。“入境动情”的开讲能一下子抓住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

《但愿人长久》一课,融合着作者丰富深挚的感情,文章朴实,充分体现了对远在他乡的亲人的思念及美好祝愿。在导入新课时,我播放了那首由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改编,王菲唱的《明月几时有》。歌声娓娓道来,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几十颗躁动的心静静地走进了诗人的世界,随着婉转凄美的歌声升腾跌宕,他们在细细地感受诗人的心声,品味无限的思念……学生置身于教师创设的这种特定的情境中,带着一种久违的审美期待,很快就找准了读文章的基调,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学生产生新的审美追求,主动去寻美访胜,采撷珍宝,从而潜入文章所构筑的内部世界,领悟文章所营造的美学意境。

《寻隐者不遇》一诗,诗文意思简单,为了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其中蕴含的意境,我事先准备好歌谱,模仿《明月几时有》,把诗文当成歌词填进去,然后声情并茂地唱起来,学生听着很受感动,情绪顿时高昂起来,简单的诗歌顿时变得丰富起来,静止的图画立刻变得生动起来,仿佛看到了诗人和童子在松山下的对话,诗人得知隐者不在,遥望深山的失望跃然纸上。在悠扬的葫芦丝伴奏中,他们或凝神静思,或托腮皱眉,浮想联翩,蠢蠢欲动,一个个小声地哼唱起来……呆板的诗歌活泼了,枯燥的画面灵动了。学生不仅仅学会了一首诗歌,而且还学会了一支美妙动听的乐曲!

《大江保卫战》一文中,在指导朗读“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一句时,我先让学生齐读一遍,“你们读出这句话的气势了吗?”学生纷纷摇头,此时,我打开事先准备好的激昂的《黄河大合唱》作为背景音乐,在磅礴气势的感染下,学生渐渐身临其境,表情丰富起来,情绪也高涨起来,随着音乐放声朗读,一遍、两遍、三遍……以音乐为伴奏背景,学生声情并茂地演绎了一场动人的诗歌朗诵,直到音乐停止,他们还意犹未尽。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语言是人类最微妙的教育工具。”在读书声中再现美文的情境,倾听作者的心声,感悟文本传达的哲理。我看到了语文课堂的另一种别样的美丽,是那么质朴,那么本色,那么怡然自乐,那么富有语文味!

(作者单位:南京市六合区城西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桂花文章老师
桂花
做桂花糕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桂花蒸
打桂花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