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教学设计及评析
2017-12-06全柳芳��
全柳芳 ��
一、 情境导入,赏四季
1. 小朋友们,喜欢郊游吗?让我们一起坐上小火车,去大自然妈妈的怀抱里尽情游玩,好吗?(师逐一出示四季风景图片)大自然妈妈家里有四个兄妹,你认识吗?(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2. 这四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3. 引导概括,板书课题:四季。
4. 这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薛卫民的一首小诗,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诗,开始我们的四季之旅吧!
【评析】上课伊始,教师创设情境,新课在学生饶有兴趣的郊游中缓缓拉开序幕。在联系生活经验,交流各自喜爱的季节之后,教师引导同学们适当概括,出示课题后又自然开启四季之旅,使教学在浓浓的情趣中悄然展开。
二、 多渠并进,读四季
1. 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认真看书聆听。
2. 学生充分自读,要求做到:一读,咬字准确,声音响亮;二读,读通句子,读得流畅。教师巡视指导。
3. 检查初读情况。小朋友们,小火车开进花园啦!请大家擦亮眼睛看看大树上的生字宝宝,喊喊他们的名字,和他们交朋友吧!
(1) 出示生字进行认读,引导对比字音,归类识记,巩固朗读:
① 双拼音节:春chūn、青qīng、蛙wā、弯wān、就jiù、冬dōng
② 三拼音节:尖jiān 、说shuō、夏xià、天tiān
③ 整体认读音节:四sì、是shì
(2) 引导学生用“加一加”“比一比”“换偏旁”“猜谜语”等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3) 读一读,说一说。
草芽尖尖草芽尖尖
荷叶圆圆荷叶圆圆
谷穗弯弯谷穗弯弯
菜花
苹果
4. 多种形式练读诗文,引导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5. 交流,教师小结:这首小诗句式整齐,语句押韵,读来琅琅上口,很有节奏感。
【评析】这是一首情感性较浓的儿童诗。教学伊始,老师在美妙的音乐和画面中绘声绘色地朗读,能迅速让学生陶醉其中,激发其读好课文的强烈愿望。其次,教师立足儿童学习能力发展的起点,关注伙伴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之初,教师给予“两读”“三听”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相互帮助、取长补短,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就能慢慢培养起来。再者,结合学生刚学完拼读方法,教师有意识地将生字按照双拼音节、三拼音节、整体认读音节归类强化识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巩固拼音知识的同时,明晰学生对全诗押韵、富有节奏的特点的认识。
三、 丰富想象,赏四季
1. 品读第一句。
(1) 指名朗读,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看图,思考:怎样把句子读好?
(2) 交流,教师相机贴图。
(3) 引导想象:我们郊游的小火车来到了春天。春风吹拂,小草从地里钻出了尖尖的脑袋,他会怎么说呢?
(4) 学生加上动作,配合音乐画面自由地演读。
(5) 拓展想象:小朋友们,春天还有哪些景物,他们会对谁说话呢?
(6) 练习创编诗句:
,
他(她)对说:
“我是春天。”
2. 品读第二句。
(1) 自由朗读,看图促进朗读。
(2) 指导多形式练读,着重引导读好荷叶自豪的话语。
(3) 练习创编诗句:
,
他(她)对说:
“我是夏天。”
3. 品读第三句。
(1) 轻声朗读第三句,边读边想:这一句和前面学过的两句有什么不一样?
(2) 学生交流:这一句加上了谷穗的动作“鞠着躬”。
(3) 尝试加上动作,体会朗读。
(4) 角色采访:小谷穗,你为什么不停地鞠着躬说话呢?引导学生想象谷穗成熟的样子,相机品味他们谦虚、有礼的内在品质。
(5) 练习创编诗句:
,
他(她)(动作)说:
“我是秋天。”
【评析】在情境中对话,是以上环节的亮点所在。在语言情境中,教师紧紧抓住第三句与前两句话的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关注谷穗的动作,在角色对话中体会作者抓住谷穗成熟的特点,将诗句写得生动、优美,并通过适度拓展和延伸练习,使句式表达及时得到运用。
4. 品读第四句。
(1) 指名读,相机指导加上动作朗读。
(2) 引导体会:“顽皮”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它换个词语吗?(调皮)
(3) 情境中引导质疑:小朋友,我们的郊游小火车开到了冬天,这里寒风呼啸、雪花飘飘,人们都冻得瑟瑟发抖,为什么雪人还这么神气呢?(引导体会雪人的调皮、可爱,积极向上)
(4) 练习创编诗句:
,
他(她)地说:
“我就是冬天。”
【评析】学贵有疑。在情境体验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提出心中的疑问。在质疑、释疑中进一步体会蕴含在文字背后的情感内涵,使教学呈现一种“向上、向善、向雅”的美感,让学生对语言文字之美有了初步的感知。
四、 拓展延伸,创四季
1. 小朋友们,我们快乐的郊游活动即将结束了,这一路上,大家看到了一年四季的景物,品读了美丽的小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分享各自的收獲吧!
2. 学生分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各类与四季相关的词语或图片,选择学到的表达形式尝试创编小诗。(可以说一说,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画一画)
3. 分小组展示创编成果,师相机评价并指导修改。
【评析】学习语言是语文课的根本任务。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习得语言的表达方式,并通过课前的资料搜集、创作图画等,使言语形式得到有效的拓展训练,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语文之美、表达之美。
(作者单位:太仓市城厢第四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