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小学高段校园生活情景的人文素养研究
2017-12-06吴楠
吴楠
【摘要】人文底蕴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班主任对学生人文素养的习得、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班主任必须把人文教育嵌入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在班级工作中善于突出人文教育的主题。创造条件,营造氛围,把人文素养的培养作为工作的一个最重要部分。班主任如何在小学高段校园生活中进行人文教育?如何嵌入日常生活?本文试从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班主任;校园生活;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其中,人文底蕴这一素养是文化基础的重要内容,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特级教师、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杨振峰认为,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先天遗传所得的,而是需经过后天教育习得的。笔者认为,班主任对人文底蕴的习得、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班主任必须把人文教育嵌入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在班级工作中善于突出人文教育的主题。创造条件,营造氛围,把人文素养的培养作为工作的一个最重要部分,从更广阔、更深远的核心素养层次上为人生观的树立奠定基础,在不断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人文教育的理论支撑是什么?在小学高段校园生活中如何进行人文教育?如何嵌入日常生活?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理论依据
(一)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产生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代表人物有马斯洛(Maslow)、罗杰斯(Rogers)、康布斯(Combs)和阿莫德(Amold)等。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教育理念、师生关系、学习理论和教学评价等方面都进行了较为具体的描述。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要让学生成为世界公民;在教育过程中要开发学生的潜能,注重人性的完美和人格的完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用真实、对个人的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的态度,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情感教学理论
胡适于20世纪初将杜威的实验主义哲学和教育思想传入中国,引起国内教育人士对相关问题不断深入的研究。情感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观和人生观,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和情感教学理论都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不仅强调发展学生的智力水平,也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为自信、勇敢、主动、学习动机等积极的因素会对语言学习产生直接的或潜在的影响。因此,教师除了传授知识,还应注重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品格、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够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
二、嵌入学生校园生活情景的人文素养的策略
(一)聆听人文讲座
人文讲座,每周一次,分为中国文学史、西方文学史和特约专家文化讲座。内容以中西文明史为序,进行经典阅读,中国文学从《诗经》《论语》到《红楼梦》,西方文学文化则从古希腊神话到现代主义兴起,形成中西方文学文化100讲,中西文学交叉对应。人文讲座关键词:(1)人文、立意所在,包括自己在内现代人可能特别欠缺的;(2)阅读,阅读伴随的人生才是立体的、丰富的,也才会使讲座构成时代、作品、作者、读者(师生)间的多重对话关系,构成动态的永远未完成的状态——人生的戏剧呈现状态,这本身就是一种无以言说的美;(3)“人类文明文化视野”,文学作品是主体,但不是全部。讲座立足在中西文化视野中,使我们的阅读有更高的品位,直至人文的积淀。
(二)实践人文行走
人文行走,分为视频人文行走、本土人文行走和外省人文行走。视频人文行走,配合讲座进行。例如配合文学作品,讲到《红楼梦》,可以组织学生,实际观看电视剧红楼梦,让学生更形象的理解。本土、外省人文行走,家长协助,假期组织。例如重庆特殊的抗战文化、码头文化、巴渝文化,利用暑假,家长陪同,一一游览。
(三)开展人文体验活动
语言和文化学习贵在多接触、多实践,文化品格的形成需要长过程、大量度的文化活动。(1)可以创建中外文化节,根据课程标准提供的主题和相关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开展阅读,开展文化主题演讲、经典作品朗诵比赛、英语课本剧演出活动等,让学生通过自主准备和参与的过程感受和体验中外文化的丰富内涵。(2)根据条件开展中外学校、学生之间的联系和联谊活动,从中外交流中直接体验文化异同,促进语言技能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发展,传播中国故事。(3)适当开展节日、纪念日文化体验活动。启发学生正确理解这些节日或事件背后的思想观念。人文修养能提升一个人发现问题的洞察力,并給人以感想、敢做的勇气。而这些正是核心素养不可缺少的内容。
四、结语
学习学的是知识技能,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技能是终身受益而且可以应用在各个地方的。这样的人文教育实质上打破四个限制:学科、空间、角色和学龄。人文讲座,人文行走,人文活动,人文布置,知识是载体,知识的背后,是接纳,是思考,是感悟。那些富有价值含义的人文素养的传递,不仅是客观陈述的、说明性的,也是叙事性的、人文解释性的,富有个人感情色彩,特别吸引人。
参考文献
[1]何志武.人本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及其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
[2]夏苇.构建充满人文素养的英语课堂[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5).
[3]汪京.中外文化不同背景下如何体现英语教学人文性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13(56).
(编辑:郭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