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间歇光疗持续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2017-12-06王正云

河北医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光疗间歇黄疸

王正云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儿科, 江苏 南京 210035)

间歇光疗持续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王正云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儿科, 江苏 南京210035)

目的分析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采用间歇光疗和持续光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0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儿实施持续蓝光治疗,观察组患儿实施间歇蓝光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30%(52/54),对照组的为92.59%(50/54),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血总胆红素分别为[(314.63±48.69)μmoL/L]、[(315.98±47.62)μmoL/L],经皮胆红素分别为[(23.25±2.67)μmoL/L]、[(22.98±3.74)μmoL/L];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血总胆红素分别为[(118.63±26.31)μmoL/L]、[(120.38±25.48)μmoL/L],经皮胆红素分别为[(14.25±1.49)μmoL/L]、[(14.67±1.52)μmoL/L]。两组患者胆红素水平治疗后均分别低于治疗前(t=26.02,26.61,21.63,15.13;P<0.05);但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消黄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光疗和持续光疗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时临床疗效相当,均可以有效的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内胆红素水平,但是采用间歇光疗时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黄疸消退时间较短,治疗安全性更高,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间歇光疗; 持续光疗;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目前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疾病,该病主要是由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的生成过多,但新生儿的肝脏对胆红素的结合以及摄取功能降低,进而导致胆红素在肝肠循环内增加,表现为黏膜、皮肤黄染等情况[1]。病情严重时,胆红素可进行新生儿脑内,进而引发胆红素脑病,对新生儿的生命产生威胁[2]。目前,临床对该病的治疗以光疗法为主,由于其具有伤害性小、安全性高的特点。但蓝光照射治疗过程中长时间持续照射可导致患儿出现发热、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影响疗效[3]。本文通过对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0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研究,分析探讨间歇光疗和持续光疗对该病的临床疗效。现对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0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且均达到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中实施光疗的标准。排除严重感染患儿,排除肝脏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和溶血性疾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例。观察组男女患儿比例为29/25,患儿胎龄为38~41周,平均(39.69±1.12)周;日龄为2~18d,平均为(8.56±2.32)d;出生时体质量为2.0~4.0kg,平均为(3.12±1.69)kg;黄疸出现时间为出生后2~4d,平均为(2.87±0.69)d。对照组男女患儿比例为30/24,患儿胎龄为37~41周,平均(39.54±1.32)周;日龄为2~17d,平均为(8.56±3.32)d;出生时体质量为2.3~4.0kg,平均为(3.09±1.43)kg;黄疸出现时间为出生后2~4d,平均为(2.56±0.48)d。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性别比例、日龄、体质量、黄疸出现时间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得结果有意义。本次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两组患儿入院后均及时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并完成相关检查。对照组患儿实施临床常规药物治疗和持续蓝光照射16h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间歇蓝光治疗,每日照射3次,每次治疗4h,间隔时间为12h,持续照射3d。蓝光照射治疗的内容为:光疗箱波长为420~480nm,蓝色等单面光疗灯管(20W)5~6支,照射过程中灯管距离患儿的皮肤距离为33~50cm,光照强度为60~140mm。照射治疗过程中尽可能增加患儿皮肤的暴露面积,但需对患儿的眼睛采用黑布保护。两组花儿在入院进行常规检查之后,治疗过程以及治疗后均需对患儿胆红素水平以及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密切观察患儿黄疸的变化,大小便的性状、颜色等,同时观察患儿皮肤是否出现干燥、发红、皮疹等情况,是否存在烦躁、发热、嗜睡、呕吐、腹胀、惊厥以及呼吸暂停等症状。

1.3观察指标: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总胆红素、经皮胆红素水平变化,以及黄疸消退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判断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经照射治疗后,患儿黄染症状在48h内完全消失,且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153.9μmoL/L;有效:患儿黄染症状有效缓解,且血清胆红素水平为153.9~205.2μmoL/L;无效:患儿临床症状未改善,血清胆红素水平>225.2μmoL/L。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

2 结 果

2.1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经不同方式光疗之后,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2.59%,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n(%)

2.2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胆红素水平和经皮胆红素水平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血胆红素水平和经皮胆红素水平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两指标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0.05),但观察组和对照组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胆红素水平和经皮胆红素水平比较

2.3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黄疸消退时间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1%,低于对照组的27.7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为[(3.27±1.26)d],短于对照组的[(5.63±1.84)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黄疸消退时间

3 讨 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在目前临床治疗过程中主要是以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为目的,目前临床上最常使用且疗效确切的方法为光疗[4]。早期研究发现,新生儿黄疸患者接受越长时间的日光照射,其体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可以下降[5]。经过临床深入研究表明,在接受不同波长的不同光源照射过程中,选取波长为425~475nm处的蓝光照射作用最强[6]。因此,目前临床上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主要以蓝光照射为主。蓝光照射治疗的机制主要为:未结合的胆红素在光照之后可以出现三种化学结构,分别为光氧化作用产物、结构异构体和构型异构体[7]。上述三种产物中又以结构异构体形成最重要,该结构异构体又称为光红素,可以快速的经过胆汁以及尿液排出,且不经过肝脏代谢,是光疗过程中减少血清胆红素水平的主要因素[8]。相关研究指出,光疗的临床疗效与治疗时光照强度、照射时间等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当退黄达到一定程度时,延长光照时间和强度,均未能持续发挥退黄的效果,且会导致患儿出现染色体损伤以及脂质过氧化等不良反应[9]。光疗治疗的过程中,皮肤浅表部位的胆红素容易吸收光线,进而转化为水溶性的光红素,但是在体内深层组织中的胆红素则需要经过循环作用到达表层进而发生转化[10,11]。因此,当浅表的胆红素转化作用饱和之后,胆红素的下降速度会明显减缓。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10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分组研究,分析探讨间歇光疗和持续光疗对该病的临床疗效。

结果表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表明,间歇光疗治疗过程中患儿的安全性更高。这一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12]。相关研究指出,光疗治疗过程中发热主要是由于广谱中的红外线产热过多所引起的,腹泻的发生主要与治疗后胆红素异构体的产生量增加,导致机体倡导乳酸酶活性变化所引起的;皮疹主要与患儿光过敏相关[13]。此外,蓝光在照射过程中可使体内的核黄素分解,当持续光疗时间较长时,会导致核黄素水平下降,进而导致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下降,导致溶血。因此,在实施光疗过程中选取间歇的方式可以有效的缓解患儿上述不良反应的发生,且不影响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临床上治疗时采用间歇光疗和持续光疗的临床效果相当,且均可以有效的改善患儿体内胆红素水平,但间歇光疗治疗时患者黄疸消退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少,安全性更高,具有更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1] 卢伟能,周艳霞,荣箫,等.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前后脑电活动的变化[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6,31(12):919~922.

[2] 孙素珂,文建国,李真珍,等.蓝光治疗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排尿方式的影响[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29(14):1070~1073.

[3] 代勤韵.强光疗与传统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7,46(13):1827~1829.

[4] HonarN,Ghashghaei S E,SakiF,et al.Effect of ursodeoxycholic acid on indirect hyperbilirubinemia in neonates treated with phototherapy[J].PediatrGastroenterol Nutr,2016,62(1):97~100.

[5] 陈继昌,蒋永江,韦拔,等.强化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8):1667~1669.

[6] 庄严,李贵南,周勇,等.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伴听力损伤预后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4,29(6):376~380.

[7] Uhrikova Z,Zibolen M,Javorka K,et al.Hyperbilirubinemia and phototherapy in newborns:Effects on cardiac autonomic control[J].Early Hum Dev,2015,91(6):351~356.

[8] 朴梅花.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防治重在生后早期的规范管理[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6,19(11):801~803.

[9] Rashedy F H,El-Hawy M A,Helwa M A,et al.Effect of phototherapy on CD4,CD8 and natural killer cells of full term neonates with indirect hyperbilirubinemia[J].Egypt Immunol,2015,22(2):23~29.

[10] 梁虹.早期检测血清胱抑素C在新生儿ABO溶血病高胆红素血症肾功能损害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0):2144~2145.

[11] YahiaS,Shabaan A E,GouidaM,et al.Influence of hyperbilirubinemia and phototherapy on markers of genotoxicity and apoptosis in full-term infants[J].Eur Pediatr,2015,174(4):459~464.

[12] 周琴,唐莲,马月兰,等.光疗及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4):5405~5407.

[13] Can E,Verim A,Baser E,et al.Auditory neuropathy in late preterm infants treated with phototherapy for hyperbilirubinemia[J].Int Audiol,2015,54(2):89~95.

1006-6233(2017)11-1849-04

江苏省卫生厅资助基金项目,(编号:201301357)

A

10.3969/j.issn.1006-6233.2017.11.025

猜你喜欢

光疗间歇黄疸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间歇供暖在散热器供暖房间的应用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探讨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强化光疗的效果
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喂母乳吗?
Bhutani曲线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中的应用
管群间歇散热的土壤温度响应与恢复特性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