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语境理论评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两个中译本

2017-12-06

小说月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黛西了不起的盖茨比译法

(华北理工大学翻译专业 河北 唐山 063000)

1 作品背景介绍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本着金钱至上的原则开始盲目大量地赚钱,走各种捷径追求富裕奢华的生活。这一时期,拥有金钱的数量成为评判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菲茨杰拉德创作的小说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真实地反映了美国青年人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风貌。《了不起的盖茨比》通过描写盖茨比的爱情悲剧,揭示了“爵士时代”的社会现状,反思了“美国梦”的实质内涵。最终盖茨比的死亡象征着“美国梦”的破灭。

2 语境理论

译文是否能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关键在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正确理解原文文本,需要把孤立的话语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弗思指出,言语只有依靠语言环境和上下文才有其真正意义。他将语境分为两类:情景语境和语言语境。与其他文体相比,文学作品的语言往往想的比较含蓄、隐晦,甚至有些模棱俩可。因此,正确理解和翻译文学作品就更离不开语境。

语境是言语环境或使用言语环境的简称,也指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环境。它包括语言因素,如作品的上下文或说话的前言后语等,还包括非语言因素,如交际的时间、地点及社会、文化背景、自然环境等。

3 译本分析

原文1:Fitzerald:…perhaps some unbelievable guest would arrive, a person infinitely rare and to be marveled at, some authentically radiant young girl…

巫译:……也许会光临一位令人难以置信的客人,一位世上少有的令人惊异不置的佳人,一位真正艳丽夺目的少女……

姚译:……也许会出现一位令人难以置信的客人,一位千载难遇的、沉鱼落雁的佳人,一位真正艳丽夺目的少女……

这段描述是当黛西出现在盖茨比的聚会时,对黛西的外貌的评价。巫宁坤的译本尽可能的贴近原文,按照字面意思翻译为“少有的令人惊异不置的”,这种译法虽然也表达出原文意思,读者明白原文是在讲黛西的美,但读起来却平白无奇,略有拗口。而姚乃强的译法,用四字习语“千载难逢”译出rare,用“沉鱼落雁”译“to be marveled at ”。一方面四字成语在汉语中很常见,读起来朗朗上口,另一方面,沉鱼落雁一词是描述中国历史上人尽皆知的四大美女,用在这里能让中国读者很容易地在脑海里产生一位美女的意象,从而体会到黛西是一位美的不可方物的女人。而且中间逗号的使用可以让读者读的时候稍有停顿,回味黛西的美丽

原文2:But the actual founder of my line was my grandfather’s brother who came here in fifty-one, sent a substitute to the Civil War and started the wholesale hardware business that my father carries on today

巫译:但是我们家系的实际创始人却是我祖父的哥哥。他在一八一五年来到这里,买了个替身参加南北战争,开始做起五金批发生意,也就是我父亲今天还在经营的买卖。(巫宁坤,1983:30)

姚译:但是我们这一族系的真正缔造者是我祖父的哥哥。他在五十一岁来到这里,找了个替身参加内战,而自己做起了五金批发生意,我父亲至今仍在干这一行。(姚乃强,2004:28)

两位译者对于in fifty-one的译法有不同的理解。巫宁坤翻译为“1815年”,姚乃强翻译为“51岁”。两种译法大相径庭,其中有译者理解出现偏差。通过上下文语境及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美国内战是从1861年到1865年,如果翻译为51岁,那么战争爆发时祖父的哥哥年龄更大,已经过了服兵役的年龄,也不需要再买替身参加南北战争。而且,英语中表示在51岁时,应该用介词at而不是in。所以此处巫宁坤的译本更加符合原文本传达的意思。

4 总结

通过对《了不起的盖茨比》俩个译本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两位译者的翻译都各有所长,风格迥异。对比分析译本的差异可以纠正译作中的错误,改进不足,促使更好的译本出现,提高译文的质量,推动翻译事业的发展。

[1] Fitzgerald, Francis Scott. The Great Gatsby.[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5.

[2] 巫宁坤.《了不起的盖茨比》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3] 姚乃强.《了不起的盖茨比》译[M].北京:人民大学文学出版社,2004.

[4] 王艳芬.《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从土里的翻译规范理论角度[D].开封:河南大学,2010.

[5] 孙毅泓. 对《了不起的盖茨比》多次重译的评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04.

猜你喜欢

黛西了不起的盖茨比译法
大班语言活动:戴眼镜的芭蕾女孩
倒译法在韩汉翻译中的应用探究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人物形象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形象再解读
空位
魔鬼老婆
正反译法及其原则
“好”字译法种种
谈“经脉”等词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