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体育协同发展及路径研究

2017-12-05吴黎马丽娜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20期
关键词:高校体育传承

吴黎 马丽娜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体育非遗与高校体育融合与传承的关系及体育非遗在高校发展和传承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体育非遗与高校体育结合的情况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1)重实用性轻传统性;(2)重技术轻理论;(3)重过程、轻结果。我国传统的体育非遗项目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使见证我国历史和中华文化载体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严重的破坏,有些项目随着传承人的老去出现遗忘甚至失传的境地,因此,保护和传承体育非遗的工作已亟不可待,高校有责任亦有义务去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关键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校体育 传承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7(b)-0253-0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1]。每一项传统体育项目都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的宝贵财富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资源,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我国的文化主流也随着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部分,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无不经受着巨大的生存考验,但一个民族要进步不能和国际脱轨,和国际接轨的同时,我国的体育文化生态出现了失衡的现象,传统的体育非遗项目面临着被遗忘甚至失传的危险,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在保护历史的根和脉,也是在保护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2-3]。当前,各个地方政府都在积极开展当地现有特色的体育文化,为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不断的努力着,而高校作为文化的传播地,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责任,对民族特有的文化也有传承和保护义务,让体育非遗项目和高校的资源优势进行有机的结合,对体育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起着有利的作用,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两种形式去推广,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 结果与分析

1.1 体育“非遗”与高校体育融合与传承的关系

1.1.1 高校特色办学之路的需要

各地方高校作为知识文化的传授中心,对当地的地域情况及精神文化有着深刻的了解,将传统体育非遗项目和高校的课堂结合,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学校开设的传统体育文化通常是当地鲜有特色的项目,更能体现出学校体育的与众不同。我国民族传统的体育非遗项目集聚了各族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内容丰富、充满趣味,引进传统体育项目进校,不仅为高校体育注入新鲜的血液,也迎合了大学生喜欢新颖充满挑战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学习传统体育技能的同时讲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来源、发展历程及文化内涵,让学生身处其中感受传统体育文化的博大精深。

1.1.2 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

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響,纵观当今的中国高校,都是在不断的模仿与重复,大学的专业知识对一个大学生来讲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文化的熏陶,成为具有较高素质和个性鲜明的专门人才[4]。随着世界及国家倡导重视对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口号的提出,作为传授知识文化的中心地,应承担起传承的重任,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引进到高校的体育教学,丰富学校体育的课程设置,让学生对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课堂是对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行之有效的途径,也是高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

1.1.3 体育“非遗”保护的需要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加之其他因素的影响,数千年来一直被人们口传身受的民族民间活态文化正遭受着猛烈的冲击,有些体育非遗项目因为后继无人而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现代体育的发展无不深刻的影响着我国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充分证明传统体育非遗文化在高校的传承阻碍很大,大學生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知之甚少,有的甚至是闻所未闻,更谈不上喜欢,也由此反映出高校的体育生态文化严重失衡,现代的生活及学习方式也让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距离越拉越远,因此,高校开展传统体育非遗项目保护日渐消失的中国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是刻不容缓的[5]。

1.2 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承的现状

1.2.1 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是科学知识的传授者,也是人的塑造者,因此应重视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6],当前的状况是,学校对现代体育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民族传统体育,学校开设的体育非遗项目1~2项,武术是传统体育项目开展最好的一项,在高校传承的时间及情况较好,如肇庆学院舞龙舞狮队,每年参加的很多比赛(省级国家级),屡获佳绩,但校龙狮队的组建是以社团形式招聘,以体育专业学生为主,其他专业为辅,以社团的形式招聘,对其进行了解的人数有限,但由于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关的宣传,学生对龙狮文化的理解不够,参与的学生很少,很难在高校进行传承和普及。

1.2.2 师资队伍匮乏

专业的技术和专业的教师是密不可分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数传承者是在民间,而高校目前传统体育教师非常缺乏,每所高校的传统体育教师多数为2~4位,在2~4位民传教师中,其中传统的武术老师占得比例略高,而其中传统非遗体育项目的教师通常是1位,多则为2位,面临众多的学生,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学校根据师资情况限制选课的人数,俗话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学校的公共体育选修课,由于选课人数有限,在选材方面会受到影响,另外,限制选课人数直接阻碍了学生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1.2.3 教学时数偏少

高校开展的传统体育项目多数是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进行,而公共选修课的学习是有限的,如每个学期32~36学时,学生对其了解的程度仅仅是几个简单的动作,教师在紧凑的教学实数中,授课情况也是有些浅显的,形式化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会去思考项目来源、发展历史和其中的文化内涵,考试过后,连最基本的动作都不记得,达不到传承的目的。因此,高校应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让学生接触到民族的精华,有利于塑造学生的民族价值观,让学生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并树立保护和传承的观念。

1.3 体育“非遗”在高校体育中融合与传承的路径

1.3.1 融入高校课堂教学的路径

(1)课程体系。

目前,开设传统体育项目的高校多数为选修课,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缺乏完整的课程体系,理论指导实属空白,学生对其了解也是片面的,因此,无法谈及到精神层面及项目的真正内涵,致使我国优秀的文化陷入了无接班人的境地。高校如果注重对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编排书籍及科研资料,学生在学习的开始阶段,和其他项目一样领取专业教材,学生通过看书对所学的项目有深入的了解,传承的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2)师资队伍。

当前,高校体育教师作为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人的教师少见,传统体育教师不仅仅要精通技术,更要精通项目背后的文化内涵。因此,高校要对教师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培训,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总结工作及学习中的不足,逐渐培养一支集教学、科研、管理、挖掘、抢救、保护和传承为一体的专业教师队伍。另外,将传承人聘为客座教授,参与教学,手把手的指导,不仅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利于教师的教学,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的初期定期举办教学讲座,从文化方面进行熏陶,双管齐下。

(3)科研探索。

理论指导实践,在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要组织体育教师到民间调研、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向传承人请教学习,撰写相应的教材,对高校开设的传统体育项目有针对性的进行整理和挖掘,对项目发展的历史背景、演变的过程及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另外,编写教材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当今是网络时代,学生学习的方法及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因此,要结合学生的需要有针对性的编排,主要目的让学生深刻了解自己的乡土文化及民族特色,更好的去传承和发扬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3.2 融入高校课外教育的路径

(1)校园文化。

我国自重视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以来,教育部将每年的9月份设为民族传统非遗的传承月,高校可利用“传承月”举办相关的活动,如鲜有特色舞龙舞狮,以学院为单位,教师牵头,举办一场龙狮比赛,担任传统体育项目的老师可将学校的舞龙舞狮队学生分别负责參赛队的培训和比赛,学生通过活动的形式宣传了龙狮文化,对龙狮文化的传承有推动作用。另外,可以请民间传承人到学校开展讲座,教师带领兴趣浓厚的学生去民间采风,让学生更直接的接触和了解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

(2)社团活动。

高校的社团活动每年都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每年的迎新工作结束后,各社团开始招贤纳士,通过社团活动的形式来宣传传统体育项目也是可行的,印制新颖的宣传页,经验丰富且技术精湛的学生通过,以实际行动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经过前辈详细的介绍,使其有初步的理解,将现代体育的元素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有机的结合,更能体现出与众不同,吸引新生参与。

(3)体育俱乐部。

目前,体育俱乐部开设的体育项目都是现代体育项目为主,在我国的体育俱乐部,传统的体育项目似乎与之关系不大,和国外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国有着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失传了。当前很多高校为和社会接轨,会根据专业的设定开设相关专业的体育俱乐部,在学校体育俱乐部可根据当地的民族特色开设一些比较具有特色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供师生学习和锻炼。对传统的体育文化也是一种有效的传承途径。

2 结论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路径很多,高校作为文化的传承地,不仅有学术优势也有资源优势,但传承的情况不容乐观,存在“虚热”的现象,或是听从上级政府部门的指令或是凭师生的一时热情,没有明确的对象和预期目的,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研究缺乏主动性、 连续性和持久性,另外,高校在现实就业压力下,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很少给予资金等支持,致使有些研究难以进行,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发挥科研优势和文化教育传播功能,坚定不移的做好传统体育非遗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2] 刘晖.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体育与科学,2007(6):31-33.

[3] 马宁.珞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以西藏米林县南伊乡南伊珞巴民俗村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6):134-135.

[4] 颜峰.论地方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以青岛地区为例文化学刊[J].文化学刊,2011(11):116-119.

[5] 王丹丹,刘慧萍.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问题及其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158-160.

[6] 王文章.非物質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20.

猜你喜欢

高校体育传承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