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领民族音乐走进课堂

2017-12-05戴晓玲

新一代 2017年11期
关键词:走进引领民族音乐

戴晓玲

摘 要:中华民族作为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种文化特性同样体现在音乐领域。我国各民族传承的民族音乐不仅是各个民族文化的精华,更是中华民族文化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进一步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学校的音乐教育教学应该成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国粹音乐文化的先行者,积极引领传统民族音乐走进课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引领;民族音乐;走进;课堂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数千年以来,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一大笔丰富的音乐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生动写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更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之魂。

一、鉴赏艺术珍宝,展现历史渊源

中国民族音乐是世界音乐之林中的一棵常青树,她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是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象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民族音乐教学活动,用音乐艺术形式强烈的感染力、渗透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升他們的民族自信。

在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以图片形式展示我国出土的一件件音乐古乐器: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只有一吹孔的埙,距今约6000年以上;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骨笛,距今约8000年的历史,却已能吹奏六声音阶;湖北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早期编钟65枚,气势磅礴恢宏,令世界考古学界为之震惊,最为奇特的是,敲击每一只钟的正面和侧面都可以演奏出高低不同的两个音,这不但展现了战国时期青铜铸造工艺的成就,更突显了我国古代音律的发达程度。除此之外,像商代的双鸟饕餮纹铜鼓、虎纹大石磬、出土于陕西长安县的陶钟、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编铙等等,即见证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辉煌成就,又展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人类文明的骄傲。

二、营造“大美”原生态,回归自然经典

我国各族人民历来都把音乐看作是本民族最最珍贵的文化财富,伴歌生活的民俯拾即是,歌就是民族的生命,歌就是民族的历史。“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有嘴不会唱,白活在世上”……劳动人民在田间地头、高山平原、黄土高坡,用他一尘不染、脆生生的本嗓,唱出了歌曲的最高境界,表现了劳动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乐观精神,她的魅力正来源于这种最单纯质朴的东西,也正是这份朴素和真挚往往最能够感动世人。

教学中为营造“大美”原生态,我把侗族大歌这种人与山水的和声请进了课堂。侗族大歌,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民间最完善的一种无伴奏、多声部、自然合声的合唱形式,也是这个民族几千年来的强大精神支柱。它的主要内容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情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之声,1986年,贵州侗歌合唱团首次参加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一经亮相,使素以艺术欣赏水平高而闻名于世的法国观众为之倾倒,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侗族大歌原生态坦诚亲切的倾诉,把学生诱向入神的聆听,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听者进入歌的意境,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有谁不想永远陶醉于这古朴的旋律,有谁不想永远陶醉于这古朴的乡情?

三、巧析地域特色,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地域辽阔,56个民族由于地理、文化、习俗、生态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音乐:如东北的“二人转”、河南的“豫剧”、河北的“评剧”、陕西的“秦腔”、广东的“粤剧”、安徽的“黄梅戏”、山东的“快书”、天津的“快板”等等。正所谓“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音”,民歌强烈的地域性特色,决定了民歌鲜明的风格特征:山东民歌憨厚质朴;江南民歌清丽婉转;新疆民歌欢快、风趣;藏族民歌流畅、清脆;宁夏民歌粗犷、高昂;蒙古民歌豪放、悠长。课堂中正可以借助这股浓郁的乡土味,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无限热情。

传统民歌《茉莉花》不仅在我们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它那婉转优美的旋律在上世纪之初还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用在了他的歌剧《图兰朵》之中,从此《茉莉花》的芳香也飘出了国门,随着这部歌剧的诞生飞向了世界的各个角落。以视频方式在课堂上展现不同地域独具特色的《茉莉花》,让听者从中领会纤滑、柔和的江苏民歌《茉莉花》,热忱、风趣的河北民歌《茉莉花》以及奔放、粗犷的东北民歌《茉莉花》。

以视频方式播放风各地皆有但风格迥异的《绣荷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不同地域的土人情。山西《绣荷包》旋律委婉含蓄,歌词中唱到“初一到十五,十五的月儿高,那春风摆动,摆动杨柳俏”,平稳的节奏形象地刻画出一个多情少女为远去的情人精心绣制荷包的内心活动,浸透着少女对情人的默默情思;云南《绣荷包》则直率明快,与前者形成强烈反差,“妹绣荷包挂在郎腰”生动的表现了滇西姑娘的大胆、率直。

四、放开美丽歌喉,传扬民族音乐

在民族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模唱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只有通过直接演唱,才能使学生置身其境,切实感知音乐,并从中培养学生熟知音乐、驾驭音乐的能力,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接过传扬民族音乐的接力棒。

面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模唱曲目的选择,从较为熟悉、容易接受的曲目开始唱起,让学生演唱自己家乡的民歌,熟悉的曲调、亲切的方言,浓浓的乡情,能够给学生以启迪,帮助他们舒展美丽的歌喉;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从模唱到背唱,从民歌到民族器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他们在亲身参与中感受民族音乐的美,陶冶心灵和情操。

伴随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将来的教学方式、方法会发生深刻变革,作为民族音乐的传播者也要做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采取更先进、更符合时代特点的教学方式,以便更好地在课堂上传播民族音乐,让民族音乐之花永远绽放。endprint

猜你喜欢

走进引领民族音乐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VR技术帮忙 孩子们“走进”了课文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内容分析到落实语用
走进学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以文化为引领加强水利院校德育工作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