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之我见

2017-12-05周小辉

新一代 2017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效益有效性课堂教学

周小辉

摘 要:教学效益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关注教学效益,也就是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概念,并且要具备将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效益;有效性

教学效益是课堂教學的生命线。教学效益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因为教学效益不同与生产效益,它不仅仅取决与教师教多少的内容,而是取决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为此,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关注教学效益,也就是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概念,并且要具备将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方法和策略。

一、注重教学设计,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课堂教学首先是教学目标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其次是教学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再次,教学目标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到:

(一)精选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教学内容分散,教学过程便不能深入。教材是选择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但教材不等同于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应从学科价值观的高度出发,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从教材中精选出教学内容,并做出适当的信息处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从而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

(二)优化教学结构

安排教学结构包括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安排。优化教学结构,综合考虑这样几个因素:一是学科教学理念;二是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三是体现课时特点和课时目标。其中学生是最活跃、最核心的因素。优化教学结构,着重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顺序和学习方法,体现教学设计的策略。

(三)兼顾预设与生成

课堂教学是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统一,两者的联结点在于学生。学生是课堂舞台的主角,只有让学生活动起来,课堂才具有生命活力。教学设计应该是一种弹性设计,它兼顾到预设的计划性和生成的可变性。如果说教案是教师的课前设计,那么课堂就是教师的现场设计,具备这二度设计,课堂才是科学的、艺术的。

二、关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过去观察一堂课,教师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如今,学生成了我们听课关注的主要对象,是有效课堂教学关注的焦点,这是理念的更新与进步。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大、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差、良好学习习惯得不到落实等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寻求对策,主要做到下列几点:一是淡化教师的权威意识。教师常常习惯性地充当了权威的角色,无形中降低了学生课堂主体的意识;二是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变成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三是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明确能力培养的目标、途径和方法,一课一得,得得相连;四是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要求,贯彻落实;五是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不拘一格,因材施教。

三、关注教师调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能否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控制、主导作用,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教师的自我监控是实现课堂有效调控的前提。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创造活动。其行为主体之一的教师是具有理性反思和行为调控能力的职业人。自我监控的过程表现为设问这样四个问题:①我在做什么?②我为什么做?③我做得怎样?④我将做什么?第一问是指教师的外在行为;第二问是指教师的内在动机;第三问是对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估;第四问是即时的教学打算。自我调控的有效性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在理性价值观的指引下展开的。

对课堂的微观调控是实现课堂有效调控的重点。好的教学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需要教师适时地应用微观调控的技术。首先、教师应充分而合理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学习,让学生的眼动起来,手勤起来,耳灵起来,口读起来,脑活起来,逐步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其次、教师应关注教学的进程作适当调控,如对有效资源的开发,对问题深层的引领,对思考方向的纠偏等;再次、教师应适度调控好教学的节奏变化。一是尊重学生的注意规律,使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结合;二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四、实施生本教学,激发课堂活力

生本教学在目标要求、课堂角色、教学方式等方面不同于传统教学,它着眼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它侧重使学生“会学”。

(一)生本教学设计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教师在设计前置作业时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做到心中有“学生”。同时还要考虑学法指导的渗透,使学生懂得如何学。

2.探究性原则: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依据学情,精心构建教学问题链。问题设置要科学,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并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主导性原则:学是主线,导是关键,备前置作业要在“如何导”上下功夫。

(二)生本教学设计的要求

1.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明确学生有效学习有赖于教师的有效设计。

2.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是教师设计前置作业的出发点,了解学情,从而确定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

3.吃透和挖掘教材的育人因素,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解决全面育人问题;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知识体系,解决知识的结构问题;吃透教材中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解决因材施教、“差异教育”问题;吃透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与应用全过程的脉络和布局,把握住知识的停靠点、能力的生长点和思维的激发点,解决学生思考、参与、探求的问题。

4.生本教学设计应以个人设计为前提,以学为主,集体研讨优化设计,分层把关确保质量的操作流程。并通过轮流设计、交流研讨、课后反思、不断改进等措施,达到学生学有所得,师生共同成长的效果。

总之,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合理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方法和思想使得学生学到更深、更多和更广泛的知识。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效益有效性课堂教学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妙用音乐渗透,让语文阅读教学更具活力
教师的有效引导与数学教学效益的提高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效益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