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低年级朗读指导的策略

2017-12-05吴凯殷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7年10期
关键词:朗读指导指导策略小学低年级

吴凯殷

【摘 要】朗读是学生学好语文、培养语感的第一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差,因此,我们要在朗读教学中进行指导活动,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文章内容,达到学习语言和积累语言的目的。文章从创设氛围、进入情境、用好标点符号、读准长句子、表演朗读等方面来研究小学低年级朗读指导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朗读指导;指导策略

一、创设氛围,进入情境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孩子的学习是幸福的。我们可以利用电教平台,以图片、音乐、动画等形式,创设情景交融的氛围。这样,孩子们就能入情入境,朗读时才能感情投入,真正感悟到语言美、意境美。如:教学《雨点儿》一文,笔者事先找到了音乐课本上的《小雨沙沙》。导入新课时,学生先听歌,并要求数出歌曲中有多少个“小雨点儿”。学生听得开心,根本数不清歌词中到底出现了多少“小雨点儿”。之后教学“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并在朗读时配上这首乐曲作为伴奏,学生们兴致高涨,读得有模有样。

如果课文是儿歌,则可以根据节奏性强的特点,用拍手来定速度,边打拍子边念儿歌,有思想不集中的孩子也会马上把思绪收起来,跟着大家一起训练。如教学二年级上期的识字7保护动物的《拍手歌》:“你拍二,我拍二,孔雀錦鸡是伙伴。你拍三,我拍三,雄鹰翱翔在蓝天……你拍九,我拍九,人和动物是朋友。”当然,儿歌朗读的形式有很多种,可以是男女分读,也可以是火车开读,还可以是你拍我读,甚至是对拍对读。

二、用好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句子韵律的一部分。在语文中,通过加标点符号,可以体现作者本身对于文章的理解,在这个层面上,如果我们能重视文本的韵律停顿,也是帮助孩子实现朗读的第一步。理解了标点符号,就离理解文章内容,感悟文章情感不远了。以下的符号,可以在朗读指导中教会孩子,并多加训练。

“|”——表示逻辑的停顿,打在该停顿的字行之间。

“v”——表示感情的停顿,打在该停顿的字行之间。

“凵”——表示前后句子关系衔接紧密,中间停顿极短,划在该连的字行下面。

“●”——表示语法、感情的重音,打在相关字词下面。

“○”——表示重音轻读,打在相关字词下面。

“→”——表示平调,即句尾的音平而稳。一般用于陈述句,划在句尾。

“?”——表示扬调(升调),即句尾的音先低后高。一般用于疑问句,或表示感情激动、亢奋、惊异和呼唤等句子。划在句尾(也可在句中出现)。

“??”——表示降调(曲调),即句尾的音先高后低。一般用于肯定的语气,感情强烈的感叹句,或表示愿望的祈使句等。

“‖”——表示节拍(节奏),一般用于诗歌。划在词后。

三、读准长句子

王崧舟老师说过,“读”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读正确;第二层次,读通顺、流畅;第三层次,读出情感。在正确的方法引导下,让学生的朗读富有感情,才是读好句子的最高层次。

(一)教师范读,学生模仿

学生的朗读水平与教师的示范朗读密切相关。因此,必须重视示范朗读的积极作用。示范朗读即通常说的范读。小学低年段学生对朗读的认识还是很模糊的,并不知道怎样读才算表情达意,但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能亲耳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学起来就容易得多,读起来也就有感情得多。因此,教师的范读及录音示范能让学生较快地掌握朗读的语气,并进行模仿。教师在范读之前应认真“备读”,反复研究朗读的语气、语调,发挥出最佳的水平,让学生听了以后,产生强烈的想读好的欲望,达到以读促读的目的。

对于那些字数多的长句子,“范读”是很好的方法。教师在范读时,可以把声音、语气、表情、神态和动作等多种信息传达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激励作用以及理解课文的作用;还可以让学生动手划节奏,由此克服朗读中“一字一顿”的现象。如指导朗读《四个太阳》一文中的“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这一长句时,教师先范读,接着提示学生思考:这句话写谁?(金黄的落叶)邀请谁?(小伙伴)请他们干什么?(尝尝水果的香甜)再指导学生划分节奏: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然后让学生练习正确朗读,学生自然而然就能读好了。

(二)读好短语,分解难度

一般情况下,长句子更多是由定语和补语组成。一、二年级的学生根本搞不懂句子的结构和层次,这是他们读不好句子的一个主要原因。指导学生把短语看成一个整体来读,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句子的主干,降低长句子朗读的难度。

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时,可以让学生由读词语到读短语,让学生把短语看作一个整体来读。与此同时,还要明确“的”字后面的词才是关键词。例如“壶”字,从“水壶”到“浇花用的水壶”再到“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先利用不断滚雪球的方式层层递进,先读好字,到词,再读好词组短语和句子。这样长句子朗读停顿的处理难点就迎刃而解了,不仅降低了读长句子的难度,还帮助学生积累了语言。

(三)改变形式,降低难度

在低年级长句子朗读指导教学过程中,比起擅用标点符号,还有一种非常巧妙实用的方法。我们其实可以改变文本的排列形式,把它排列成“诗”的模样。一、二年级的学生接触最多的文章就是诗歌,儿歌的形式会让他们倍感亲切。

诗歌的形式实际上已经体现了一定的停顿。学生带着诗的意境朗读后,再去读课文中的长句,朗读自然就有了意蕴。如《荷叶圆圆》: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

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

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凉伞。”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四、表演朗读

学生是乐于参与表演和模仿活动的,给他们营造一个情境,他们就会在情境中绘声绘色地进行表演。这样伴随着的朗读训练就会变得简洁高效。小学语文新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文章适合学生表演。对于这类文章,可以让学生担当课本剧中的角色,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学生通过对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表情进行模仿,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了理解,那么再回过头去朗读课文,他们就能很好地把文中的感情表达出来。一旦学生达到充分理解且又经过反复练习形成了技能技巧,确信自己有能力达到熟练自如的朗读时,自然会跃跃欲试。此时激发学生创造性地朗读,如表演读、诵读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都深刻地体会到朗读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朗读不但要重量,重质,还要注重读的形式和方法。读要读出情,机械地重复只会使学生“食”之无味,“言”之无语。然而充满情感的课堂朗读训练,是学生情藏于心间,而溢于言表的深刻体验,是永远具有生命力的永恒不变的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流。

■参考文献

[1]一丁.语文创新教学[M].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1.

[2]辛涛等.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3]廖华.小学语文教学心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endprint

猜你喜欢

朗读指导指导策略小学低年级
小学高段朗读指导三部曲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析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影响学前幼儿图书阅读理解的因素分析及指导策略
如何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导入环节的探索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谈职高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朗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