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兵们的“大电影”
——专访全军首部网络大电影《兵心无悔》主创人员

2017-12-05胡先成

军营文化天地 2017年10期
关键词:永平笔者小说

文/胡先成

小兵们的“大电影”
——专访全军首部网络大电影《兵心无悔》主创人员

文/胡先成

一部时长近70分钟的军旅题材影片,在视频网站 “爱奇艺”上线第2天,点击量即突破550万,有效播放超过100万次,位居“爱奇艺”网络大电影播放量日榜第5名,全网网络大电影播放量日榜第8名。影片还登上CCTV-6电影频道黄金档的“中国电影报道”,并成为第六届北京国际微电影节的参赛作品。

全军首部军地合作的网络电影《兵心无悔》,就这样闯入大家视野。更令人称奇的是,这是一部没有专业导演编剧、没有专业演员,甚至没有专业器材的影片,其主创人员均为西部战区陆军某部基层战士。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也没有抓人炫酷的特效,它是如何成为军事网络大电影一个现象级作品?日前,笔者就此专程采访了剧组主创人员。

从兵写兵的小说到兵演兵的电影

笔者:《兵心无悔》是根据你的长篇军旅小说《钻尖》改编的,你最初是怎么想到创作这部小说的?

顾靖(某红军团中士,《兵心无悔》编剧):我2009年12月入伍时就有个梦想,想当一名军旅作家。我们部队是一个历史厚重的红军部队,在操枪弄炮之余,我早就有写一部有关我们这支英雄部队的小说的想法。我所在的连队是步兵连队,工作训练特别紧张忙碌,所以我“不好意思”和别人说我在写小说,很多时候都是偷偷摸摸的。有一次,我在靶壕里负责报靶,听着子弹嗖嗖的在头上飞,我心里就会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那会儿已经开始动笔创作,所以这种感觉很能激发人,只要一有空,我就会扯下一张靶纸记录下一些灵感。

我的大部分写作都是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一般在晚上,只要轮到站哨,我就主动申请倒数第二班岗,因为站完了还有一个多小时就起床,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写。有时我也会佯装睡觉,等大家都睡熟了,再偷偷爬起来写,不影响别人,也不引起大家的关注。就这样,大约用了一年半时间,终于完成《钻尖》初稿。

笔者:后来怎么有了将小说改编成电影的想法呢?

顾靖:这主要是我们单位俱乐部主任张永平的主意。我的小说完成后,他主动找到我说,“你写了这么多了,不如改成剧本拍电影,让更多的人看到!”这句话一下子就打动了我。说真的,写小说时就担心,不怕小说写不完,就怕不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样会更有成就感。当然从有这个想法到成品出来,这个过程不亚于小说的创作时间。

笔者:张主任以前拍过电影吗?怎么想到将小说改编成电影的?

张永平(某红军团政治处俱乐部主任,上士军衔,《兵心无悔》导演):我自幼就对影视艺术很痴迷,到部队后也是如此,拍过几部微电影,但导演时长超过60分钟的“大电影”还是头一次。我和顾靖称得上是一个愿拍,一个愿编,是真正的“一拍即合”。

笔者:从小说到剧本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

张永平:应该说我们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如何将小说改编成剧本。我和顾靖两个人完全不懂剧本创作,我们就反复推敲,写完一段他就问我:“老张,像不像电影剧本?”我也不确定,感觉像了就往下编,感觉不像了,就删了重来。就在像和不像间,我们最终拿出了一个像剧本的东西。为了能更好拍摄,我们又根据剧本整理好了分镜头剧本,前前后后光剧本就修改了13次,有好几次都几乎是推翻重来。

无悔兵心造就《兵心无悔》

笔者:参演官兵都没有拍摄经验,你们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

张永平:的确,演出的官兵都是普通一兵,都没有演过戏,被选出来的战士们开始都特紧张,觉得不好意思,对着镜头的时候,常常脸红得说不出话来。我们就想了个办法,首先和大家像聊家常一样说说拍戏的目的和意义,鼓励他们。当这种紧张感消除之后,就让战士们自己选一个觉得能演的生活中的小故事,试着拍下来,然后给大家现场播放,边放边鼓励大家:演得挺好的,肯定没问题。就这样,我们慢慢建立了战士们的信心,而战士们也觉得确实有意思,感觉自己真的可以演电影!

顾靖:一开始,对剧中的同一个角色,多选几个人演,让他们晚上在舞台上像演小品一样演,看谁演得比较像,演得比较自然,也能让他们互相学习,做个对比。有时候看一段电影,让大家模仿,看谁模仿得像,然后我们再从中挑选一个演得最好的作为剧中演员,演得不是很好的就作为配角或者群众演员,这样就不会让战士感到失望。

笔者:你是怎么被选中作为主演参加演出的?演电影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崔国庆(某红军团下士,男主角秦锐的扮演者):那天训练时,忽然有几个班长说“那个小伙子你等一下”,然后让我在那表演了一下,就挑中了。整个拍摄过程中,确定谁来演谁时,大家都比较支持,就觉得谁演得好就让谁演,也没有意见,觉得能参演就很光荣,很有意义。

李建平(某红军团上士,副班长的扮演者):我开始都觉得我们是在瞎胡闹,但是看到粗片出来的时候,我一下明白了原来自己在干吗,也明白了我们不是闹着玩!

笔者:拍摄过程中,你感到难度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张永平:电影拍摄需要一个团队来完成,在训练任务特别紧张的连队,这里面矛盾和困难就非常突出。为了不影响连队正常工作,我们的拍摄基本都是利用午休、晚上及周末大家休息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没有演戏经历的人演电影,这是我们最大的挑战。

顾靖:在拍摄后期,有很多战友知道了我们在拍摄电影,都自发牺牲休息时间过来当群演,也有一些镜头本来就是正常训练时拍摄的,只不过我们巧妙地融入到了电影里。

笔者:拍摄电影涉及很多技术因素,你们还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王传凯(某红军团中士,摄像):我们确实遇到了很多技术难题,比如同期声采集,我们有时候就没把握好,采集的声音有时候大小不一,甚至基本听不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从兰州一家影视公司找来老师,指导了几场戏,才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从中也学会了很多好方法。

耿启亮(某红军团中士,航拍和后期特效):为了拍摄的画面和色彩更加符合要求,我们就从网上学习电影的拍摄方法,如何做分镜头脚本,如何进行后期剪辑,如何做场记,帮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每天晚上把拍摄的画面进行粗剪,反复观看,感觉不合适的时候就再去搜集资料,第二天进行修改。确实是一边拍摄一边摸索。

笔者:你们想借这个片子表达什么?

张永平:我们在部队当了8年兵,对部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敬畏,我们渴望有一些接地气,真实反映基层部队的东西,所以我们之前拍摄了很多微电影或者小短片,可以说拍电影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因为这个沉淀的过程最后结果就是出来一部完整的作品,而《兵心无悔》也是我们的一个追求,就想在当兵的日子里真正做到不忘初心,兵心无悔。

笔者:《兵心无悔》顺利上线并取得了良好的播放成绩之后,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顾靖:回顾拍摄的整个过程,觉得我们这个剧组连门外汉都算不上,门外汉好歹知道了门在哪里。但我们凭着一腔热爱和一股执拗,跌跌撞撞地一路向前,我们很感恩部队首长,对这个片子很支持,也很感谢参与这个片子的演职人员,没有他们的鼓励和付出,这一切都是难以想象的。

张永平:当然,还要感谢这部片子的出品方———迷彩派,电影能把故事拍摄完整,制作更加规范,能够顺利上线,离不开他们的全力支持。

从“微电影”到“大电影”

笔者:作为《兵心无悔》的出品方之一,我们注意到《兵心无悔》起初只是一部“微电影”,你们是怎么想到把它做成一部网络大电影的呢?

郭震宇(迷彩派CEO):我们是由资深军事内容工作者和退伍军人组成的团队。和大家熟知的“军迷”只关注武器装备不同,我们认为强军绝不仅仅体现在武器装备上,更是一种军队文化,一种民族精神,因此我们致力于通过互联网把这种文化和精神传播出去。

而互联网时代,如何让受众精准获取到我们的信息应该说是最关键的事。从目前的各种信息载体来看,首选就是影视剧。在初次接触到还是“微电影”状态的《兵心无悔》时,我们就被它的真实和朴实打动了,我们当时就判断它肯定能够引起大量潜在受众的共鸣。在院线电影成本太高的限制下,我们选择把《兵心无悔》升级为一部网络大电影,在好的内容和对市场充分了解的前提下,我们有充足的勇气来做“网络大电影”这个尝试。

笔者:从“微电影”升级为“大电影”,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郭震宇:“真”字是国内军事题材影视作品目前最欠缺的一部分。《兵心无悔》来源于我们解放军的基层战士,它是来源于战士们的日常生活的,天然具备“真”的属性。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使它高于生活,做一些有限的艺术加工,这些加工包括剧本的修改,场景的重设,台词的精细化等。另外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酒香也怕巷子深”,我们独立完成了《兵心无悔》的发行工作,这为我们后续和军队联合推出更多的影视作品打通了渠道。

笔者:《兵心无悔》作为全军首部网络大电影已开先河,您对未来军事影视创作有何规划?

郭震宇:《兵心无悔》的成绩本身是不具有可复制性的,因为它在影视的专业性上太低了。我们希望在未来能够学习行业内乃至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充分发掘军队在内容上的“宝库”,在军方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在军事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上制定完善的规则和制度,实现传播工作的 “精确打击”,实现文化产业上的“军民融合”,为强军梦为强国梦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责任编辑:曹舒雅

猜你喜欢

永平笔者小说
教师节
踢球
认识形近字
老师,别走……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Effects of Maixuekang Capsules Combined with Edaravone on Serum MMP-9, S-100β Protein Levels and Neurological Functions in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Cerebral Infarction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