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科学有效应对学生青春期叛逆
2017-12-05王春艳
王春艳
浅析科学有效应对学生青春期叛逆
王春艳
本文从分析青春期的特征入手,重点分析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对策。家长及老师应该把学生当作一个个生命个体、一个个发展中的人来看待、尊重他们的个性和需求,鼓励他们开创新的生活,致力于健全人格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青春期 学生 叛逆期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国人继承传统中的重视教育孩子,又因目前独生子女政策实行几十年来,独生子女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二胎政策刚刚开放,虽然可以缓解一枝独秀的局面,但在家庭教育中溺爱孩子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对孩子的溺爱就是孩子叛逆的催化剂,很多孩子都是因为过度溺爱而变得越来越叛逆。当老师遇到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如何应对?找出根源,科学应对。
一、学生青春叛逆期的成因
学生之所以会出现强烈的叛逆心理,与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有紧密关系。
青春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孩子要确定我是谁,向哪里发展,自己的价值感在哪里?在这个自我认同的确认过程,孩子的意识会有很多自相矛盾的情况,主要矛盾有:
(一)独立与依赖的矛盾
青春期,孩子开始自己思考的人生,建立自己独立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开始考虑自己的生活,设计自己的生活。他可能想走一条与父母与他人不同的道路,想法非常积极。如他们渐渐地在生活上不愿受父母过多的照顾或干预,否则心理便产生厌烦的情绪;对一些事物是非曲直的判断,不愿意听从父母的意见,并有强烈的表现自己意见的愿望;对一些传统的、权威的结论持异端,往往会提出过激的批评之词。但由于其社会经验、生活经验的不足,经常碰壁,又不得从父母那寻找方法、途径或帮助,再加上经济上不能独立,父母的权威作用又强迫他去依赖父母。
(二)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最明显表现在精神生活方面想摆脱成人,特别是父母的羁绊,而让自己有独立自主的决定权;但实际上,在面对复杂社会生活中的困惑时,却依然希望得到成人在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
(三)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需要与同龄人,特别是与异性、与父母平等交往,他们渴望他人和自己一样彼此间敞开心灵来相待。但由于每个人的性格、想法不一,使他们的这种渴求找不到施放的对象,只好诉说在“记”里。这些日记写下的心里话,又由于自尊心,不愿被他人所知道,于是就形成既想让他人了解又害怕被他人了解的矛盾心理。
二、针对孩子的叛逆现象,以下几点进行重视家庭教育,科学有效疏导
(一)尊重与鼓励孩子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孩子的一切毛病、缺点、坏习惯,都可以非常容易地在其父母身上找到答案……子女教育出了问题,不要那么强硬的态度,比如骂孩子,打孩子,这样是不能教育好一个叛逆期的孩子的。不要全盘否定孩子的所有优秀,要学会尊重孩子,更多的鼓励孩子,千万不要当众羞辱、和打骂孩子,使他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二)细心观察,关爱孩子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注视与关爱,每个孩子都渴望被重视,被爱,而且还希望那份爱是独有的。有的家长借口工作忙,照顾孩子没那么多,生活中经常忽略孩子,这样孩子就会故意不听话,故意做些错事来引起家长的注意,这样来换得父母的关爱,而有些父母不解到底是哪出了问题,以前孩子不是这样的。现在仔细想想,可能孩子确实做过这样的傻事。哪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的,只是父母做的粗心,做的不多没让孩子体会到罢了。
(三)学会与孩子沟通
首先要聆听孩子的心声,体会孩子的想法,多从孩子的角度想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他们。在孩子的叛逆期,多给孩子讲讲优秀人的故事,与孩子深入沟通,怎样做是对的,你会不会做到这些,你怎样做爸妈会高兴。学会不断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路。
最后,不过多约束孩子,放飞孩子的心灵。孩子就是孩子,不能用你的标准来处处约束他,对他的行为最好“有所管有所不管”。既然孩子处于逆反期,有些事家长就不再做硬性规定,多让孩子享有自主权。如果每件事都要家长为他做主,一是孩子容易变得没有主见,二是孩子在一定时候就会叛逆大爆发。
总之,孩子到了青春期,总要经历叛逆期,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及老师要正确引导,不要急于求成,对孩子期望过高,应从孩子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引导和鼓励孩子,这样孩子的叛逆期就会逐渐消除。
[1]杨凤池.幸福心帮助[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张伟栋.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点滴谈[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6).
(作者单位:辽宁省营口市站前区光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