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教育我的教育”转化为“我自己的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探析
2017-12-05杜丽
杜 丽
将“教育我的教育”转化为“我自己的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探析
杜 丽
有效完成《基础》课的教学任务,必须将学生意识中“教育我的教育”转化为“我自己的教育”。本文将心理学、教育学的原理运用到《基础》课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强化实践教学等途径,使教育与自我教育达到辨证和谐统一。
“教育我的教育” “我自己的教育” 参与 动机
一、问题的提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的基本任务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对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但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为:
(一)先入为主的心理预期消解了课程学习的意义
大学生学习《基础》课的心理准备比较差。在不少学生心目中,这是一门在中学就学过的课,有的人甚至认为是一门“无聊”的课或是“为了教育我们而空洞说教的课”。
大学生生理、心理已经基本成熟,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性较强,对一些人生与社会问题已经有自己的看法。很多观点,老师讲了,他们不一定听;听了不一定信;信了,心动不一定行动。
(三)信息接受的多元化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新挑战
在信息时代,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上课记笔记、考试抄笔记(现在很多学生从来就不记笔记)”的教学方法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反还可能增加学生对《基础》课的厌烦情绪。
二、将“教育我的教育”转化为“我自己的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为了有效完成《基础》课的教学任务,必须从生源特点出发,立足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改革,可以引入心理学研究理论,通过多种措施,促使学生在心理上完成从“教育我的教育”到“我自己的教育”的转换,从而激发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果。
这里讲的“教育我的教育”,是指大学生把《基础》课教学当成一种外加的、不得已而参加的活动,目的是完成学分;“我自己的教育”是指大学生认为《基础》课教学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自我发展的需要,能自觉地主动地为自己确立目标,提出任务,通过自我认识、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等方式,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真吸收教师的建议,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政治素质。它是一种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
提出努力将“教育我的教育”转化为“我自己的教育”这一看法有两点依据:
第一,从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看,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是教育、环境、自我教育等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过程,其中,大学生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影响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关键因素。按照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与外因关系的观点,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归根结底是自我教育的结果。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曾经讲到“一个明白到不能再明白的事实”:“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活’,不能由别人代‘活’; 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历程都得自己走,不能由别人代走。”为此,她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学生“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老师只管自己讲没讲,不管学生听不听,更不管学生信不信;考试只管考一考,不管学生怎么想。似乎给学生评定一个分数,教学任务就完成。
第二,从学校教育的规律看,“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ƒ”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最大功率(hp/rpm) ...................................540/7800
三、将“教育我的教育”转化为“我自己的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正确处理社会要求与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的关系,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提供坚实的心理基础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动机产生于人的需要。《基础》课的理论能否被学生接受以及接受的程度如何,是否能成为学生的内在动机,其心理基础是:这种理论既能满足社会的要求,又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在《基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提高需要的层次,激发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例如: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引导学生讨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而是当代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贯穿于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之中,影响着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要努力使学生明白,人的一生不仅需要一个健康的生理脊梁作支撑,更需要一个精神脊梁作支撑,这个精神脊梁就是理想、信念。
(二)正确处理理论知识与客观现实的矛盾,创设研究问题的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社会,思考人生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育的影响、社会的要求只有被学生追求、思考和体验,成为学生自己的需要时,才有可能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按照“思源于疑”这一心理活动的规律,为使社会的要求成为学生主动追求、主动思索的对象,在《基础》课的理论教学中,教师可以把重点放在正确处理理论知识与客观现实的矛盾上,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激疑问难,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基础》课的理论体系是对客观现实的概括与分析,是抽象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而人的思想道德行为所面对的客观现实是综合性的,具体的,错综复杂的,在很多情况下是非逻辑的、多变的。因此,我们在进行思想道德理论教育时,必须充分揭示客观现实的复杂性与非逻辑性,这不仅可以增强思想道德理论的说服力,而且能引导学生主动关心、主动思索,自己教育自己。可采用以下做法:
(1)以《基础》课教材为纲,以学生为本,围绕教材的重要观点分析客观现实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和一些“二律背反”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在《基础》课教学中以“人生难题求解”的形式列举出一系列问题,如:奉献与索取,创新与守法,诚实守信与机智勇敢等,要求学生展开专题讨论。
(2)揭示客观现实中的人们道德行为发生时的具体条件和可能引起的后果。如: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复杂性及可能对个人安危、前途带来的风险等。
(3)对一些学生以为是“空话官话”而又十分重要的观点,教师要面对现实,主动置疑问难,揭示客观现实的复杂性,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如: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坚守诚信的艰难性,现实生活中说假话办假事做假人获利的可能性。
(三)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坚持行胜于言,寓教于行,强化实践性教学
教育学的研究认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学生情感体验的产生与调控,意志行为的磨炼与训练,都离不开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根据这一规律,在《基础》课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千方百计把《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生活过程相对接,努力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自我教育氛围。
1、引导学生写道德笔记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过程实际是一个个体精神家园的构建过程。精神家园只有自觉耕耘才能有收获。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写发自内心的道德笔记,努力使现在的人生体会成为二十年以后的人生“故事”。同时,设计了一些具有引导性的题目,如:“活出意义来”、“知足常乐与奋发向上”、“笑比哭好”等,供学生参考,让学生自己命题、自由写作。学生对这种活动的积极性比较高,很多学生说这是人生道路上的“求索录”,有些学生将自己的道德笔记取名《心斋》、《心路》、《人生难题解析集》、《凡人格言》。为强化教学效果,在发行《凡人格言》时,可以组织一次思想交流会,请学生谈谈自己为什么要将此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一些毕业生表示要将《凡人格言》“终生保存”、“传给后人”,让它成为自己人生道路上的纪念碑。由此可见,通过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心灵的自我对白,会在学生的成长中打下较深的烙印,激励学生终身的教育和发展。
2、改革考试办法
《基础》课考试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给学生确定一个分数,而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考试的过程应该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有一位《基础》课教师大胆改革考试方法,设计了一个自我评价方案,把学生在校期间执行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实际表现作为《基础》课学习成绩的重要内容,要求学生开展做事做人方面的自察、自省、自评。在做事方面,他要求学生自己算“得失帐”,具体内容包括:“我的学业在哪些方面有进步?我的思想品德在哪些方面有明显进步(包括认识上的提高行为上的进步等)而感到高兴或自豪?在哪些或哪件事上做得不好,使他人或集体受到损害……”;在做人方面,要求学生自己算一算“人情帐”,具体内容包括:“我交了几个真心朋友?是否善待了友人和亲人?是否帮助了几个需要帮助的人?是否错怪了他人?是否正确对待了自己?……”;同时,根据学生自我评价的结果,组织适当的相互评价,得出一个分数,计入《基础》课总分。这种考试方式实际是一种自我教育的方式,促使学生在思想上将“教育我的教育”转化为“我自己的教育”。
3、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人是具有主体意识的高级动物,为了使《基础》课的理论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努力创造一个尽可能接近于实际生活的教学环境,使之能发挥大学生在人格修养中的主体作用。例如,当代大学生基本是在一种近似于溺爱的环境中长大的,他们对长辈的关心、爱护或多或少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他们虽然在口头上、理论上知道要感恩,但缺乏一种感恩的深切体验。针对这种情况,有位教师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这一节的教学中,设计了一种“别人的关爱不是理所当然的”实践环境,让学生产生感恩的情感体验。具体做法是:组织学生在陌生环境中寻求关爱,让他们在大街上扮演落魄需要帮助的人,以此来了解得到多少陌生人的关心;让学生在路上向行人求助借10元钱;不太礼貌地向陌生人询问一些事情,看看这些活动的结果和自己的父母、长辈、同学、朋友对待自己的态度有何差异,以此加深对父爱、母爱和友爱的珍惜。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由被动的受教育者成了社会的管理者和教育者,不少学生都自觉反省自己的行为,《基础》课由“教育我的教育”转化成“我自己的教育”取得了初步成果。
总之,《基础》课是帮助与引导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环境,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和行为素养,从而大学生成长成才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课程。要有效完成《基础》课的教学任务,必须千方百计将“教育我的教育”转化为“我自己的教育”。
[1]刘瑞复,李毅红主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8):12.
[2]郝克明主编.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综合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331~342.
[3]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5):303.
(作者单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杜丽(1979-),女,湖北荆州人,硕士,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